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6-04-11赵莉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

赵莉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学重点,朗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让学生从小热爱语文,喜爱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要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99-01

朗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学重点。语文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各个阶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研究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对策很有必要。

一、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

作为语文能力形成的起步阶段,朗读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和方式,也是儿童言语能力的具体表现。

各版本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都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可以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积累语言,使字、词、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他们的语言仓库;还可以锻炼他们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而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

由此可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从小就热爱语文,喜爱朗读,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是“填鸭式”,即“讲问教学”。在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学生的读书的时间就被挤掉了,有时候甚至没有,朗读教学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来去匆匆,没有实质的效果。

2、朗读教学目的不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提问学生阅读,A同学读完B同学读,教学课堂看着似乎很热闹,但是在读书之前没有明确的要求,在读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指导,在朗读之后更是没有及时的评价,只是单纯的“读书”,是为了“读”而“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是被动的,没有用心没有自己的感情,读书只是“有口无心”的念经,朗读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朗读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

3、朗读教学阅读对象狭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朗读往往只是关注尖子生,成绩一般的同学没有朗读的机会,没有发挥自身的特点的机会,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机会的情况下,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不会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机会的均等性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4、朗读教学指导机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的时候,只是一味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者让学生将某一人物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出来,但是在阅读课文之前生字生词,主旨大意,思想感情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分析。

5、朗读教学评价方式单调

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言比较单调,不能够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教师低于学生的阅读评价往往就是“读的比较好”、“读的比较认真”,这些评价语言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相反,往往会削弱学生去朗读,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优化

如何解决低年级朗读教学的上述问题、落实以读为本,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1、整体感知,自由朗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设计。因此,阅读教学首要的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新课伊始,可以在要求学生正确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从而激发他们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如教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徐童保树》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徐童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保树”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保树”?怎样“保树”?保的是怎样的树?……问题提出后,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适时提出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请多读几遍。(2)边读边思考前面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并试着帮他解决。学生此时按要求进行的自由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在教师指导下若长期如此训练,学生就会形成从整体上着手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2、抓住重点,理解朗读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细细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此,应大力提倡一课一得,即要让学生每节课真正有一点实在的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的含义,一段课文的背诵,或者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都应该抓住阅读的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3、回归整体,品味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己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碎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如齐读、分角色读等,那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如学完《鸿鹅》一课,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捕鱼前渔人坐在船尾悠然自得地吸烟,鸿鹅站在船舷上等待命令的宁静,捕鱼中鸿鹅不断钻进钻出、跳上跳下地捕鱼,渔人都要忙不过来的热闹,以及捕鱼结束后渔人驾船归去,湖面又恢复平静的恬静幽美。三个场景,虽各不相同,但却同样能带给人美的感觉。

这时的品味朗读不用花很多时间,却能把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失为两全其美之法。

参考文献:

[1] 钱 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大,2010.

[2] 朱晓零.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J].才智,2014,(5).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
学生写话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