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2016-04-11李芝安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作业小学数学设计

李芝安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既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认知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课程改革的实施,再给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76-01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清楚认识到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如实的遵循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引导学生生活实践,科学有效的设计作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教学见解: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进一步深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基本上跳出了传统教学的圈子,实现了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但是,由于升学原因的影响,考试分数依然深入人心,这就导致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数量依旧,质量有待提高,使得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依然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无法在“增效减负”上取得突破,这主要集中体现在课内练得少,课外练个饱。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时间极为宝贵,尽可能地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往往是讲得滔滔不绝,而很少留时间让学生去练习,最终留下大量的练习题只能在课外完成。殊不知,既花费了精力收效甚微,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其次,作业量偏大,质量相对较差。很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往往只知道要学生不断的去学习、练习,教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殊不知,教师“充足”的作业设计往往没有考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都是机械的重复训练,无法发挥提高的作用,表现为学生练得多,提高少,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乏味, 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使得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还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的改善,有效的落实实施。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分析

1、设计趣味作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有效地完成作业的前提和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因此,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随着兴趣来,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他们不感兴趣,就不会去研究它。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设计学生的作业时,应充分的从学生的爱好、性格等各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其趣味性,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游戏、故事、谜语等,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 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例如,“数的组成”“乘法口诀”的练习,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 进而使其在游戏中掌握新知识。又如,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游戏,边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的和与差。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的跳出了传统作业设计的框框,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练习巩固的效果,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设计生活性作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知识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充分考虑趣味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性作业,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了重量计量单位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称一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让学生到超市看一看一袋食盐大概有多重;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算某些物体的重量,再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样,设计生活性作业,在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落在实处。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不是教师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前提,科学有效的去设计学生的作业,以达到练习的目的。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而言,需要我们教师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针对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有坡度,在范围和数量上要有层次性、伸缩性,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其次,适量性原则:教师布置作业要少而精,要在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外,趣味性、生活性、选择性等诸多的原则,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实际,有效的落实实施,只有这样,作业的教学意义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方法多种、不胜枚举。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的研究总结,如实的根据学生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作业,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学生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国奇.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12)

[2] 袁春堂.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校长阅刊.2005(12)

猜你喜欢

作业小学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