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与实践

2016-04-11浙江省义乌市毛店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6期
关键词:分母分数创设

浙江省义乌市毛店小学 朱 芾

创设有效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与实践

浙江省义乌市毛店小学 朱 芾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

在数学教学中,材料或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必须讲究实效,要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为营造表面的情境而“作秀”。情境创设更多地应该成为数学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有位老师是这样的设计的:

师: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谁能猜猜看。

学生说出42岁、38岁、45岁等,教师板书。

师:这样猜不怎么容易猜准,现在老师说一句话猜起来就比较准了——老师的年龄是5 的倍数。

学生猜可能是40岁、45岁、35岁。

师:为什么这样猜呢?

生:因为40、45、35都是5的倍数。

师:那么刚才猜的42岁,38岁猜的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因为不是5的倍数。

师:现在有三个备选的年龄,老师再说一句话——老师的年龄既是5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你们说老师几岁?

生:45岁。

由此可见,教师用对话的形式,通过猜老师的年龄,使“生活化”的问题逐步“数学化”,抽象成数学问题,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有效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

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吨的认识”时,用课件演示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在屏幕上看到了哪些动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这天阳光明媚它们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来到一条小河边,小牛说:“有座桥,咱们一起过桥吧!”小熊说:“等等,你们看,这里有块牌,上面写着什么?”(限重1吨)看到这里,你想到什么?(小组相互交流,再各抒己见)。

毫无疑问,像这样贴近生活,针对性很强的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归纳和抽象等数学活动的开展,经历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解决问题到进一步应用和拓展数学化的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

二、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与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情境。对小学生来说,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转移和关注,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有位老师创设了“帮体育老师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这一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分球的争议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就“怎么分配合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多种分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按比例分配最合理,从而展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悟按比例分配的必要性,然后引出课题。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学好数学知识,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情境的创设要有思考性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有思考性,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从而激活数学学习的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设置的问题情景是:小花今年12岁,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知道她是哪一天出生的吗?学生们个个迷惑不解,迫切需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的设疑使学生进入了想解决问题的境地,从而产生了急于探索的动机,为学生系统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善于捕捉各种激励因素,机智巧妙地激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如:在教学“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后,出示被盖住的三个图形,告诉学生第一个图形有9格,第二个图形有6格,第三个图形有15格,叫学生说说“你认为第几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为什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打破了刚刚建立起来的“用数方格的办法可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平衡,从而使他们产生了要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方格的心理需求。短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是教师带领学生简要地经历了人类探索面积单位的历程。

四、情境的创设要有探究性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数学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距离。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时,当教师很快判断出某些分数化成有限小数,在学生急于要得到奥秘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这个规律存在于分数的分母中?还是存在于分子中?”通过观察,这个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又问:“它们的分母有什么特征?”有的学生说:“分母是合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些结论都被学生举出反例推翻了,规律到底在哪呢?学生们提出了疑问,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把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一看,经过学生的分解、细心观察、积极探究,终于发现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正当学生喜形于色的时候,教师又提出疑问:“3/15和8/15。两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马上肯定地回答:“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两个分数的分母中都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3。”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计算一下,学生发现了3/15能化成有限小数。大家愣了,为什么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化成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难道规律找错了?学生又一次积极主动地思考起来,最终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个分数必须是最简分数。学生在知识魅力的激发下,主动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学得主动、活泼。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甚至可以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作用。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学生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分母分数创设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分数的由来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