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推进扶贫村精准帮扶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2016-04-11曹乾斌周健
曹乾斌 周健
金堂县推进扶贫村精准帮扶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曹乾斌 周健
开展扶贫村精准帮扶工作是增强担当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成都市金堂县始终把扶贫村帮扶工作作为民生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不断拓展扶贫工作新局面。通过在县内三溪镇长林村、福兴镇圆觉寺村、栖贤乡三学寺村进行调查研究、开展试点、全面铺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结合金堂县扶贫村精准帮扶工作实践,浅谈几点实践和思考。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为组长、县就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扶贫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就业培训小组、职业推介小组、宣传回引小组,分别具体负责实施三个扶贫村的就业培训工作、职业介绍工作和宣传回引工作。
(二)科学选取点位,认真开展调查。三个扶贫村分别为平原、浅丘、山区地域,通过深入村组,依托基层就业社保服务平台,从劳动力年龄构成、转移就业情况、参保情况、培训就业意愿等方面,对三个扶贫村进行了拉网式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村劳动力就业社保服务夯实基础。
(三)确定工作重点,突出帮扶实效。一是加强就业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根据村内劳动力培训意愿,认真制定了培训方案,优选定点培训机构,优先培训扶贫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送进村组,方便老百姓就近参训。目前,已在三个扶贫村开展了培训工作;二是加强职业推介,突出求职意愿,促进充分就业。加强县内外就业岗位收集发布工作,重点针对三个扶贫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及时更新发布岗位信息,送岗位进村组,方便老百姓就近找工作;三是做好困难户就业工作,突出个性化援助工作,消除零就业家庭。县就业局经过详细调查,摸排到三个村有4户困难户,并根据其情况分别进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和公益性岗位推介;四是加强宣传,突出回引,解决空巢留守问题。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创业就业,努力解决扶贫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对有意愿外出务工的人员大算亲情账和经济账,并积极推荐就业岗位。
二、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培训的机制瓶颈未能有效突破。受现行政策的制约,目前培训的时间最长只有15天,而真正培训出车、钳、焊、铆等工种至少要3至6个月。
二是部分农民的就业观念亟待改变。有的人期望值太高,其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与薪酬要求不对等。
三是由于外地企业薪资普遍高于本地企业,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太多,造成培训工作组织相对比较困难。
三、对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动态掌控信息,全程跟踪帮扶。指导相关乡镇和贫困村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就业培训意愿拉网式摸底调查统计数据的更新工作,完善相关信息台账,做到户有调查统计表,村有台账,县、镇有数据库,可为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突出帮扶重点,务求帮扶实效。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老百姓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动员他们到园区企业就业。对因病、因残和年老体弱贫困人口,要探索通过突破现行就业援助模式的制约,实施个性化的就业援助服务,助其脱贫;二是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实效。根据村民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突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将农业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推进。依托县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和相关培训机构做好培训教学工作,制定每期培训教学计划,让学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三是定期组织园区工业企业定期到扶贫村开展招聘活动,并要求各村组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在各村开设招聘信息专栏,将合适的岗位推荐给群众,并将报名的村民通过县就业局向企业推荐;四是及时收集用工需求信息,选择好的岗位,优先安排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主动加强与成阿工业园区、金堂工业园区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有计划地将结业学员输送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到县内园区企业就近就业,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三)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今年年底,将在总结帮扶三各扶贫村经验的基础上,使帮扶工作经验逐步向全县推广。
(作者单位:金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