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2016-04-11陈星斗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40002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应用

陈星斗(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 400025)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陈星斗
(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400025)

摘要:低碳城市理论的应用成为了当今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低碳城市理论的应用现状,并重点从交通规划、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等方面的规划过程中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希望有助于提升城市低碳规划的水平。

关键词:低碳城市理论;城市规划;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气候逐年变暖问题正在日益凸显,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21世纪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以及能源的大量消耗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性理念——低碳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1 低碳城市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1 低碳城市理论

2003年,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提到的“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中首次出现“低碳”一词,之后,低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低碳城市理论”即将低碳理念合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碳排放量,进而最大程度的缓解当前越来越突出的碳排放问题。

1.2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

据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碳排放量达到80亿t,占全球总排放量1/4,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 2005~2011年,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中国所占的比重达60%以上。随着碳排放量的加剧,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应用低碳城市理论,从城市建设初期便坚持对碳排放量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对节能减排及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这一举措势在必行。

1.3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现状

截至目前为止,低碳城市理论的提出已经有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从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来看,该理论的应用起步较晚。

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将保定和上海划定为我国首批试点进行低碳城市理论规划应用的城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保定市提出了“太阳能之城”的发展构想,对于城市中的各个区域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来代替其它不可再生能源,发挥了较好的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而对于上海来说,崇明东滩生态城将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CO2零排放)区域,这座新城充分应用热利能源、生物能和风能等代替原有的燃料资源,实现了能源的清洁化,降低了碳排放量。

2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1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对于城市规划中低碳城市理论的应用来说,城市交通运营过程中将产生相当程度的碳排放量,因此建立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将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量。

2007年新西兰在其能源战略中提出了低碳交通的行动方案路径,主要包括减少出行、模式选择、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和燃料替代等方面的策略。根据新西兰的低碳交通方案可以看出,城市交通低碳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加大交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其基本途径就是寻找一些替代能源和尽可能的提升燃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交通管理、提升驾驶技术,避免燃料的无端利用。(2)减少出行。除采取居家的方式之外,还应针对城市的形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实施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减少出行的路线长度,进而减少交通需求量。(3)优化相关城市道路模式的选择。比如积极推广公共交通方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便能够有效降低私家车的使用,进而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

2.2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绿化方面的应用

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绿化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上:(1)加强对于公园绿地等绿化区域的构建。比如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构建一些主题性质的公园,如桃园、松园、杏园等,进而提升城市绿化面积,优化居民生活质量。(2)充分构建水景景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的构建一些以水景为主题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缓解温室气体含量,同时有助于城市气候的调节。

表1 南加州、旧金山湾地区节能减排效果

2.3 低碳城市理论在市政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低碳城市理论在市政设施设计和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措施:(1)城市供电、供暖系统中的应用,可使用低碳燃料进行供电、供暖,如风力发电、太阳能集热等;针对供电、供暖的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因长距离输送造成的能量散失;设置合理的区域性供电供暖网络等。(2)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合理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保障其和城市污水来源的距离尽可能的短,进而缩短污水运输长度,减少能耗。(3)城市雨水系统中的应用,推行“海绵城市(LID)”的建设,其排水防涝思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下渗减排,即采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排水措施;另一方面是集蓄利用,即设置蓄水池、雨水罐、湿塘、雨水湿地等蓄水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城市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研究表明,在南加州和旧金山湾地区推行的海绵城市建设可能达到的效果见表1。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来说,合理的运用低碳城市理论节能减排的要求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应重点针对交通道路、绿化以及市政设施进行低碳规划设计,落实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低碳选择,将城市规划建设推向低碳节能的新型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 (02).

[2]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 (1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应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