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职业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意义的调查与研究

2016-04-11曹丽娟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6007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素养

文/曹丽娟 杨 颖 凌 宪(...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007)

对职业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意义的调查与研究

文/曹丽娟1杨 颖2凌 宪3(1.2.3.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在用人单位的用人衡量标准中,道德品质在修养维度中排名第一,这反映用人单位对从业者人品的高度重视。对职业的忠诚度是职业理念革命的一种表现,是职业人在更大发展空间的一种科学选择,也是职业人在经济全球化当中的职业定位。在能力维度的诸多选项中,首当其冲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交往日益繁多,由此,沟通联系,调整关系,化解矛盾,协调行动就成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

职业素养 求职 大学生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也愈加重视入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用人单位通常将职业素养与知识能力二者的比例以6.5:3.5的比例进行划分,由此可见,职业素养已然成为大学生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关键性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要求其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立业创业的创造能力。否则,不但就业理想不能实现,可能还会面临更深程度的职业困扰。

在近几年进行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中,为了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我们就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作了深入调研。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用人单位的用人衡量标准中,道德品质在修养维度中排名第一,这反映用人单位对从业者人品的高度重视:对国家对用人单位对同事的忠诚真心;对社会对用人单位以及对自己的高度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市场竞争中严守“游戏规则”——这是用人单位领导人对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所包含的内容的进一步说明。

我们的调研思路是:综合各方面对职业素养内容的解理,并收集相关资料,深入探讨有关问题,力求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在高职高专大学生群体及用人单位新员工群体中实施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

一、职业素养教育必要性面面观

(一)关于对职业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首先是对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必要性的看法,从学生问卷看,认为“十分必要”的占样本总数的26.6%,认为“比较重要”的,占50.4%。而在用人单位问卷中认为职业素养教育“十分必要”占18.8%,认为“比较重要”的占56.2%。真正的差距在于,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问卷认为职业素养教育“一般重要”甚至“没有必要”,而在用人单位问卷中,这两选项为零。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职业素养教育也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本身来认识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当然,其前提是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本身应该是高质量的,是学生喜闻乐见且明确实用的。

(二)关于求职的决定性因素

在考虑求职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时,学生问卷按其重要性排在前四位的是:(此题为多选,故总数超100%,下同)实践经验(62.5%)、整体素质(60.0%),专业知识(50.4%)、求职技巧(39.2%)。职业素养排在第五。这一组指标用人单位问卷排在前四位的是:实践经验(75.0)、职业素养(68.8%)、专业技能(62.5%)、求职技巧(62.0%)。比较一致的是,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把实践经验放在第一位,对用人单位而言,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学生而言,这可能算是“切肤之痛”吧。对职业素养的排位则可看到用人单位与学生间的差距,用人单位排在第三,学生则将其屈居第五。其他差距也很有意思,如学生问卷将整体素质放在第二位,而用人单位问卷则几乎弃之不顾,究其原因,学生这些年从中学到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其实际含义特别是具体实施及效果,都令人茫然和困惑,由此,用人单位更注重切实的具体指标,这是很明智的做法。(这也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对所谓“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思考)另一个差距是,学生问卷将专业知识排在第三位,而用人单位问卷则将专业技能排在第二位,名次似乎伯仲之间,但学生侧重的是“知识”,用人单位则更加注重“技能”,其间差距岂能以道理计。此外,令我们颇感欣慰的是,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于“学习成绩”在求职就业中的作用都趋于淡化,学生问卷排在倒数第三,用人单位问卷直接排在倒数第一,这一点,也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至于用人单位问卷将求职技巧排在第四位,倒确实是我们意料之外的,如果一定要给个说法,可能是学生求职技巧差到我们企业的HR们忍无可忍的地步了。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确实,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从简历撰写、投放,面试礼仪、程序,直到面试的应答,等等,都不尽如人意,这往往让他们在求职的第一时间就败下阵来。这也提示我们尽管就业指导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但其效果仍然堪忧。

(三)关于对职场上成功的关键因素的判定

关于对职场上成功的关键因素的判定,其学生问卷的排序为:人际关系的协调(69.1%);业务能力(53.11%);职业素养 (50.9%)。用人单位问卷项的排序为:协调能力(77.8%);业务水平(66.1%);职业素养(47.6%)。在这个问题上,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认识高度一致。

(四)关于专业的认同与选择

实践证明,对职业忠诚是职业理念的一种表现,是职业人在更大发展空间的一种科学选择,也是职业人在经济全球化当中的职业定位。对用人单位忠诚转向对职业忠诚的理念变化,带出了一大批职业能手、职业标兵、新职业的创造者和领军人才。只有职业忠诚,才能把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作为长期职业生涯设计和实践,才能帮助所服务的用人单位提升业绩和品牌影响力,才能加快职业能力到职业道德的升华,加快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才能感悟到专业才是“王道”的社会认知和职业成功的喜悦。心理学专家分析。当一个人对一项事业或一个职业。有着极大的兴趣、爱好和专注点时,人的专注力和创造力会得到更大释放,快乐工作就会油然而生。这种理念的不断放大和传播,会使各个行业的职业人站在更高的视野、更科学的视角去比较性的研究人与职业的辩证关系,彻底改变过去职业能力提升由组织掌控的局面,使人人都成为职业创新者。党的十七大之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的用人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了职业人的这种理念更大的释放与实践,可以清醒地看到,对职业忠诚的理念已成为我国职业人目前最认可的思想。

职业自豪感与专业精神是职业素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学生所学专业在就业过程中也是个较为重要的问题,为了从更深的层面探讨与学生今后的职业自豪感密切相关的职业选择方式,我们就此设计了一组指标,希望对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首先是目前所学专业的决定方式,有39.9%的同学是“自主决定”的;10.9%是“家长决定”的;38.5%是“家长建议,自主决定”的。

其次是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有21.0%的同学出于“个人爱好”;30.4%的人主要考虑“市场前景”;还有30.2%的人是受“高考分数的限制”。至于现在所学专业与今后想从事的专业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只有3.2%的同学觉得是“完全吻合”;觉得“基本吻合”的有46.0%;有45.0%人感到“不太吻合;还有9.5%的人认为“完全不吻合”。奇怪的是,在本科生中,感到“完全不吻合”的比例高达60.9%。也许,对于本科生来说,专业十分重要,因此对专业的吻合度更为苛刻。

其实,这个问题对照用人单位问卷看,就会感到释然,用人单位在回答招聘中的决定性因素时,将“专业对口”这个选项置于所有选项的倒数第一项。究其原因,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职业的专业化程度逐步增强,出现综合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使职业与职业之间相互交叉延伸,打破了传统职业相对固定的界限和范围。一方面形成高度的专业化趋势,另一方面,则出现专业之间的高度融合与相互渗透,由此,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预期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和预期,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环节,是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用人单位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用人单位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问卷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还是满意的。但是,当把这种规划分解后,他们的选择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对自己及环境缺乏客观的分析及评价,造成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前后矛盾,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十分清楚,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认识比较模糊。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因素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敬业精神,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这些因素表示“非常重视”,而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更是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分别达到了77.8%、71.3%和69.4%。对于毕业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项目,在非常重视栏目中分列倒数第一位(13.4%)和倒数第三位 (15.1%),而在不重视与不太重视栏之和中列第一位(5.8%)和第二位(4.0%),这说明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正趋于理性化,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对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的要求相对更高。

另一组数据也许能够让我们更加切实地感受到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据全球顾问公司Hill Associates的最新调查,有85.9%的公司会在员工求职时提供虚假文件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有77.6%的员工因违反职业道德被雇主解雇。[1]

此外,我们通过研究部分外企在接收简历过程中的判定标准,也可从另一侧面考察外企对于人才的选取标准。由于专业知识要求高、重视工作经验、看重全面素质,外企招聘的毕业生并不都是只关注高分生,多数是中等偏上的学生。事实上,外企最看重的是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如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淡水虾被捉住放在桶里,要是不盖上网罩它们就会一个顶着一个组成一架‘虾梯’,齐心协力去试图摆脱即将成为盘中餐的命运。”这是许多外企负责人用来诠释团队精神的生动案例。可以说,团队精神目益成为用人单位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用人单位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用人单位发展的纵向动力,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团队精神的缺乏恰恰是一些毕业生的“软肋”。例如,在一些考查活动中,有的应聘者技术能力非常出色,每人独立工作时都很强,可一起合作时却没有做出与实力相符的成绩来。原因是他们彼此都不愿意服从别人。还有的应聘者在负责陈述合作方案时,不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本组成员的意见,使得其他组员对他产生不满情绪。这说明该应聘者要么不善于与人沟通,无法理解别人的意见;要么不善于领导、协调本组成员消除分歧,达成共识。[2]

(一)关于能力的考量与偏重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许多用人单位认为,职业道路能否走得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新特点。专业素质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对遇到的问题能看到本质,并能及时调动自己能力和所学知识,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订出可操作的方案,而且品行、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错,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才能真正受欢迎。因此,要教育新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全方位“修炼”自己。

在调查问卷列出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意向的量表中,我们列出整体素质五个维度,调研结果显示,在用人单位的排列次序上,能力维度以极大的优势雄踞首位,紧跟其后的是个人修养维度,而智力维度和非智力维度如同孪生兄弟般并列第三,知识维度屈居最后。

20世纪80年代后期,身份社会开始解冻,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涌现出了市场经济培育出来的新人。人们的社会认知开始由单一的身份逐渐转为能力取向,经济组织的用人观念也逐渐由看学历转为看能力。能力社会的出现给社会用人的观念、识别人的思想、尊重人的视角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职业人开始注重个人能力提升、职业能力投资和职业生涯设计。围绕人能力提升的中介机构、民营培训学校和社会组织也应运而生,就业力、沟通力、适应力、领导力等一些新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能力社会的转变和确立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所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关注职业的发展和个人能力的匹配已成为职场当中热门话题。十年前,企业用人把学历、户口所在地放在前面,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把选人标准以适合、管用为主,“干过什么,干成功过什么”放在了首位,能力、潜力、创造力、学习力、沟通力成为选人的五力。企业选人指挥棒的调整,带动了职场新变化,职业能力提升成为职业人的终身任务。

毫无疑问,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人才的实际能力。早在19世纪“百科全书”时代,人类精英(大百科全书派首领培根)曾自豪地宣称: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鼓舞我们追求知识,造福人类,而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资讯系统发达,仅仅靠知识本身已不能形成力量,知识必须同智慧相结合,形成实际能力,才能显示其力量之所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的事实所证明。

在能力维度的诸多选项中,首当其冲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交往日益繁多,由此,沟通联系,调整关系,化解矛盾,协调行动就成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了。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处理能力对用人单位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被排在第二位应是当之无愧。此外,令调查者有些意外的是,自学能力在排位上也进入了前五位。这也不无道理,现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观念、新思路层出不穷,个体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可避免地会陈旧和不足,如果不具备起码的自学能力而及时“充电”“补脑”,将无法面对时代的挑战。

(二)关于德与才相互关系的认识

包含职业素养在内的修养维度被用人单位领导人排在仅次于能力的第二位,在个人修养诸指标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依次是:道德品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依次是:责任意识、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的工作或实习经验、沟通协调的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

道德品质在修养维度中排名第一,充分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人品的高度重视。也许,在当今用人单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中,把道德品质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使我们感到多少有些意外。其实,回想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曾经把道德品质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甚至唯一的标准,而那一时代的道德品质的含义,也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迹,比如说“根红苗正”,比如说“忠诚老实”之类,这其间更多的是注重“政治正确”,特别是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忽略了甚至否定了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造就”了为数不少的空头“政治家”和伪君子。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个问题被整个翻了个身,个人能力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道德品质几乎到了忽略不计的境地,所谓“用能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其结果却并非人们所想象的,就此可以“拨乱反正”,反而更加乱象丛生,那些连起码的道德观念都没有,连起码的行为规范都不遵守的“能人”们,尽管能做事,尽管能赚钱,但同时他们中不少的人行贿受贿,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使国家、用人单位和集体蒙受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对于国家对于用人单位对于集体都将是巨大的灾难。

(三)关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相互关系的认识

统计分析表明,“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同时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列第六。“道德品质”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这对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中,“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项指标中分别列第一、第二,说明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也说明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挫折教育仍是高校和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为求职大学生提供笔试和面试的主要依据处于前两位的是:简历占52%,专业成绩占32%。简历一直以来都是毕业生精力和财力投入较多的一部分,由此项调查结果来看,毕业生应该重视简历的制作。专业成绩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积累和结晶,也是用人单位非常关注的内容,学好专业课必不可少。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主要素质要求大致有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实践经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有创业激情、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等。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考察其能力时,特别注重所选人才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对百家名企进行访问的结果,有53家明确提出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作为招聘人才的标准之一,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还通过游戏等方式来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协调能力。

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找的是具备质疑能力者、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对一些涉及专业知识比较强的岗位,还要在面试的基础上进行笔试,就一些行业的最前沿问题,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范围和深度进行考察,主要看他是否具有关注最新技术的意识以及在工作中是否具有研发能力。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有潜力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发展的机会更大。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有发展动机者往往会得到用人单位的录用。

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与行业接近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或是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往往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关注和看重的。一个学生是否有社会活动方面的背景很重要,一个有社会活动经验的学生往往会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合作精神也比较强。因此,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某公司兼职、参与开发项目等,这样的经历将是毕业生的财富。

智力维度和非智力维度在调查结果中得分极为相近,可见,IQ和EQ这对双胞胎比翼齐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本保障。过去,我们片面强调IQ而忽略了EQ,现在,提高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已成为社会各界包括用人单位的共识。

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最佳雇主颁奖大会上,获奖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一、创新精神与能力;二、责任感;三、团队精神。其基本精神同上述的调查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这些来自市场的要求和呼声,对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我们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责任意识。当代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任务繁重,师长们体谅他们学习的辛苦,在学习以外的各方面相当宽容。长此以往,学生们认为成长、学习是其任务,对其他事情的观察、体会、直接经验不多,很少有机会为学习之外的事情承担真正的责任。

反观职场,职业人的一个基础特征就是具备责任意识。换句话说,领到一个任务后,在规定时间内,以约定的成本,完成约定的目标。领受任务者应当将之视为自己的责任,这是独立完成一切工作的基础。无论以何种原因未能完成任务,尤其是没有不可抵抗力时,领受任务者应有一定程度的愧疚之意才是,至少不能认为理直气壮。完成了任务,也只应是尽了职责、义务而已,不一定有功。职场上,职业人是以劳动与外界交换,从而取得自己的收入。因此责任意识是交换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果不能建立这样的责任意识,一个人便难以取得他人的社会的信任,会被视同未成年人。建立了这样的责任意识,才是具备了职业人的一个必要条件。

服务意识。这是职业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他人服务,这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终体现。你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你的个人价值就越高。如果在公司里,没有人对你提出需求了,客户也不给你来电话了,那么,你就得考虑你的工作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团队意识。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作为团队成员的身份,团队精神的表现是:融入、合作、激励以及建设性的意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注意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走向社会才能尽量缩短适应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应该同自身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能消极等待或对困难轻易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简单认同,甚至同流合污。

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大学生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关键在多看、多练,看得多、接触得多就可以掌握一些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练得多才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技巧。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对于大学生来说,表达能力十分重要,不仅参加工作后会强烈意识到这一点,在求职择业时就有深切体会。比如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的应对等。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它包含强烈的好奇心,细微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这些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性地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坚持进行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向更深层次延伸

当前,需要把就业指导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要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务实,全面提升职业素养教育。每一位高职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作为高职院校,其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上。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与培训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围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来制定教育培训方案,探索实施方式或途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进入职场才更具可持续的竞争力。

(二)坚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型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进行,需要大学生、高校及社会三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一线、面向基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也必须紧密结合这一点。“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作为用人单位来说,应主动参与挂钩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是提供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及标准,用人单位有什么样的岗位,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知识;二是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三是用人单位要向院校强势灌输对入职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和标准。用人单位还应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基地并给予切实指导。个体思想选择虽然是一个内化过程,但它还伴随着一个外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反映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由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观念认同等方式组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在环境和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的职业习惯。作为用人单位应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生产,让他们感受到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的文化、用人单位的品牌形象、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体会、模仿学习,加深认知,为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很多用人单位都想把毕业生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却发现其间问题多多。由此用人单位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中来。

(三)进一步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发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系列课程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川,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加强对学生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的培养。让每位学生入校后即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指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着手为自己今后三年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制定计划,为以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基础。在就业指导和择业指导中,使学生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关的职业资格,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将来的发展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们应强调对职业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懂得职业并非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施展个人聪明智慧的重要途径。

(四)营造校园活动气氛,完善学校育人载体

高职院校办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高职院校要注意营造校园文化活动气氛,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积极营造文化和科技氛围,构建体验教育体系,不断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创学校使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育人载体。在实践上,按照用人单位企业文化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日常管理活动中,引进用人单位的管理模式,帮助学生提前熟悉用人单位环境。实训室要最大化地模仿现实车间,张贴各种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工作制度突破原有的诸如建立校园社团、举办文化艺术节和汇报演出等传统模式,积极开展团队索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用人单位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接近并达到用人单位职业素养要求。

(五)创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素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考核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现行的学业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考核,那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要怎么来进行考核呢?传统的评价学生主体是学校任课老师,评价的手段是通过课程考试或是老师、学生进行评议,一张试卷不能全面地考核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任课教师所作的评价难免有失公允。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用人单位中工作,他们工作表现如何,个人的职业素养怎样,指导他工作的师傅是一清二楚的,因此,用人单位也要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主体之一。用人单位中的师傅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包括过程评估也包括结果评估,该评估要在学生综合评估中按一定比例体现出来,以此避免知与行的不统一。

(六)制定并强化及时准确的职业素养教育反馈机制

高职大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对岗位的适应情况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和加强,这些是我们通过反馈机制所要收集的。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反馈机制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实习生、在校生组成,采用多种有效的调查形式获取大样本数据,以此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师资结构、实验实训、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培养信息进行反馈。就业指导部门设立专人管理,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及分析,并做出可行的改进措施方案,经过专家的审定,对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和立足职场的根本,是职业发展的基石。在当今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有将来的职业发展。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则必须依靠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和方法来进行。职业素养是单位选才用人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除了看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外,更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毕业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有敬业精神;要求毕业生有团队意识,更要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要求毕业生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目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所需人才之间存在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所欠缺。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关。

[1]李佳、钱丽娜、张焱,天下老板的要求都是相近的[J]:职场:2013(09).

[2]杨芍婷,外企原来是这样选拔人才的:http://www.cabhr. com/hc/details-id-115239.html

责任编辑:唐若兰

D693.4

A

1008-6323(2016)03-0088-06

1.3.曹丽娟,四川行政学院副教授;2.杨颖,四川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

2016-04-20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委托项目。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素养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