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校企联合的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2016-04-11罗胜铁
罗胜铁
(唐山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也谈校企联合的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罗胜铁
(唐山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地方高校校企联合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学生自身的素养,还能解决环境工程相关企业的部分技术难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解决措施。
校企联合; 环境工程; 人才培养 ; 地方高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国内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是公认的21世纪“朝阳”产业。据统计,2010~2015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每年就业去向大概分布为:环保厅及相关系统0.2万人,行业环保1.0万人,环保产业1.0万人,近5年内,每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市场需求约2.2万人,加上读研的人数约占到15%,则每年人才需求达到2.6万人。而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市场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每年约为3万人,至少要高出招生规模的20% 以上。而实际上环保产业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是应用型环保技术人才,需要的是能够从事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人才,很多环保公司苦于专业人才难求。
1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工程性极强的专业,唐山学院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偏重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内容和形式单一,与人才需求相脱节;实习基地比较匮乏,缺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师资缺少系统的工程训练,缺少实践能力等。这些问题造成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脱节,使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了"实习难、就业难"的难题。而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其实质仍是实践教学,但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1-5]。
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以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形成专业特色[6-8]。
2 校企联合专业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应转变办学观念,找准办学定位,以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成能立足行业、服务企业、有自己特色学科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9]。
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让地方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包括从最初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培养目标的确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方面。有利于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可以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的确定
我院的环境工程专业立足自身学科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求特色专业发展方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与实践能力提高为基础,,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突出不同人才层次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掌握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细分专业方向得到培养。
而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培养计划制定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过程中,一般由教研室主任和相关专业教师先进行调研,一般选择同类院校,在调研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再经系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论证而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地方企业的作用,尤其对于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发言权,需要聘请相关实习单位以及大型企业的专家针对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并结合学校定位共同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需要多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论证,以便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形成由教研室-企业专家-系培养计划修订领导小组这样系列的制定和审核过程,保证了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可行,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教学过程的参与
2.2.1 理论教学过程
在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课开出过程中,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专家,到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工程实践中的细节、关键点等,使学生能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现状、实际运行、产污环节、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企业现采用的处理方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工艺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尤其是对大型设备、仪器的调试运行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的初步工程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得到提高。
2.2.2 实践教学过程
结合企业现场和环保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毕业设计选题或者教师的科研课题,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常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污泥脱水进一步降低含水量问题、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与消毒等等,实现真题真做,把面向知识传授的理论教育和面向企事业工作实际应用能力的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和学习,学到了在书本上较难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的理论联系实践。学生通过上岗试用来完成毕业设计,接触了一线生产实际,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设备、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为将来从事具体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结合实际工程的基础上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获得实际工程的模拟调试过程,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热情。
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研究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等等都能得到综合训练,从企业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大量的实践知识,发现自身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培养学生实践素养的目的。
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或以就业基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实践单位对接受学生实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利用自身条件建设一些学生能够动手的实践基地,改变只参观,不操作的“实践”课现状,使学生的实践环节真正达到教学要求。
2.3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和注册(工程)师的整合,既具有扎实地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更适合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
唐山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学历都是硕士及以上,但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缺乏实践环节的专门训练,特别是青年教师,工程能力普遍较弱,影响了教学质量,不满足实践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我院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教师下厂进行实践锻炼,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紧扣为地方的培养和工程教学能力的锻炼;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引入科研知识,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工艺和科研成果,这就需要结合企业课题,为企业攻克难题或进行技术改造,也为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产学研合作,达到以科研促教学作用。
3 结论
校企联合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模式,既能有效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同时还能解决环境工程相关企业的部分技术难题。校企联合是现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各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 韩香云. 地方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9(2):310.
[2] 郝庆菊,江长胜. 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20-1723.
[3] 荆国华,周作明,许绿丝.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强化[J].化工高等教育,2008(4):65-67.
[4] 王 昕. 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5):77-80.
[5] 高 永,马 飞,孔 峰. 构建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2):38-42.
[6] 兰善红,范洪波,武秀文.地方院校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3):91-93.
[7] 成官文.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5):134-136.
[8] 何培玲,张兴丽. 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C].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8
[9] 毛 艳,鲁志鹏,张劲松.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探索[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19(3):31-33.
(本文文献格式:罗胜铁.也谈校企联合的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山东化工,2016,45(24):142,145.)
2016-10-28
罗胜铁(1964—),河北清苑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教学与科研。
G642.0
B
1008-021X(2016)24-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