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命题规律 突破环保试题
——以“环境保护”为例
2016-04-11海南魏春松
海南 魏春松
抓住命题规律 突破环保试题
——以“环境保护”为例
海南 魏春松
善于总结的师生不难发现,有些知识点就像“大宝”一样,在高考试卷中几乎“年年见”,如环境保护,三套全国卷必不可少,且分值都在10分以上。除了因为环境保护是大多数地区三本选修教材之一,更因为环境保护早已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所以,复习时在环境保护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绝对会“物超所值”。
一、2011—2016年环境保护高考命题特点
考查内容考查频率考查题型分值命题趋势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管理6年24考非选择题>10分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6年16考非选择题>10分以生活中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危害,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进一步看看,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分高考题的命题特点。
【典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从能力角度来看,主要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生需要调用“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知识来解答。此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基本上可以划为送分类试题。
在解答提出对策、保护措施一类的题目时,建议考生针对原因来一一对应地提出对策,比如,既然是过度捕捞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枯竭,解决的措施自然是“禁止过度捕捞”;根据河湖湿地减少就应该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结合原因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对策,可以反映考生逻辑的严密性,措施的针对性,也可以避免回答措施时遗漏要点。
【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典例2】(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在很多试卷中,要求考生列举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或影响。该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问题与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措施是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
从上述两道典型试题我们可以总结出,环境保护试题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就是: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或危害——对策或解决措施。选修部分的分值一般是10分。
当然,除上述常见考查方式,还有一类题型也有体现。
【典例3】(2015年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解析】前面两类题型主要针对人类活动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危害列举,最后提出解决对策,更多的是反面例子。而这道题却是分析人类环保行为的积极意义。随着人类对环保的关注,科学合理的行为会逐渐增多,也符合正面宣传、正能量,与此有关的试题可能会增加。
【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二、复习重点及知识突破点
1.复习重点
通过归纳整理,我们清楚了近年的命题规律,在复习时需要重点关注人类面临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特点及防治措施。
2.知识突破点
(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分与联系
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学生往往无法正确区分这三个概念,尤其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其实,只要借用下图就可以明白了。
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上图中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时,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易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排放的重金属过多,造成重金属污染;大量的汽车上路,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易形成酸雨,产生大气污染。
而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是指上图中向自然索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或数量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产速度,如滥垦、滥伐、滥牧等使植被大量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所以,结合上图,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来分析,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同时,两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即关联性。如破坏植被会增加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而沙尘暴的发生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很强的关联性,一种问题往往是另一种问题产生的条件。
(2)降水少就是水资源短缺吗
很多考生认为,降水多的地方水资源一定丰富不缺水,干旱地区绝对水资源短缺,真的是这样吗?如在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方,是西北内陆地区吗?不是,是降水比较少,而人口众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华北地区。
影响水资源短缺的因素,不仅要考虑水资源的补给,更要考虑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才是决定性因素,有时还要考虑水资源的蓄积。
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
降水稀少型:①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家,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②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地狭人稠型: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新加坡为什么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很多考生其实也包括地理老师都有些吃惊,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为什么还会缺水呢?是不是搞错了?这就是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一大特点,即冲突式设问的体现。让你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笔者曾去过新加坡,新加坡除了从马来西亚购买淡水,境内也修了很多蓄水池。那么,降水丰富的新加坡为什么还缺水呢?原来是新加坡土地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且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紧张。
(3)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这个问题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有必要区分一下,至少可以避免回答环境问题时,答出“旱涝灾害”“地震”的尴尬。自然灾害主要是“天灾”,如气象灾害(旱灾、洪涝、寒潮、台风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祸”,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如荒漠化、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等。它们的作用强度也不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性,有的则持续而缓慢地危害人类健康。
三、解答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环境问题的类型
首先根据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材料等判断所属环境问题的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然后回归课本知识,明确其表现、特征、分布等。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但是自然原因也不容忽视。
(1)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如兰州是我国污染严重的城市,与其位于黄河河谷、地形闭塞关系密切。
逆温天气:空气的对流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分析人为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是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根本措施应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入手。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问题:恢复生态是根本,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即增加资源的供应来源,加大勘探开发来增加产量;也可以是替代资源的开发,如水电不足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最后要说的是,从高考阅卷现场反馈的信息看,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和旅游地理选做题,得分率很低。是被“谁”拉低了呢?空白卷。一部分同学在选做题上交了白卷。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送分题,学生没有抓住?是错误的答题策略所致。虽然很多老师一再强调,考试时要先易后难,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从第一题做到最后一题,“严格”按顺序答题!等到做后面的选做题时,就没有时间了。所以,从答题的策略看,全国卷的考生做完容易的选择题和主观题,就可以做选做题了,或者也可以先做选做题,先抓住简单的10分,充满信心再去做其他的试题。
(作者单位:海南省万宁市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