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
2016-04-11单巧斌顾天浩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137
陈 煜,单巧斌,顾天浩(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
陈 煜,单巧斌,顾天浩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现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弱化,第三方支付手段的移动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改进公安工作,方便民众,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移动支付;行政处罚;罚款
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国最普遍的通讯工具。在此基础上,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移动支付应运而生。由于具有高效快捷、便利、成本低等优点,手机支付逐步改变人们的支付理念和结算方式。如今,现金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弱化,非现金支付迅猛发展。在移动支付得到普遍运用并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本文试就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特点和原理与应用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现代设备,而又主要是手机,所以移动支付往往也被称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或借助支付工具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电商、掌中充值。
(二)移动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因而具有电子支付的特征,但因其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1. 便捷性
移动设备一般伴随在用户身边,借助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查询账户余额及交易记录等,管理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使支付资金携带更加方便,消费过程更加便捷简单。
2. 安全性
移动设备的高隐私性较好地保障了支付的安全。移动支付采用高安全级别的智能卡芯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障了资金的安全。
3. 综合性
以手机为载体,通过与终端读写器近距离识别进行的信息交互,运营商可以将移动通信卡、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等各类信息整合到以手机为平台的载体中进行集成管理,并搭建与之配套的网络体系,从而为用户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以及身份认证渠道,满足用户对公交、餐饮等小额支付的需要,还可以提供门禁、考勤等服务。
(三) 移动支付的原理与应用
手机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手机SIM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请求,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用户还可以通过WAP和客户端两种方式进行支付,无需任何绑定,用户在短信引导下完成交易,仅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即可,银联结算。手机支付这项个性化增值服务,可以实现众多支付功能,成为随身携带的电子钱包。
手机支付在生活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小额支付、短信支付、远程支付、手机汇款等。
小额支付是一种很贴心的便民支付服务。它无需每次都输入密码,通过第一次在手机支付专用的POS机授权后,只需通过手机输入信息就可以完成支付。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是公交、地铁领域,有少数商场也已经支持此种支付方式。它的便捷性在一定的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生活,节约了时间成本。
短信支付是一种线上的移动支付方式。比如用户要交水电费,以前都是通过网站、WAP等方式进行线上支付。但现在用户可以在水电缴费界面设置短信提醒缴费时间,每到设定的时间,用户就能收到缴费短信,获取当月电费账单,用户直接回复短信确认即可完成缴费,这个支付方式更加省心、省时间,整个操作比以前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以前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都需要通过网银,输入账号密码,接收短信验证码再进行支付确认,虽然整个过程可以让支付非常安全,但过程有些繁琐,时常会出现支付中断的现象。手机远程支付则可以减少网上购物支付中因流程繁琐出现的问题。只需要用户将银行卡账户与手机支付账户进行绑定,支付时输入用户手机支付的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无需再输入银行卡号码及密码,也无需开通网银,可以随时随地支付。
手机汇款与小额支付一样,是一项惠民、便民的支付服务,是基于全网手机支付平台已有的功能进行扩展,支付方式与远程支付方式差不多,在选择手机汇款之后,输入需要汇入的账号并确认支付,会自动从手机支付绑定的银行卡中转出资金。
手机支付作为移动支付领域重要的支付形式,已经让人们逐渐感受到手机支付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手机支付将用它的安全性、便利性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
二、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行政法律调整范围的扩大,行政违法案件日益增多。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违法案件事实清楚、简单,对此设立简易程序,由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不仅有利于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客观上也便利了被处罚人。当今时代,手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移动支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在此背景下,研究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执法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公安行政罚款作为公安行政管理处罚种类中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泛,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甚为关心、反映较为集中的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公安机关的行政效率,提高案件办理效率,降低执法成本,根据法律法规,对一些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简单、因果关系明确的违法行为,人民警察可按照工作程序当场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公安机关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根据该法第104条,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三)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7条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200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该法第108条,对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进行罚款,当事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顺应了流通现金弱化趋势
随着我国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现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弱化,消费迈入移动支付时代,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民众的“第二钱包”。“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货币从来都是伴随着技术进步、经济活动发展而演化的,从早期的实物货币、商品货币到后来的信用货币,都是适应人类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如是表述。[2]曾几何时,以现金、票据为信任基础的商品交易支撑了数个世纪的社会繁荣。如今,现金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弱化,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随着社会上资金清算由以现金实物清算为主转化为以清算机构的记账清算为主,货币形态也由现金更多地表现为记账货币,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科学技术也日益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中金钱的使用情况。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19个最大经济体的M0(流通中现金)余额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9%,而2010年这一数据则为8.4%。随着3G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带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手机成为更便捷的交易终端。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普及率不断提高,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到2015年末,我国M2(广义货币)余额为139.23万亿元,而M0余额仅为6.32万亿元,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占比已经降低到5%以下。[3]
几年前,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宝、微信、各类手机APP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支付为大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现在出门完全可以不带钱包、卡包,只要手机在手,不管吃饭、购物还是乘车、观影,统统轻松搞定。在中国,技术正改变着金钱及其使用情况。报道称,2015年3.58亿中国人(占全国网民大约一半)曾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比2014年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二。据统计,2015年中国人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和转账总额达16.4万亿元人民币,约为2014年的两倍、2013年的12倍多。[4]正如周小川所言,“作为上一代的货币,纸币技术含量低,从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5]
(二)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便民又利警
为顺应时代发展,改进公安工作,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减少民众携带现金的不便,方便快捷,而且可以提高民警工作效率,减少民警找零钱、避免收到假币以及上交罚款等烦恼。以交通管理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2016年3月24日以来,上海警方“重拳”整治交通违法,落实超常规的严管重罚措施。自3月25日至4月17日,上海警方共查处10大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79万余起,开出处罚通知、决定书罚款总数达1.25亿余元人民币。其中,黄浦区累计处理机动车乱停车34736起、机动车乱占道3292起、机动车乱鸣号223起、机动车涉牌涉证253起、非机动车8312起、行人1002起。[6]笔者参与了2016年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耳闻目睹了不少市民因没有携带现金而要求通过微信将罚款支付到民警账户后由民警用现金为其支付罚款,其中部分民警没有(抑或不愿意使用)微信钱包以致被处罚对象不得不用手机通知家人或朋友送现金到现场交纳罚款,造成民众巨大不便。2016年5月,金山区一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年轻男子李某闯红灯,民警将其拦截,对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告知要处罚款50元。这时,李某拿出一张银行卡交给民警。执勤民警表示,现场缴纳罚款必须是现金,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现场处理,公安机关将暂扣车辆,然后被处罚人可到交警支队处理窗口缴纳罚款。于是,李某只好去取钱。过了一个多小时,李某回到路口并从口袋里抓出三把硬币扔在地上,说“钱取来了,你罚吧”。为避免过往群众围观引发周边道路拥堵,民警将李某带至派出所。到所后,李某承认自己身上其实有现金,但他故意到银行兑换了500个一角的硬币,为的是把钱扔在地上刁难民警。最终李某因阻碍民警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以罚金200元。[7]如果通过移动支付,将可极大地避免类似案事件发生。
三、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的可行性
手机银行、支付宝手机钱包、微信支付……这些可以让生活变得简单、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已经和许多人的活动融为一体。因此,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
(一)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迅猛发展
移动支付产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在移动网络之中实现传统固定网络的网络购物和电子支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消费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排在首位,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悄然兴起。早在1999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份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2002年,中移动在广州开始小额移动支付的试点。2004年银联也开展以手机和银行卡绑定的移动支付合作。之后运营商又与金融部门合作,更进一步推动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在经历了初次试探合作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部门都看到了手机支付业务模式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于是引入第三方支付作为支付平台运营商,推动手机支付继续向前发展。2012年6月21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基本确定为13.56MHz标准。随着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标准的正式确立,金融机构、运营商、支付机构纷纷开始积极布局和拓展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移动支付的便捷优势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支付规模成倍增长。这既得益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也依赖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支付观念的改变。从移动支付技术来看,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普及、银行快捷支付接口开放、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二维码识读技术和WiFi广泛应用,移动支付市场进入壁垒已经清除。
(二)手机支付日渐成为消费支付的新方式
中国手机购物市场经过了前期的培育阶段,随着用户使用手机购物意识的提高、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支付安全性的增强,以及由于手机作为移动支付工具具有便利、快捷等特点,手机购物市场交易规模高速增长。手机作为移动支付工具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利用移动支付可以轻松便捷地完成购物及理财等交易,极大地方便了消费,提高了生活效率。浸泡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率先接受互联网思维的支付模式,不必携带大量现金,手机支付既快捷又轻松,移动支付的习惯逐步推广,中国手机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购用户规模达3.4亿户,同比增长43.9%,手机网购的使用比例由42.4%提升至54.8%。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015年有32%中国受访者更愿意选择手机支付,较上一年也翻了一倍(2014年为16%)。[8]
(三)手机普及为移动支付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移动支付业务最重要的应用主体为手机用户,中国拥有巨大的手机用户规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加速,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手机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手机用户数量快速增加。目前,我国手机日益普及,现在基本人手一部手机,有的甚至两部手机,为手机支付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13.06亿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9]随着互联网发展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我国目前4G用户数已经达到5.3亿。4G网络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在广大用户中得到普及。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0]
四、移动支付应用于公安机关小额罚款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是移动支付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手机病毒或“木马”的侵袭,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伪基站、“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的威胁,都很可能会造成支付隐患。据《2015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2015全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累计截获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1874.0万个,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恶意程序样本也高达51342个;监测到Android用户感染恶意程序3.7亿人次,平均每天感染量达到了100.6万人次。[1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用户量的快速扩张,针对手机的病毒数量开始爆发。2015年腾讯手机管家移动安全实验室新发现的手机病毒数为1670.37万个,2014年为100.33万个,2015年较2014年增长15.65倍。另根据腾讯手机管家统计数据,2015年手机病毒感染终端数量达7490万次。[12]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手机支付安全报告》(第一期)显示,在五大类手机支付购物类软件中,共有320款软件被植入恶意病毒代码。2013年7月,Bluebox公司曝光了一个严重的安卓系统签名漏洞。该漏洞使99%的安卓设备面临巨大风险,黑客可以在不破坏APP数字签名的情况下,篡改任何正常手机应用数据,并进而控制中招手机,实现偷账号、窃隐私、打电话或发短信等任意行为。即使是系统比较封闭的苹果系统,也爆出有6%的Apple Pay交易存在异常。此外,不法分子将与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基站同频的伪基站放入车中,在人群密集的街道和小区自动搜索附近的手机卡信息,发送广告或诈骗短信,甚至冒充95588等银行号码诱骗中招者访问虚假网银,盗刷银行账户资金;或是利用伪基站伪装运营商、银行等官方号码发送欺诈短信,诱导受害者下载可以拦截和转发用户短信的手机“木马”(如“隐身大盗木马”),该类“木马”可以实现盗刷支付账户的目的。2013年3月,我国首次出现了感染国内手机支付银行客户端的病毒“洛克蠕虫”。该病毒感染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手机客户端,通过二次打包的方式把恶意代码嵌入银行APP,未经用户允许私自下载软件并安装,窃取银行账号及密码,继而盗走用户账号中的资金。
(二)监管问题
移动支付的相关政策与规范不健全是业内公认的问题。一方面,移动支付属于移动增值服务和银行增值服务的交叉业务,根据其不同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需要适用不同的政策、规范,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由于移动支付的产业链较长,涉及移动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个行业。因此,工信部、央行、银监会等多个政府部门均参与移动支付有关行业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但是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规范的侧重点不同,甚至会出现相互交叉重复或者冲突的地方。
目前,手机在支付过程中虽然也有《刑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给予保障,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与移动支付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如《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预付卡管理办法》《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等,但总体上看,这些部门规章大多是原则性的框架,可操纵性内容较少,并且少有专门针对移动支付制定的政策文件,针对性不强。可以说,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与移动支付有关的规章制度看似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移动支付领域。一是上述这些文件绝大多数是由央行或银监会制定的,在法律层次上属于部门行政规章,层级较低,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力、约束力不足,而且具体条文中若与现行有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条文有冲突则不能适用;二是这些规章大多是用来规范我国电子支付领域或非金融机构支付领域的,而并非专门针对移动支付,内容比较笼统,专用性、操作性不强。2015年7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央行与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由央行负责监管移动支付的职责。至此,我国初步确立了以央行为主、跨行业监管机构相互合作、协同监管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但是,《指导意见》对央行及其他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仍不够具体,没有明确界定各部门的监管内容,也没有明确规定监管过程中发现违章违法的现象如何处罚。因此,在移动支付的监管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多头监管、监管盲区以及监管不作为等现象。对于手机支付过程中暴露用户个人信息、短信欺诈、银行钓鱼网站欺诈等所产生的损失,用户处于一种投诉无门的状况。
[1]手机支付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EB/OL].http://www.666180.com/news/2013/0520/112.html,2013-05-21.
[2] [5] 罗兰.数字货币离我们还有多远[N/OL].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paper.people.com.cn/rnrbhwb/html/2016-02/17/ content_1654423.htm, 2016-02-17.
[3] 李国辉.现金隐形记 中国快速步入非现金支付时代[N/OL].金融时报,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if/201605/ t20160505_96614.html,2016-05-05.
[4] 裘芳.美媒称移动支付改变中国人生活:几乎不用现金[EB/OL].
http://www.cankaoxiaoxi.com/ china/20160227/1086252.shtml,2016-02-27.
[6]徐程,李佳敏.上海交通违法大整治 三周内罚款总数已达1.25亿余元[EB/OL].
http://sh.eastday.com/m/20160418/ u1ai9306059.html,2016-04-18.
[7]范洁.沪一男子兑换500个一角硬币当罚款 被拘留5日[N/OL].新民晚报,http:// sh.eastday.com/m/20160528/u1ai9401780.html,2016-05-28.
[8]薛晓霞.手机支付带我们告别零钱时代[N/OL].兰州日报,http://gansu.gscn.com.cn/ system/2016/06/15/011405580.shtml,2016-06-15.
[9] 焦立坤.我国手机用户数冲破13亿[N/ OL].北京晨报,http://news.xinhuanet.com/ tech/2016-01/26/c_128668581.htm. 2016-01-26.
[10] 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ac.gov.cn/2016-01/22/ c_1117860830.htm,2016-01-22.
[11]2015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EB/ OL].
http://zt.360.cn/1101061855.php?did=11015 93997&dtid=1101061451,2016-01-29.
[12]2015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发布 移动支付成重灾区[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info/ttgg/2016-01/23/c_135037619.htm,2016-01-23.
[13]王隆娟,姚孝明,谭毓银.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探索[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1):7—10.
Probe into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aying Small Fines to Police Agencies by Mobile Payment
Chen Yu, Shan Qiaobin, Gu Tianhao
(Shanghai Police College, Shanghai 200137,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widespread use of mobile terminals, cashes are gradually dimmed and third party mobile payment platforms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improve police work and give convenience to the public, mobile payment of small fines is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which embodies the practical use of the modern IT technology in police work.
Mobile Payment; Administrative Penalty; Fine
D631
A
1008-5750(2016)06-0005-(08)
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6.06.001
2016-10-26 责任编辑:何银松
陈煜(1976—),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后勤保障处副处长、讲师;单巧斌(1969—),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业务二分部中级教官;顾天浩(1966—),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后勤保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