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6-04-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000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0488

西北人口 2016年2期

李 琼,宋 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000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0488)



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琼1,宋伟2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摘要:本文研究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险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30个省市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线性模型修正异方差与自相关后,发现:在全国层面,计划生育政策无论与总社会保险支出,还是与分类的养老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工伤保险支出、生育保险支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从分省数据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养老保险支出与医疗保险支出水平就越低。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险支出;养老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反映。作为国家再分配的一种手段,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能够减缓不稳定冲击的影响,为整个社会提供基础保障;而作为政府的一种职能,它是政府实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自改革开放之后,该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和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见图1)。

图1中国1995—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及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

从国际经验,尤其是欧美福利国家的实践来看,社会保障支出占比并不是越高越好。社会保障支出若过高,政府会承担巨大的财政压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滑、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推高的状态下,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已经受到考验,进一步的增加不仅可能带来政府的信誉危机,还会因为要强行维持财政平衡而推出或者变相推出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最终都会加大劳动者的税负压力、提高劳动雇佣成本,不仅会导致我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还可能影响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但社会保障支出若过低,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不能正常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无法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也无法体现社会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它所起到的反作用也具有“乘数作用”。因此,对于不合理的社会保障支出,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是何种因素影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判断,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以期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参与人数最多,基金规模也最大(封进等,2010)[1]。社会保险基金的度量,有多种方式,一般是以一国的社会保险支出或者支出占GDP的比重来反映社会保险的发展程度(Tabellini,2000[2];Culter & Johnson,2004[3])。本文考察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在分省层面对支出的影响。由于各地政策的多样性,各地在缴费率、覆盖面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最终表现出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不同。如表1所示,2013年,在除去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中,总社会保险支出水平较高的是上海、黑龙江、北京、新疆、辽宁、重庆、宁夏、四川、青海、海南、山西和甘肃,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均在5%以上,规模较小的是广东、河南和福建,占GDP的比重在3%以下。社会保险支出中占比较大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占比相对较低。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该政策已实行40多年,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影响是,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我国的人口结构。从1995年到2013年,0-14岁人口占比从26.73%下降到了16.41%,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却从1995年的6.70%增加到了9.68%。人口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领取养老保险的人数,老年人口的增加也必然会增加对应的医疗支出,另一方面,由于劳动人口比重的相对下降,必然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险支出的承担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大胆地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保险支出水平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中国各省社会保险支出水平(2013年,%)

二、文献综述

根据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总结,判断一国社会保险水平决定因素有多个方法和角度,最常见的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①也有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保险水平的影响因素的,如Culter和Johnson(2004)就试图从民主化程度、宗教、种族的差异等角度解释社会保险水平的决定因素。。从供给的角度来说,最常见的研究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储蓄。Barro(1990)[4]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Lindert(2004)[5]对1880—1995年OECD国家、东亚发展中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的历史数据进行的分析则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即对社会保障支出的一种反映)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David Gordon(2009)[6]研究了居民收入与社会保障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劳动力供给影响着社会保障水平,当居民收入超过某一水平时,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会有所上升。对居民储蓄与社会保障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Munell(1974)[7]和Blake(2004)[8],他们的研究结论则表明,社会保障水平与储蓄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口总量,具体表现为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这与人口结构高度相关。Zhang J.(2004)[9]分析了生育率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对1960—2000年共4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认为二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Culter & Johnson(2004)[10]在对OECD国家近乎相同时间段(1960—1998)的样本进行的分析中,发现65岁以上人口比重(即常用的老龄化指标)的增加与社会保险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国内对社会保障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研究领域比较集中,主要是对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或者各地区在社会保障水平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目前研究影响社会保障水平因素的论文还比较少。袁志刚、宋铮(2000)[11]研究了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支出的关系,封进、张馨月、张涛(2010)[12]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保险水平的影响,发现全球化同社会保险水平(以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为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对养老保险的影响更加突出。本文则尝试从另一个视角,即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其带来的影响,来研究社会保险水平支出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所有样本观测值为270个,包含大陆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9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EPS数据统计平台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本文所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包括:总社会保险支出、养老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工伤保险支出、失业保险支出和生育保险支出,均以对应的支出水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表示。主要解释变量是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以该变量来替代衡量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相当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外生冲击变量。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的处理,本文参考郭志刚等(2003)[13]和周俊山、尹银(2011)[14]的研究,将中国各个省份实际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分为4个类别:

第一类:主要推行“一胎”政策的省份(以独生子女政策为主的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北京、天津、四川、重庆6个省市,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

第二类:“一胎”政策与独女可生二胎政策相混合的省份(即独生子女政策与独女可生二胎政策混合的地区,即“一胎半”),包括辽宁、黑龙江、广东、吉林、山东、江西、湖北、湖南、浙江、安徽、福建、山西12个省份,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4%。

第三类:独女可生二胎政策与二胎政策混合的省份,包括河南、陕西、广西、甘肃、河北、内蒙古、贵州7个省区,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

第四类:二胎及以上政策的省份,包括云南、青海、宁夏、海南、新疆5个省区,总人口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

按照推行政策的不同将全国省份分类,我们就可以研究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第四类省份可以看作是接近无生育政策,从第三类至第一类,生育政策在逐步收紧。本文的研究策略是,先做全样本分析,将第四类省份作为参照系,比较有无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即将第四类与前三类进行比较),然后做子样本分析,研究不同的政策强度对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分别比较第四类和前三类)。

与现有的研究相对应,本文研究所采取的其他控制变量是:衡量国有企业占比的指标,以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取自然对数来表示,相对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福利政策相对比较完善,此外,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较高,因此在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社会保险支出水平可能比较高;衡量城市化进程的城镇化水平指标,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越高的地区,社会保险覆盖面也越大。

除了上述控制变量,本文还控制了以下指标: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指标,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衡量地方财政能力的指标,以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除以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表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以Ln(人均GDP)表示;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Ln(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表示;衡量现代化进程的第三产业占比,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表示(%)。

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2005—2013年,中国各省市总社会保险支出占GDP比重平均为3.64%,各省之间差异较大,最高达8.61%,最低为1.67%。在五项社会保险中,尤其养老保险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养老保险平均支出占GDP比重为2.66%,最低占GDP比重为1.16%,最高则达6.16%;医疗保险支出均值为0.82%,最小值为0.26%,最大值则为3.14%。

表2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在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控制变量的选取中,结合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考察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与各项社会保险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据此,本文构建的计量模型如下:

yit=β0+β1POit+β2Xit+εit

在不同的回归方程中,yit分别指代i地区第t年总社会保险支出水平占GDP的比重、养老保险支出水平占GDP的比重、医疗保险支出水平占GDP的比重、失业保险支出水平占GDP的比重、工伤保险支出水平占GDP的比重和生育保险支出水平占GDP的比重。PO为政策虚拟变量。Xit是控制变量,包括七个变量,人均GDP取对数、城镇化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取对数、第三产业占比、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占比、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取对数和大专以上劳动力占比。εit是随机扰动项。β1是我们主要估计的参数,若β1显著且稳健,则说明该计划生育政策是影响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关键因素。

鉴于本文研究的关键变量,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为0-1变量,且该变量不随时间变化,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该变量被直接删除,无法获得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与所研究的社会保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估计不宜采取固定效应模型。除此之外,根据B—P检验的结果,该模型存在明显的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因此,本文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对异方差和序列相关进行修正。

四、主要分析结果

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对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进行修正后,我们对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险支出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检验。表3报告的是本文的初步研究结果。第2列至第7列的被解释变量分别是总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养老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医疗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失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工伤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和生育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第二行的计划生育虚拟变量是以第四类地区取0,其他三类地区取1的回归结果。从第二行可以看出,相比于未实行计划生育的地区(第四类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前三类地区)总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低1.069个百分点,其中,养老保险支出低0.846个百分点,医疗保险支出低0.43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支出低0.019个百分点,生育保险支出低0.0123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则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社会保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家庭和政府。以养老保险为例,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影响总和生育率,影响家庭养老的客观供给能力,即影响家庭“靠儿养老”的预期;政府则是社会养老的供给者,影响家庭“靠政府养老”的预期。一方面,“家庭养老”与“政府养老”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因此,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对“家庭养老”的预期越低,对社会养老的预期则越高,该效应可称为“依赖预期”。另一方面,对于实施计划生育越严格的家庭,即我们常说的“421结构”家庭①“421结构”家庭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组成的家庭结构为:4个父母长辈,夫妻2人和1个小孩。,其面临的未来支出风险更高,因此可能会有更高的家庭储蓄,相对社会养老的比例就较低。因此,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家庭储蓄越高,靠社会支出的养老保险则越低,该效应可称为“风险防范预期”。最终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险支出关系如何,取决于这两种预期的大小。

表3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相关关系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总的社会保险支出,还是分类的社会保险支出,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险支出之间均是显著的负向关系,这表明,在现行社会保障体制下,影响居民的主要是“风险防范预期”,“依赖预期”相对较小。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与现有的研究基本一致:居民收入与社会保险支出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现代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保险支出水平越高;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基本都显著为正,说明在中国现有社会保险体制下,政府财政收入是影响地区社会保险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表3的初步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上,下一步,本文将这两类社会保险支出从总社会保险支出剥离开来,单独进行分析。

表4报告的是子样本的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主要考虑养老保险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第2列至第4列被解释变量是养老保险支出,第5列至第7列的被解释变量是医疗保险支出。第2列和第5列是将第一类地区取1,第四类地区取0的回归结果;第3列和第6列是将第二类地区取1,第四类地区取0的回归结果;第4列和第7列是将第三类地区取1,第四类地区取0的回归结果。从回归系数来看,与表3的结果类似,无论是养老保险支出还是医疗保险支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对应的养老保险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也越低,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研究结果,实施计划生育越严格的地区,家庭风险防范意识越强,在面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时,更多地依赖家庭自身的储蓄,而非社会保障。

五、结论

本文利用30个省市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险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层面,计划生育政策无论与总社会保险支出,还是与分类的养老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工伤保险支出、生育保险支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从分省数据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养老保险支出与医疗保险支出水平越低。

表4计划生育政策与养老保险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相关关系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从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可以推算,老年人对社会保障的需要大于年轻人,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对社会保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还在于其对经济增长和消费占比的影响上。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人口数量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的下降,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速,当前这一影响已经显现;另外一方面则是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老年人属于消费性人群,老龄化的加剧会导致消费增加而投资难以持续稳定增加。这些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并最终阻碍社会保障支出绝对水平的提升。除了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社会保险支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目前承担了一部分本地区社保支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的下降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都会给地方财政带来新的压力。尤其是在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高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对社会保险的支出存在难以避免的障碍。未来若要提高地方的社会保障水平,一个重要的措施是提高地区的财政收入,扩大地方的资金渠道,以增加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对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需求,应该从扩大财政收入和推迟人口迅速老龄化两方面着手。我国已经实施了对人口政策的修正,放开了“普遍二胎”政策,这一政策的效果还有待于继续观察。但是在扩大财政收入、多方面增加对社会保险的投入方面,应该大有可为。提高财政收入,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服务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尤其是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积累,是应对老龄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不断拓展养老资金的筹集方式,促进老年人赡养家庭化,建立社区服务养老机制等,不仅可以为政府减轻负担,同时也促进社会保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12]封进,张馨月,张涛.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导致社会保险水平的下降:基于中国省际差异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0,(11):37—53。

[2]Tabellini Guido.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02(3):523-545.

[3][10]Culter D.M.,Johnson R.The Birth and Growth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State:Explaining Old Age and Medical Insurance across Countries[J].Public Choice,2004,120(1-2):87-121.

[4]Barro R.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 (5):103-125.

[5]Lindert,Peter H.Growing Public:Social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390-404.

[6]David Gordon.Essay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Labor Supply [D].Harvard University,2009.

[7]Munell A.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Personal Savings [J].National Tax Journal,1974,27(4):553-567.

[8]Blake D.The Impact of Wealth on Consumption and Retirement Behavior in the UK [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4,14(8):555-576.

[9]Zhang J.How Does Social Security Affect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4,17(3):473-500.

[11]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1):24-32.

[13]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J].人口研究,2003(5):1-9.

[14]周俊山,尹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10):61-73.

The Effect of One-Child Policy on Social Insurance Expenditure:Empirical Study on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LI Qiong1,SONG Wei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100029;2. Gradual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102488)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Child Policy and social insurance expenditure.Based on 30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2005—2013,using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to deal with heteroscedasticity and autocorrelation,we found:At the national level,regardless of the tot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or detailed pension expenditures,medical insurance expenditures,injury insurance or maternity insurance expenses,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insurance expenditure and One-Child Policy.The more strict the One-Child Policy,the lower the social insurance expenditure.

Key words:One-Child Policy;Social Insurance Expenditures;Pension Expenditures;Medicare Expenses

作者简介:李琼,女,湖北咸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宋伟,男,山东潍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税制比较。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财税价格体制改革研究”(2015CJYCX01)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6)02-0114-05

收稿日期: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