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6-04-11罗桃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生

罗桃

摘 要:当今社会,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缺乏合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方式之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93-01

可稍作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进行科学分组是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一般4-6人为一组。给每个小组成员做好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记录员,负责管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一名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质量给组员评价打分;一名汇报员,负责汇报小组合作的情况。还有两名监督员,监督组内以上四个岗位的执行情况。岗位一月一改选,责任轮流承担。这五个岗位分工清晰,训练目的明确,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它让每个成员都对完成学习任务负有责任。

二、培养交流技能是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1)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3)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三、把握契机是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好钢还要用到刀刃上。”教师应把握契机选择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使之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置障设疑,激发合作学习的欲望和需求性

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当思考遇到障碍时,才能激发合作学习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例如:有位老师教学“简单的统计”时,用课件播放街心花园路口15分钟内各种车辆通过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学生们忙开了,又是抬头数,为了怕忘记,嘴里又不停的嘟嘟囔囔,手里边又不停的用圆形、方形和数字等方法进行记录,忙得不亦乐乎,结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从心里面产生了合作学习的迫切愿望,老师水到渠成的让学生自己通过适当的方法完成任务。学生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一会儿就完成了预定任务。这一例子说明:教师在学生遇到困惑时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就能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2、在教材重、难点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1”的含义。在教学时,先让小组探究合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材料,动手分分,用分数表示,看哪组得到的分数多;再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力求创新,说说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里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突破“一个整体”,感受到许多物体看作1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教师引导各小组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构建新知,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全过程,突破了重难点。

3、在实践操作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要求学生认识并会使用“量角器”,如果我们采取手拿量角器进行演示,并把量角的方法和步骤一一列举出来,学生被动吸收,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究、质疑和解答。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边操作边交流,把他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别的小组可以质疑,可以相互争论,直到问题解决为止。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但有自主学习的体验,还可获得互助合作探求真知的群体主体性的经验。

4、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组织合作学习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或多于两个思想。”由于开放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时可以先通过独立解答,再合作讨论。让学生从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拓展了解题思路,培养发散思维。如:三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60厘米、130厘米、190厘米。求他们的平均身高。通过合作学习能有效的理解多种解题策略:①(160+130+190)÷3、②(100-160)+130、③(160+190+130)×1/3、④(60+30+90)÷3+100、⑤(130+190)÷2、······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是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通过组内自评,组际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监督。每节课评价方法如下:第一次由本组评论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评价,第二次在全班交流时由其他组依据各组汇报员汇报的质量做组际互评;第三次教师做全班导评,对本次合作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有创新的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和加分,最后一月一总结,表扬优秀组和个人。

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因此,合理利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一方面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地喜悦,更积极主动的发展。而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个体的潜能,激活学生群体的激情,发挥集体智慧的的功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生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