APP下载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新发展

2016-04-11赵开开郑曙村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民主监督

赵开开,郑曙村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新发展

赵开开,郑曙村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中,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有了新发展。在民主的本质上,习近平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提出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民主真谛。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习近平指出民主形式丰富多样,强调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习近平继承了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的思想,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治化,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民主重要性认识,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发展了人民监督制思想,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马克思主义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习近平在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发展内生性民主,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借鉴国外民主政治的积极成分,不搬政治制度“飞来峰”,树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自信。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民主观

一、继承和发展了民主的本质和实现形式的思想

(一)马克思:民主就是人民主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形式体现

马克思认为,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在《黑格尔的法治学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君主主权的虚伪,阐明了人民主权的真实。马克思指出,国家是抽象的,人民是具体的,国家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人民拥有国家的主权,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1]278-280马克思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指出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对于民主也是如此,马克思认为民主的主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民,即人民民主。马克思指出:“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1]281国家制度是人的自由产物。马克思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主权、人民对自身事务的自我管理。

如何实现人民主权,马克思认为可以结合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两种方式来实现。马克思在考察巴黎公社的民主实践时,高度赞誉巴黎公社实行的普选制度,实现了直接民主制和代议民主制的结合。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公社事务,可以直接选举公务人员并可以随时罢免。公务人员对人民负责,随时接受人民监督。人民选举产生代表,在代表会议上处理人民的共同事务,各个代表会议又向上一级代表会议派出代表,每一个代表都受人民委托权限的约束,并且可以随时罢免。马克思评价巴黎公社民主制度说“公社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2]58

(二)习近平: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形式丰富多样,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重要形式

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3]人民当家作主,一句话道破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直接明确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人民当家作主也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坚持人民主体的政治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不仅如此,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新理念,强调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主权是指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决策和管理,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表述的人民主权思想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的人民当家作主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本质论的继承发展。

本质是唯一的,但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民主也是如此,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是很多的。习近平指出:“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4]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多种形式,并且一定存在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如果将民主的实现形式单一化、固化,反而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不利于人民更好的当家作主。习近平认为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并且要不断探寻更多的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

马克思认识到民主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得到体现,如巴黎公社式民主,习近平把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形式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4]这两种重要形式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对贯彻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大意义。选举民主在中国主要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习近平高度肯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3]协商民主是中国特有的、独特的民主形式,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习近平谈协商民主时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4]

二、继承和发展了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的思想

(一)马克思: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人民的权利,在形态上则是一种国家制度。正如列宁所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5]257在这个意义上,民主即“民主制”。马克思明确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民主制是国家制度一切形式的猜破了的哑谜”,“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实质”。[1]280-281国家制度是一种规定,也就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人的自由产物。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并且这种国家制度,即民主制,是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和人民所追寻的最本质的、最实质的形式。马克思强调要认清国家制度和人民的本质关系,不是国家制度规定的存在的人,而是人的自我规定的国家制度。也就是说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

(二)习近平:民主要制度化、法制化,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大启示:民主建设首要的是现代国家制度的建构。这些思想为包括习近平在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创新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制度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决定意义。习近平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6]制度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民主不是任性,不是任何人打着民主的名义想怎样就怎样。如果民主可以随意而为,人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不顾其他,那么国家社会就会乱套。所以,必须规范民主,用制度来规范民主。有了制度,就可以使民主不因人的任性而造成国家社会的混乱。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可通过对民主制度本身的建设,来规范民主,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这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民主建设要着力民主的制度化、法治化。习近平指出:“民主是人民利益的一种法制化体现”,[7]62“发展人民民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不断发展、完善民主制度和法律法规。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制度。这些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大框架,坚持和完善这些制度对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用法律保障民主,维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制度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是“制度的现代化”,即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8]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地贯彻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但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要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8]

三、继承和发展了“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思想

(一)恩格斯:民主就是社会主义

关于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恩格斯在1845年就指出:“民主就是共产主义”。[9]664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般将这两者看作是相同意思。恩格斯将民主就等同于社会主义,可见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列宁肯定了恩格斯的论断,他指出:“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10]168列宁强调这句话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无产阶级如果不在民主斗争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是即使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可能保持社会主义革命所取得的胜利。[10]168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毛泽东同志就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民主思想为指导,举着民主的大旗,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国家要摆脱贫穷落后,要走进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认识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1]168邓小平这句话表明,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民主,民主对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的重要发展。认识总是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随着对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2]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的重要发展。胡锦涛同志表达的意思很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这时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二)习近平: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就是社会主义”、“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的民主重要性思想,又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主中国化的新成果,继承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重要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习近平又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重要性思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华夏儿女近百年来的梦想,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指导。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人民民主参与,集中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理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道路指引。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使人民自由、幸福。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发展乃至振兴的基本前提。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民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重要性思想。

四、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监督制的思想

(一)马克思: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受人民监督

为什么权力需要人民监督,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论述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3]170这表达的意思是,社会为了维护其健康存在而构建出国家,并将权力交付给国家,让国家管理社会。也就是说国家是由社会需要产生的,社会理应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社会的主体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实际上是人民将权力让渡给国家,人民理应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对于人民如何监督国家权力,马克思认为:一是要使人民普遍参与立法,用法律落实人民的意志;二是要扩大人民的选举权和罢免权,确保人民紧握权力。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人民监督制度。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全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且人民可以随时罢免不负责任的公职人员。公职人员任职后必须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要随时接受人民的质询,并及时向人民汇报有关工作,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公社的所有信息都对人民公开,“公社可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诩绝不会犯错误”,[2]65即使是错误、缺点也一律进行公开。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是权力完全在人民监督下的人民民主政体。

(二)习近平: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调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任职国家主席后,首次讲话就谈到人民监督:“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人民,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14]习近平深知权力来源于人民,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公职人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要确保公职人员负责任的工作,要对公职人员加强监督,尤其是要对领导干部加强监督,尤其是要对领导干部一把手加强监督。习近平指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15]“作为干部要纠正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自觉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事业所要求的各种监督之下”。[15]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习近平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腐败对国家和人民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对权力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首先,要使权力运行公开化。只有公开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其次,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和政协监督。对于党内监督,习近平指出,要“增强党内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要支持人大的监督职权,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人民政协是人民监督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4]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要敢讲真话,真正做到民主监督。人大监督制度和政协监督制度是人民监督的两种重要制度,要坚持和不断完善两种监督制度。再次,要加强法律监督。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人民的民主监督权利。要完善法律的监督体系,使人民能通过有效渠道监督权力运行。最后,要支持社会舆论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是人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一种直接方式,习近平指出要以“闻过则喜”的积极态度来接受社会舆论批评。

五、丰富发展了民主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思想

(一)马克思:反对抽象的谈论民主,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

马克思认为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马克思反对抽象的谈论民主,指出民主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客观的社会而存在。在古希腊表现为贵族和奴隶主的民主,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君主的民主,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大财团的民主。民主都是具体的,不可能抽象的存在。马克思认为民主是历史的,民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民主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民主就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马克思甚至做出过明确断定:“有朝一日,民主政治本身也终将在人类社会中消亡”。[2]41在民主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中,民主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列宁曾指出:“要彻底发展民主,找出彻底发展的种种形式,用实践来检验这些形式。”[5]238关于民主的形式,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公社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民主形式。列宁也高度认同巴黎公社的民主模式,但在民主的具体实践中,列宁认识到不可能在苏联再建立一个巴黎公社。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民主是具体的、民主是历史的。

(二)习近平:扎根中国社会土壤,内生性发展民主,渐进渐改

习近平重视历史和现实,认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相同的民主政治制度,也不可能有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习近平解释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3]这与马克思指出的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内容本质上是一样的。民主不可能会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模式,原因就是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时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状态,不同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

具体到中国,习近平指出,发展民主,中国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出来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方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合作,共同治国理政。在基层,人民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贯彻落实人民民主。

六、丰富发展了扬弃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思想

(一)马克思:借鉴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合理成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大量的批判,批判得最深刻、最彻底。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来到世界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汗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和肮脏的东西。”但是,马克思从来没有全盘否定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认为资本主义一无是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6]29-32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兴起是无法避免的,社会主义发展“可以不必接受资本主义的活动方式而占有它的各种成果”。[17]436-438

马克思对待资本主义是一种扬弃的态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也是如此。马克思认为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些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追求民主是对的,追求自由、平等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主义所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的议会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在根本上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的专治统治。资本主义民主只是资产阶级专治的手段,在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并没有享受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该如何走,马克思指出: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有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17]436-438马克思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借鉴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合理成分,但不能搞资本主义民主那一套。

(二)习近平:民主发展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搬政治制度“飞来峰”

虚心学习西方先进民主经验,绝不照抄照搬。习近平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的大会上,谈到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习近平指出:“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3]习近平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要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但绝不能搬政治制度的“飞来峰”。政治制度“飞来峰”是不可取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资本主义民主是在资本环境中发展的,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的原因。但是资本主义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是被金钱操控下的政治运作。资本主义民主并不是全部不可取,资本主义民主也有积极的因素,也有健康有益的部分。但是,绝对不可以片面地看问题,照抄照搬西方民主的政治制度。习近平认为照抄照搬根本行不通,对国家和人民是不利的。

不能放弃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树立中国民主自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要扎根本国社会土壤,要根据自己的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就是两地环境不一样,水土不服导致的。习近平指出,“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3]我们要虚心学习西方民主积极成分,但更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将国外的好东西转化为自己的好东西,要独立自主的消化吸收,不能听任别人的指手画脚。切勿囫囵吐枣、邯郸学步,到头来断送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要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我们要借鉴西方民主的积极成果,更要树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2).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2(2).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N].人民日报,2013-4-21(1).

[7]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8]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12.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15]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7.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A811

A

2095-7238(2016)02-0006-07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2.002

2015-08-24

赵开开(1991-),男,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原理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郑曙村(1963-),男,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原理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邵西梅

猜你喜欢

马克思民主监督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