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的三个维度

2016-04-11林永青

时事报告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匠工具阶段

林永青



工匠精神的三个维度

林永青

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的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使用火,进而学会了制造工具、改进工具。而工具的改进又推动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人类学会使用石器花费了上百万年,从石器到铁器,又经历了几万年,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也有几千年,这之后,人类文明就进入了“快车道”,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仅用不到100年的时间,从电气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恩格斯说,“工具的使用是人脱离动物界的第一步,劳动使人真正成为人,并且推动人类文明不断演进”。

如果以器物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那么所有器物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更具体地说是那个时代的工匠所创造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匠史。

自在:先有工匠,后有文明。在人类早期,在未知的自然面前,人是渺小、孱弱的。人们渴望通过建造宏伟的建筑来进行天人交际,例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塔,这些都是宗教图腾。黑格尔对这一阶段工匠精神的解释是,它还处于自然崇拜的自在阶段,与蜜蜂筑巢类似,更多的是出于人的本能。

自为:跨越千年的匠心流转。进入中世纪,东方出现了强大的王权,而西方则进入了中世纪的黑暗。在王权崇拜下,东方出现了像长城那样宏伟的建筑,而西方文明则仍囿于教堂之类的宗教象征中。

但遗憾的是,在东方,像中国这样的封建王朝发展出了长期轻视工匠精神的文化:自隋朝至清朝的1300多年间,中国社会更推崇的是通过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而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助推下,西方高扬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旗帜,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将工匠的经验主义与学者的理性主义结合,使人类从自在阶段进入了自为阶段,人类文明实现了大踏步前进。

自由:“互联网+”语境下的工匠精神。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预言“未来社会”的三个主要趋势:年轻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下降;经济比重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劳动力向知识工作者转型。他断言,信息革命下的电子商务与网络化的知识,如同工业革命中的铁路一样,可以说一个新的信息(知识)社会正在形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除了依旧要求精益求精,还需要跳脱俗套、打破常规、富有创造力,还需要开放、包容与协作的互联网精神。就是说,“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应该注入创新的内涵。

农业手工业社会是个性化、个人化的小规模手工生产,工业社会是标准化的机器大规模生产,而信息(知识)社会将再次回到人工生产,但这一次却是大规模的、非标准化和知识化的。从哲学上讲,这是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

互联网将价值链或价值网的连接单元从组织还原为个人,因此只要一个人足够“牛”,具有传统工匠一以贯之的“死磕”精神,并愿意分享,那么他就能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而兑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说,他就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工匠。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

猜你喜欢

工匠工具阶段
90后大工匠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工匠风采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工匠神形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