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的现代修复

2016-04-11王清华

思想战线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景观

王清华



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的现代修复

王清华①

摘要: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由高山森林、中山村寨、下半山梯田所构成,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体的大地艺术景观。因此,对她的任何部分的破坏,都将失去整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因此,对她的恢复和保护也应该全方位进行。在大量运用现代理念、现代理论、现代手段对红河哈尼梯田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发现传统”,利用传统知识和传统保护方式服务于今天。实际上,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的现代恢复,就是全面恢复和发展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关键词:哈尼梯田;生态景观;现代修复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顿时“哈尼梯田”成为一块热土,各样人等纷至沓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对于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问题,呼声最为强烈。

毫无疑问,对于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是第一位的。而且,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前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还存在着深刻的危机。它需要得到恢复,消除危机。

针对红河哈尼梯田农业和景观的破坏,当地政府以及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过大量的方案,采取过大量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定梯田保护的条例,为“现代”钢筋水泥房子“穿衣戴帽”等,可谓费尽移山心力。然而,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虽有恢复,但衰退的趋势并没有彻底遏制住。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发展,太注重现代理论,太注重现代保护手段而忽视或轻视了“传统”。

传统是连接今天和明天的动力源。今天,我们应当努力“发现传统”*[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传统的发明》是一本论文集,汇集了几个美国学者针对美洲、欧洲、非洲国家的历史文化为现代所用并起到重要作用而发的议论,其主要论点就是传统的现代发扬。在本文中所提“发现传统”即受其启发。,充分尊重传统知识,尊重梯田农业及梯田美景创造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智慧。以传统的力量,参与恢复和激活自然生态和梯田农业生态的生命力量,恢复梯田景观雄伟壮观的美。

一、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的危机

哈尼梯田的美是被雕塑过的大山之美。由高山森林、半山村寨和下半山梯田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格局,这种生存空间不仅宜于人的生活,而且诗情画意的景观更是一种自然与人文组合而成的大山之美,是崇高的大地艺术。这种三位一体的大地之美是整体的,是与农业生态系统互为表里,以民族文化为其内涵的。因此,它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破坏都会对全局造成影响,使这种大美失去它厚重的内涵和迷人的色彩。

(一)三位一体之森林的破坏

据陈嵘教授编著的《中国森林史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哀牢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5%~60%。如此森林保持状况,固然有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则是哈尼族自身的努力,即对哀牢山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及保护所致。

但是,历史进入20世纪50年代,盲目的生产运动以及激进的经济改造,对哀牢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大破坏,最为厉害的有两次。

第一次,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哀牢山的所有地区砍树炼钢,许多山头被全数砍光,森林遭到大破坏。第二次,1972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毁林造田,乱砍乱伐,森林又遭厄运。在整个哀牢山地区,如此毁林及造田的生态破坏直到今天都没有得到完全恢复。

在哀牢山哈尼族的心目中,森林不仅是自然的,更是神圣的。生产运动使森林的自然性遭到破坏,更使森林的神圣性丧失,这就破除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大大降低了人的信仰力量。千百年来,哈尼族对森林的保护靠的是两大力量:一是人的力量,二是神的力量。失去了人的信仰和神的力量,森林和大自然就成为“死物”,可以被人随便征服了,也就是“人定胜天”了。那么森林的厄运来临了。

在这两次运动中,哈尼族传统的森林管理方式被当作落后迷信予以扫除。“大炼钢铁”和毁林造田对森林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对梯田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森林生态功能及生态服务系统的破坏是难以弥补的,而且这种破坏所波及的生态领域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对哈尼族人的打击,文化的破坏都是长久的和难以估量的。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哀牢山区进行退耕还林,但所种树木多为速生的水冬瓜树和杉树,树种单一,原生森林树种的多样性则再也得不到恢复。1999年,元阳县森林覆盖率恢复到26.7%,*黄绍文等:《哈尼族梯田农耕机制与半个世纪的变迁》,载《红河民族研究文集》第三辑,2007年。森林得到了一些恢复。即使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但森林的创伤仍是伤痕累累,非短时期可以恢复。

哀牢山的森林破坏,使得莽莽苍苍的群山满目疮痍,造成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紊乱,气候变迁和水资源锐减,对梯田农业及三位一体之森林之美造成极大危害,使大山失去了灵气。

(二)三位一体之梯田的破坏

森林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紊乱的直接受害者就是梯田,水土流失破坏梯田是显而易见的,而水资源的减少和梯田水体的污染,对梯田来说则是致命的。

哀牢山在元阳境内称为观音山。据林业部门估算,观音山水源林至少可贮水2 950万立方米,即使扣除15~20%的影响贮水量的地理因素外,实际贮水仍可达2 310~2 500万立方米。*王清华:《哀牢山哈尼族地区自然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系统及林权的演变》,载《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年。另据元阳县水资源调查资料,由于原始森林的庇护含养作用,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93.85万立方米,属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9页。因此,这里的森林被称为“绿色水库”,没有它,可以说就没有哈尼梯田,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也就不能成立,哈尼族的生存和发展也不能成立,哈尼梯田的美景更不能成立和存在。用哈尼族的话来说,森林是梯田的命根子,是哈尼族的命根子。

哀牢山区森林破坏导致水资源减少,旱灾频繁出现。据统计,自1978~2005年,元阳县出现春旱10年次,夏旱6年次,秋旱5年次,冬旱10年次,其中8年为大旱。1987年5月出现的干旱,造成县内严重缺水,农作物大面积受灾。2005年4月为近30年最严重一次干旱,造成8.3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更为严重的是水资源的减少造成梯田面积缩小和干涸。20世纪80年代初,被调查的哈尼族老人说,以前梯田比现在多多了,“大炼钢铁”和毁林造田造成的森林破坏,导致了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很多梯田都倒塌被冲走了,有的慢慢没有水了干了。

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有4个县,据 1984年土壤普查的资料显示:元阳县水田30.04万亩,雷响田8.9万亩,两者都为梯田形式,共计面积38.93万亩;*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51页。红河县水田面积182 832亩,旱地面积91 290亩,前者全为梯田,后者多为梯田形式,共计274 122亩;*红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红河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绿春县水田面积59 892亩,旱田31 653亩,两者均为梯田形式,共计91 545亩;*绿春县志编纂委员会:《绿春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93页。金平县水田288 306亩,雷响田36 797亩,两者均属梯田形式,共计325 103亩。*金平县志编纂委员会:《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78页。以上四县梯田(含梯田形式的旱地)共计108万多亩。又“据统计,目前,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有近80万亩梯田、20万亩梯地。”*车明追:《把红河哈尼梯田建成云南有机稻米生产基地的构想》,载《首届哈尼梯田大会论文集》,2012年。这些统计所说的“梯地”“雷响田”“旱田”都为“梯田形式”,实际上原来都是水田,都是真正的哈尼梯田,它们是因为水资源减少变成旱地的。上述统计资料表明,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至少有20万亩梯田变成了干田。而且,垮塌、失修、冲走的梯田还没有算在内。梯田的干涸、损失可谓触目惊心。

水资源不足是使大量梯田变为干田、旱地、甚至荒地的最致命原因。例如著名的元阳老虎嘴梯田,它是元阳县单体最大的一处梯田,面积几达万亩,形象一匹飞奔的骏马。最近30年,梯田用水的减少,其梯田面积也在缩小,形象“马头”的那片梯田已经变为旱地,“马头”已经消失,这块梯田再也不像神勇奔腾的骏马了。

值得人们更加重视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因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侵占了传统红米种植区,使梯田多样化稻谷品种濒临灭亡;与杂交稻配套使用的化肥、农药、杀虫剂更使水资源遭到污染,水生生物灭绝,传统的梯田养鱼无法进行。

(三)三位一体之村寨的破坏

哈尼族的村寨位于中半山,后有森林密布的连绵群山,前有拾级而下的万道梯田。形似蘑菇的住房掩映在棕榈树和青青翠竹间。哈尼族住房为土木结构建筑,因造型奇特形似蘑菇而被称为“蘑菇房”。村落依山就势,团团围绕,远远望去,犹如森林之下、梯田之上的一窝窝蘑菇。整个哀牢山区的半山部位是“蘑菇房”村落错落分布的所在。它是人的生活环境,充满人气,生机勃勃。它使沉默的群山充满灵气,同时也鲜明地透射着哈尼族建筑美和与高山森林、低山梯田所构成的和谐美。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哈尼族的建筑文化、中半山村寨美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是民族文化的破坏;从美学的角度说,是景观的破坏,美的破坏。这还不仅使哈尼族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被毁坏,而且严重地影响着哀牢山梯田景观三位一体的整体美。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哈尼族中的一些人开始外出打工、承包工程、经商贸易,并开始致富,同时在哈尼族的村寨中开始出现水泥钢筋贴瓷砖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在村寨中十分的醒目。虽然这种现代的建筑物在哈尼族传统村寨中十分突兀,与三位一体的梯田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极不协调,但由于它的现代材料的坚固性,式样的城市性,更重要的是它是致富和“先进”的象征,因而成为了哈尼族人家竞相模仿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改变了哈尼族关于住房建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因此,部分哈尼族青年打工挣钱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建一所如城里似的住房。短短20年间,在哀牢山区,几乎所有的哈尼族村寨都有了水泥钢筋的建筑,特别在元阳老县城附近、乡镇所在地附近以及交通沿线村寨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水泥钢筋房。20世纪80年代初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全福庄村,全是一色的“蘑菇房”,整个村子就像一窝蘑菇坐落在梯田之上和森林之下,春夏秋冬,色彩变幻,美不胜收。可是到了现在,全福庄“高楼林立”,几乎找不到一间“蘑菇房”。

如今,在哀牢山区,举目望去,高山森林、半山村寨、低山梯田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和景观格局仍然存在,但半山由水泥钢筋瓷砖堆砌而成的村寨在青山绿水间,在莽莽森林和万道梯田间闪着刺目的光芒,像群山上的一块块伤疤。哈尼族村寨的美已然消失,而代之以一种不明身份的建筑文化符号,它是哈尼族的?是汉族的?还是什么族的?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没有人说得出来。这种不明不白、不伦不类的建筑物镶嵌在哀牢山的大地长天之间、显得十分的不协调,是对哈尼梯田三位一体文化景观整体美的极大破坏。

这是哈尼族村寨建筑外形的变化,而其内在的变化怎么样呢?

哈尼族传统的“蘑菇房”建筑一般为土木结构的三层楼房。下层为厨房和堂屋,设有火塘,是为人们的炊爨、饮食、待客及日常活动之地,也为家庭教育、文化传承传播之处;中层为卧室;上层为粮食堆放之处;房顶为两面或四面流水的草顶;这是主楼。在主楼旁有耳房,为平顶,与主楼接,主楼第三层有门通耳房平顶,可称阳台。该阳台在没有一块平地的哀牢山区非常重要,哈尼族晾晒谷物、豆类、棉花、衣物等均在此间,这里还是儿童的游乐场,青少年谈情说爱处,妇女纺纱织布之地。可以说,哈尼族的传统建筑“蘑菇房”是哈尼族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文化传袭的所在,是哈尼族文化和生活的根。而如今,哈尼族文化和生活的载体——“蘑菇房”住房建筑的巨大变化,带来了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好像一切都在模仿城里人的生活,本民族的居住文化传统、生活气息、风俗特色仿佛已经淡化不见了。

从2000年以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了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惜重金,动员哈尼族群众,将哈尼梯田核心区、重要景点的哈尼族“现代村寨住房”进行“穿衣戴帽”的改造,即在已建成的钢筋水泥房子的墙上抹一层黄泥,在水泥房顶上加一个草顶(更有一些人家仅在水泥顶上贴一层草,不久就被风吹跑了)。尽管如此,在大多数地方,“蘑菇房”这种民族独特的建筑从外到内发生极大改变,其民族文化、美的形式和美的内涵正在消失。

二、如何恢复哈尼梯田生态及景观美

红河哈尼梯田被称为大地艺术,是因为千百年来这里的哈尼人用劳动使这里的群山改变了模样,依自然生态系统建构了世所罕见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了高山森林、中半山村寨、低山梯田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和景观格局。

其实,对于梯田,哈尼族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维护和保护梯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生存空间和景观,他们有着丰富的、积淀了上千年的传统知识与经验。

今天当我们在大量运用现代理念、现代理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哈尼梯田保护和发展的时候,应当努力地“发现传统”,运用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民族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力量对梯田进行保护。这是我们恢复、保护和发展梯田农业、梯田文化、梯田景观的理论基点。

(一)发现传统:完善森林保护机制

森林是梯田的命根。为了森林的恒久保持,哈尼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森林生态传统知识和一整套森林保护和管理方式,其主要之点在三个方面:

第一,森林认识的社会化及其保护森林教育。

在哈尼族文化中,森林及森林保护似乎永远是哈尼族生存与文化的重要主题,森林的功能及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全然融入社会文化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并以传说、故事、史诗、谚语、歌谣等形式向社会传播。在哈尼族的文化心理中,关于树(森林)有几种观念:第一, 水的来源与树有关;第二,大地山川及生物的变化与树有关;第三,农事节令、自然气候变化与树有关。哈尼族关于树的传说、故事是大量的,且大多都充满神秘的色彩,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尽管有时这种联系有些牵强,但同一环境中事物的相互联系正是生态学的基本观念。哈尼族以树来联系其他,说明哈尼族对森林的诸多功能的认识,及其森林在哀牢山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对森林的生态意义上的认识是深刻的,用哈尼族的话来说,就是“命根子”的问题。*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这种口耳相传方式的文化传播,使森林保护的教育得到传承。

哈尼族的许多社会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认识的社会化。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盖房结村、宗教祭祀时,哈尼族老人都要以演唱的方式进行森林教育。例如,哈尼族的“祭树歌”这样唱道:“自从阿妈生下我们,神树就保佑着寨人;哈尼寨头的神树,是一天也离不开的神树。”传播森林知识,普及民众,在哀牢山区蔚然成风。哈尼族的许多风俗,更是在强调着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如家中生了小孩,要到村边种下3棵小树,将胎盘埋在树下。小孩长大,树即成林。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知不觉中,森林知识的传承、森林教育和社会化就深入人心了。

第二,森林的神圣化。

哈尼族将森林神圣化,这与哈尼族的宗教信仰有关,更与森林对梯田的重要性密不可分。哈尼族的民间信仰可概括为“万物有灵”。在他们心目中,无论天地日月、山川河流、山石水土、村寨住屋,乃至一草一木都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有神性的,必须对其顶礼膜拜,尊崇有加。森林,对于千年从事梯田农业的哈尼族来说有着神圣的意义。森林之神犹如天地之神,对人们的庇护和保佑直接关乎生存与发展。哈尼族曾经历过悠远漫长、九死一生的迁徙而最终到达森林密布、人迹罕至的哀牢山中安家落户。森林是其祖先的庇护所,提供给祖先住所、食物及更可宝贵的安全感,使哈尼族得以生存了下来。因此,哈尼族至今称森林为“普麻俄波”,就是丛林即村寨、森林大寨子的意思。正是在森林的护佑下,哈尼族得以发展至今。因此,哈尼族将森林奉为神灵,对其进行常年的保护和祭拜。

哈尼族居住于大山之中,村寨、梯田为群山怀抱。梯田农业的发展更突出了森林的地位。为了村寨的安宁和梯田的发展,哈尼族对森林这个哀牢山自然生态的核心和“命根子”进行了生态意义的划分和保护。本区最高的山林称为总管神林,周围山林称为分管神林,另还有水源神林、村寨神林以及护家神树等,人们对于这些神林要定期进行祭祀。现在已广为外人所知的护寨神林保护与祭祀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哈尼族的所有村寨后都有一片神树林,每年的“昂玛突”(祭寨神)都会如期举行。届时,全村人在“摩匹”(仪式主持者)“米谷”(村寨长老)的率领下,来神树林中虔诚地跪拜,祭祀“神树林”,并要在村中摆出“长街宴”与神同乐。虔诚的祭祀和娱神活动,就是为了感谢森林的无私奉献和祈望梯田的长治久安。“昂玛突”是祭寨神,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则是千年流传不息的“祭树节”。这些年复一年的祭祀活动和潜移默化的信仰理念,使得哀牢山的森林神圣化。哈尼族认为,森林就是父母,森林就是上天,森林就是至高无上的神。这是用宗教的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不断强化对森林的神圣感情。

第三,制定村规民约进行管理。

哈尼山寨都有专门的森林管理员,每届村长都对森林的完好负有责任。在哀牢山中,所有的哈尼族村寨,乃至彝族、傣族、壮族村寨都有村规民约,其中最重要最醒目的规定都是关于森林保护的,其条目之繁,不可全举。这些习惯法,其法律效益有时可超过现代的成文法律。因为,它们不仅是强制的,还是心灵的,伦理道德的,生存所必须的。习惯法长期以来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森林。

哀牢山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得以长期较完整地保存,实有赖于哈尼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及一系列包括文化参与的保护措施和传统。

(二)发现传统:建立真正的绿色农业区

森林恢复、水资源恢复是梯田恢复的前提和基础。红河南岸地区自古就是无公害优质稻米、亚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此地和全国一样一直在推广杂交稻、化肥、农药、杀虫剂等科技成果,农产品产量虽长,但污染随之。我们应当“发现传统”,在此地恢复其传统农业科技及生产方式,建立无公害农业食品生产地。这不仅使其农产品在现代社会价值倍增,使梯田景观真正恢复,而且也为旅游业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梯田农业及梯田美景的彻底恢复,必须采取壮士断臂的如下措施:

第一,停种杂交稻,恢复传统农业种植。

实际上,红河南岸是一个地理整体,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就有梯田100多万亩。自古以来,红河南岸哈尼梯田就是种植红米的。在哀牢山区,哈尼族培育使用的传统稻谷品种达数百种,仅元阳县就拥有本地品种180种。*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如今,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寨都在种植杂交稻。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杂交稻的推广种植对哈尼梯田的稻谷品种多样性有极大的影响和破坏,造成生物链的断绝,破坏了生物基因多样化的就地保存和发展,使克制病虫害的功能丧失,使传统的科技和传统知识丧失。

全面恢复传统的、多样化品种的水稻种植,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授牌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 (2010年6月14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授牌)的“红河哈尼梯田”才真正名符其实。

第二,停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恢复传统的施肥方式。

杂交稻必须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才能成长。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施用,不仅破坏了哈尼梯田传统的施肥方式(冲肥是哈尼梯田农业的特殊技能和方式,它是利用高山流水将自然肥力及农家肥输送到田),废弃了农家肥的使用,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梯田土壤、水体,空气,以及农作物的严重污染。

我们知道,哈尼梯田的用水来自高山森林,水沟相连,以田为渠,田水互通,常年不息。所以,只要在梯田中施用了化肥,肥随水流,不仅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梯田受到污染,连其他没有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梯田也受到化学的污染,年积月累,整片梯田的土壤、水资源污染就形成了。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不仅造成土壤的变质板结、水资源污染乃至粮食的污染,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梯田养鱼的进行和多样化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停止化肥、农药、杀虫剂的使用,使用传统的自然施肥和冲肥,就能消除污染,恢复梯田的土壤活力和水质有机质,梯田湿地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梯田养鱼也将得到恢复。这时“国家湿地公园”(2007年11月,红河哈尼梯田被国家林业部命名。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被称为“全球人工湿地的典范”)的称号也才名符其实。

如果全面恢复种植哈尼梯田的传统红米,那就意味着推行了60年的杂交稻将被废止。同时也意味着哈尼梯田农业的污染也将停止而慢慢恢复其原生态品质,哈尼梯田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也将得到恢复。当然彻底恢复原生态系统及传统农业科技的哈尼梯田农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但梯田本身则恢复起来了。

(三)发现传统:恢复民族文化符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的建筑,它是生活的文化符号。哈尼族民族建筑的巨大变化,是由于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变化所造成,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遗憾的是,这种变化的方向显得盲目,是在没有传统建筑文化延续,是在没有规划,没有整体布局,没有审美支撑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必然损坏哀牢山区三位一体生存空间的梯田景观美。

为了恢复和保护民族建筑文化,并从整体上符合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和景观格局,必须从总体和具体方面对哈尼族村落建筑进行恢复性规划和改造,拟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保持村寨整体布局。

哈尼族的村寨布局有着自己千年的传统,以中心空地(广场)为圆心,老住户居中建房,新住户及人口增加的分家则围绕中心依次建房,村寨建在半山,两头搭有寨门,背靠大山和寨神林,面对山下层层梯田。如此布局,井然有序。如今,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民族村落的整体布局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在入村的道路旁或远离村寨的地方新建有高大的现代楼房,显得十分突兀,严重地破坏了传统的村落布局,造成村寨的混乱无序。对此,应以传统的习惯法予以约束,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规范。

第二,恢复民居建筑外观。

哈尼人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非常厚重的民族文化气息和鲜明浓烈的民族审美特色。在哀牢山区的地理环境中,这种建筑因其坚固稳重、冬暖夏凉适于人居而存在了上千年;因其朴实无华,造型独特而引人注目。从建筑文化的角度说,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有不可替代性。从审美的角度看,它就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内敛着文化的光芒。

哈尼族的住房建筑,造型独特,因形似蘑菇而被人们称为“蘑菇房”,色彩的多样重叠是其特色,土黄为其主色调。如今,哈尼族的建筑外形无疑是彻底改变了,完完全全的恢复其原貌已然不可能,但民族的审美观、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民族文化的符号不能丢失。因此,“穿衣戴帽”这种外装修方式,使民居建筑的外形恢复和接近传统是可行的。红河哈尼梯田在申遗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民众针对哈尼村寨景观优美但居住条件需要改善等实际,制订过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在一些村寨建了民居修缮样板房,如在哈尼梯田核心区的箐口、大鱼塘、普高老寨等6个重点村寨实施哈尼蘑菇房的恢复与保护工程,共投资近500万元,涉及农户近500户2 000多人。现在,这些恢复和保护起来的“蘑菇房”,基本恢复了哈尼住宅建筑的外观。这种修复方法可在所有被破坏了的地方进行。另外应注意:一是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色彩要同于原土墙;二是不必在已建成的水泥房顶上贴草作假房顶,可特制形同草顶的建筑材料来作房顶,这样既实用又美观。新建住房则要规定按“蘑菇房”样式设计、装修,以符合哈尼族传统住房建筑特色和色彩。

第三,内部装修体现民族特色。

哈尼族的“蘑菇房”民居建筑“看起来很美”,但却存在着内部空间狭窄、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等不足。村民都希望改善居住条件。 其实,现在新建的哈尼族住房内部布局变化并不很大。现代的水泥钢筋建筑,仍多为三层楼房。下层仍为厨房和堂屋,堂屋中没有了火塘,增加了现代家具和家电,沙发围着电视机;中层仍为卧室,有了较大的窗户;上层仍为堆放粮食、杂物之处,顶为平顶。总的来说,建筑内部的布局除了下层堂屋而外,变化不大,说明哈尼族传统梯田农耕生活没有太多改变,只是卫生条件和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是非常好的。哈尼族传统建筑室内原少装饰,室内火塘和火塘上吊烤架可为惟一装饰而使室内充满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如今,火塘渐渐淡出哈尼人的生活,火塘文化正在消失,火塘及围绕火塘文化的室内装饰随之消失,居家生活的民族氛围和民族特色也随之消失。

因此,哈尼族住宅内部的装饰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以现代宜居理念来布局和装修,以体现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二是必须继承传统文化,从传统居住文化中汲取民族文化元素,在内部装修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例如,火塘及火塘文化是哈尼族居家生活的核心和显著的民族特色,在装饰中可以保持火塘的形式,这就犹如现代西方人的家里仍然保留着壁炉一样,这虽然只是一种不以实用为目的的装饰,但却真实地体现出了民族的特色。

总之,哈尼族的住房建筑要恢复其“蘑菇房”外观和内部装饰的民族特色。这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的审美呈现,也是红河哈尼梯田三位一体景观美的要求。

三、结语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具有夺人心魄的美。对她的任何部分的破坏,都将失去整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因此,对她的恢复和保护也应该全方位进行。

在大量运用现代理念、现代理论、现代手段对红河哈尼梯田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发现传统”,利用传统知识和传统保护方式服务于今天。在保护森林方面,必须特别重视哈尼族上千年的保护森林的经验及传统知识,并结合现代的森林保护发展理念和策略;在梯田保护方面,则必须全面恢复传统农业,因为她是高山农业的典范,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民居建筑保护方面,必须恢复传统“蘑菇房”独特造型外观,及以民族居住文化元素改进房屋内部设施,以达现代生活的要求。

实际上,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的现代恢复,就是全面恢复和发展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建立真正的绿色农业产地,就是保护和发展这个世所罕见、人间奇迹般的世界文化遗产。“发现传统”、利用传统、发展传统。这是我们扎根心底的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王文光)

作者简介:①王清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云南 昆明,650031)。

猜你喜欢

生态景观
浅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
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优良鸟类食源植物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的生态景观营造实践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骊山森林公同人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现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探析
河道整治中生态及景观的护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