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独特作用
2016-04-11黄胜伟贾维周
黄胜伟 贾维周
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独特作用
黄胜伟 贾维周
社会工作是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就业空间广阔,因此要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目前,当务之急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专业社会工作顶层设计;加快岗位开发和机构培育步伐,不断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强化职业保障,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制度。
社会工作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
黄胜伟,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贾维周,民政部社会工作司一处处长(北京100721)。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外实践表明,专业社会工作是一种新的现代服务业态,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此,有必要借鉴国际做法,对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进行研究、做出安排。
一、社会工作是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专业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是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来在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衍生的社会问题过程中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服务制度。其主要任务是遵循助人自助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包括困难救助、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功能修复、社会融入等在内的专业化、人性化、关怀型社会服务,是一个就业体量很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不仅对于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在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可以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就业。专业社会工作是一门职业,其职业岗位广泛分布于社会服务领域的各类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之中。这些岗位可以吸纳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就业创业。有关资料表明,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一般能够占到本国或本地区总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二以上,且具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在美国等国家,只有那些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取得了社会工作学位,并且完成了最低时限督导实践的人才能够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专业社会工作是美国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目前,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者有84万人,英国有12万人,加拿大有7万人,日本有80万人,菲律宾有20万人,我国香港也有4万人。
二是可以带动相关辅助人员就业。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既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做好服务项目策划、实施、资源链接和个案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也需要康复、护理、教育、心理、法律、行政、财务等其他相关人员形成服务团队,提供综合性、个性化服务。
三是可以促进受助人员就业。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化的社会服务活动,始终将失业群众、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特殊困难人群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帮助他们树立改善生计的信心、提供就业辅导、链接就业资源、规划职业生涯,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提升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体系。如上海、江苏、四川等地,近年来积极在社会救助领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城镇低保对象进行就业指导与援助,缓解了低保依赖问题,促进了他们的生计发展。
四是可以帮助企业稳定员工就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企业社会工作作为改进企业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生产效益、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维护企业职工权益、实施企业职工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都设有福利工作部门,并专门聘请专职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据反映,在我国,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是科技型、知识型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重、人际关系疏离、社会交流少、人文关怀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员工稳定就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实践表明,企业社会工作在推动解决这些问题与挑战,降低员工工作压力,纾缓员工精神困惑,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帮助企业稳定员工就业、防止员工流失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近年来,深圳、东莞、上海等地的一些企业通过试点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其员工流失率、失业率有了明显降低。
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潜力巨大、就业空间广阔
(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晚发展快,在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中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较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求出发,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纳入国家六类主体人才队伍序列,提出到2020年培养300万社会工作人才的目标任务。之后,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初步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框架和政策纲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就业创业的初步作用。首先,随着教育培训和职业水平评价的稳步开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素质不断优化,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已达50万人。其次,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大规模开发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就业吸纳体量不断增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相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开发设置的社会工专业岗位已达18万个,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已达四千六百多家,并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是社会服务领域吸纳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第三,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入实施,许多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获得了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不断提升,专业社会工作就业岗位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在专业社会工作先行发展的广东珠三角地区,2015年各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经费已达10亿元,社会工作者人均购买价格平均达每年8万元以上,专业社会工作在拉动社会就业、回应人们服务需求、激发社会活力、解决社会问题、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二)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庞大,就业空间十分广阔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新常态,社会建设正面临新转型,发展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繁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在城镇已产生2.7亿多流动人口,迫切需要大量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环境适应、生活扶助、就业援助、生计发展、权益维护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在农村,全国有1.57亿农村留守人员,包括六千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五千多万留守老人和四千七百多万留守妇女,迫切需要发展农村专业社会工作,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困难,构建完善的社会保护与关爱服务网络。目前,我国现还有城乡低保人员六千六百多万,失独家庭一百多万,迫切需要在做好物质救助的同时,由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服务,帮助他们建构社会支持体系,重树生活信心。此外,全国老年人口数量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失能、半失能老人三千七百多万;残疾人达8500万,迫切需要大量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精神慰籍、生活照料、社会心理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使他们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经研究测算,有效满足上述各方面群体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至少需要300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上千万的相关辅助人员,这就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行业还能够创造出上千万个就业岗位,具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三)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势头很好,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条件
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孕育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委政府日益重视。2010年以来,有50个中央文件和六十余个部委文件对发展相关社会工作、加强相关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重庆等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已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作为一支重要的专业社会力量,给予重点建设和强力推进,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做法,为专业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打下了实践基础。二是发展空间不断拓宽。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社会组织承担,将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释放空间、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三是人才储备逐步加强。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每年达3万人,接受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人员每年达25万人,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人员每年5万人左右。随着高校培养能力的加强、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完善和专业培训力度的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三、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大力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将有力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也必将推动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精神,积极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作用。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专业社会工作顶层设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85个国家建立了社会工作制度,23个国家制定了社会工作法规,27个国家设立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部门。1997年,香港制定了《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台湾颁布了《社会工作师法》。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立法缺少,专门政策文件尚未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很不健全,各地党委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尚无法定职责。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态,国家培育扶持发展政策也不完善。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快制定《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条例》,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意见》,明确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就业体量巨大的新兴服务业态的相关扶持措施,统一各方认识。
二是加快岗位开发和机构培育步伐,不断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当前,许多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还不明确、不规范;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数量还很少,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还有限。据了解,不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因为没有合适的专业岗位而改从他业,造成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浪费。需要加快制定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标准,推动各领域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大型企业根据需要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同时积极扶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办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机制,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三是强化职业保障,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尽管2006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快速发展,但这支队伍的规模还较小,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26‰,与发达国家2‰的比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结构也不太合理,尤其缺乏能够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高端人才。专业社会工作者整天与特殊、困难人群打交道、做服务,工作任务繁重,非常辛苦。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还比较低,他们身处体制边缘,发展空间比较狭窄,社会认同度和职业发展有限,与他们的勤恳奉献不成正比。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这支队伍的稳定,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需要抓紧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指导标准,纳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测算体系,着力解决社会工作职业薪酬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和职业吸引力不强问题。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制度。2012年,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原则,重点围绕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困难群体、特殊人群和受灾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需求,组织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明确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但由于不是规范性文件且发文层级不高,地方财政部门难以落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政府购买项目不稳定的问题,既不利于长期解决人民群众的急迫服务需求,也不利于项目服务团队的稳定就业。需要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纳入财政支持科目和政府购买服务重点目录范围,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支持公益服务领域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造庞大的公益就业市场,不断挖掘公益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潜力。
编辑/陈建平
C916
A
1672-4828(2016)04-0003-04
10.3969/j.issn.1672-4828.2016.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