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
2016-04-11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八15李海仪
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八(15)班 李海仪
听水
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八(15)班 李海仪
吾心所向,听静水深流。
鸢飞戾天者,俯仰功名;经纶世务者,沉浮营营。
生活在当下的吾辈,似乎早已习惯于用世俗的喧嚣粉饰自我,游弋于灯红酒绿之中,似水面浮萍,浅显易泊。其实,我们应尝试倾听静水。深幽的碧潭,状似波澜不惊,实则深流不止,唯有倾听,方能领略水的从容与内涵。
听水,首先需要的便是静听。面对纷至沓来的浮躁气息,需要修炼的也恰恰是“静”字。
静分二义,其一是外在的宁静。表面无波无痕,便可算是达到外表的宁静,这于你我,俱为易事。只要淡然微笑,静然端坐,无声无息,或更直白地说,便是做一个“选择性”沉默的人,不参与无谓的纷争、无厘头的嬉笑谩骂,求得一丝安静即可。
静的第二层意义,便是内心的平静,用心去倾听。若想逾过外在,追求内心的平静,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须有真的修行方可。老子曾于《道德经》中诫言:“致虚极,守静笃。”也即“不思八九,常想一二”,用现代话说,就是功名利禄,宜少思,人生意义、生活哲理,应多想。现代人追觅内心的平静,无须做到六根清净,你我只需简单生活的“一二”,忘掉浮躁繁华贪欲的“八九”,处事不惊,荣辱不惊,脱俗于尘嚣,超凡于世俗,大抵做到这般,即可至也。
然,所谓静水流深,若只工于“静”字,而忽略了“听”,于“听水”的宗旨亦相悖。半亩方塘,若听不出有深度的暗流涌动,实为可惜。换言之,倘若我们只是紧攫着“静”字,一味求静、求宁,而不用身心去感受,只会形如槁木,死寂沉沉,毫无深度可言。
但若想听出深度,却不是件易事。钱钟书先生算是二十世纪最“隔绝尘味”的作家,他本人亦在回忆录中提及自己那段足不出户的时光。足不出户,为求宁静,但先生沉浸的,却是文字,是浩瀚的笔墨汪洋。只因他在宁静的时光中,用孜孜不倦的态度,将汲汲的学问素养灌入心中的清流,现在的我们读他的作品时,才会体味到深不可及的丰厚内蕴。
听有深度的静水,是怀着水的淡泊之品,去汲取汩汩人生清泉的宁静。欲铸深度的我们,应于平静之中,摒弃功、利、名之心,虔诚学问,虔心人生,汲取积极简单的高山之上涓涓而下的溪流之水,汇成深幽的碧潭一泓。此谓高山流水,琴瑟和鸣。
故吾心所向,愿听静水流深。
(指导教师:李娜)
责任编辑:顾美娜email:gumeina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