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激励制下有潮涌
2016-04-11于涛
于涛
【编辑留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并不是新生事物。当宏观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时段内,职工创新技改却有望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应对眼下经济下行的一个“特殊武器”。前提必须对原有职工创新技改模式做出改变。营口市总工会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中推行“普惠激励制”,或将成为一个成功范例。
“很多年轻职工都跃跃欲试。因为这次的评奖标准,只要努力钻研的完全能达到。”营口市卷烟厂职工于晓江对记者说,这次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的通知很受追捧,因为竞赛门槛较低,激发了众多年轻职工的积极性。
在这一点上,于晓江是有发言权的。他是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卷烟厂的一名维修工,也是该厂职工心目中的“创新偶像”。通过多年工作和潜心钻研,他已有4项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11年成为中烟实业系统首位高级维修技师;先后获得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中省直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而以他为核心的“于晓江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是立足于一线生产做出多项技术改进创新,为企业节约或创造大量经济价值。
技改创新的经济账
今时今日,有些企业的目光都聚焦在上项目、高科技、互联网这些热门领域,却忽略了生产一线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所创造的价值。但实际上,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贡献同样非常可观。
2014年初,营口卷烟厂的一台进口卷烟机在服役了19年之后,设备老化严重,产出废品率急剧飙升,已经无法达到生产标准,只能退役。“其实按设计年限算,还能用一年多呢,车间找到我们,想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于晓江说。
延长一台机器的寿命,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营口卷烟厂相关人士介绍,这台机器在20年前进口时的价格是1900多万元,因此,可以认为延长一年寿命,就是为企业减少100万元的损失。
于晓江和创新工作室的几位中一级、中二级维修师一起,再加上几位年轻职工展开技术攻关。最终,这台机器重新焕发了生命,不但达到生产标准,而且通过彻底调试,其操作精度竟然达到了2014年新进口的卷烟机的操作精度,这一成果令整个车间都叹为奇迹。
其实,通过技改创造百万级别的经济价值并不是特别罕见。于晓江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一套专用维修工具,专门用来保养帕西姆卷烟机上的“取出鼓轮”。通过这套工具,让保养一台机器所用的时间,从过去的一两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时间。
这笔经济账又该如何算?业内人士介绍,一台机器一分钟能出8000支卷烟,以停机维修2个小时计算,就等于少生产96万支烟,也就是少生产4800条烟,即便以该厂最低廉的一款(120元一条)计算,停机两小时的损失就高达57.6万元。于晓江创新工作室研发的这套专用工具,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保养,其创造的价值不言自明。
2700万背景下
尽管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和改造能够直接提升企业效益,但在过去,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想要申报立项的奖励门槛相对较高,一次性创造价值500万元或年创造千万价值的职工创新成果,才会被立项奖励。
在2015年11月,营口市总工会启动“百名工会干部进企业,办实事、促发展;千名工会干部访万户,解难题、送温暖”活动,明确了新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门槛——对于一次性创造价值100万元或年创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职工创新成果,随时申报评审,即时对主创人(团队)授予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章或营口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不仅是百万以上,对于年创价值10万元以上的,营口市总工会也评选出30个创新成果,分3万元、2万元、1万元三个等级进行奖励。另外,营口市总工会还将评选10个组织职工开展“五小”科技成果创新的优秀企业,授予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我们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申报奖励的门槛降低,形成普惠的模式,激发广大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大家敢想、敢做、敢申报。” 营口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笑柳说。
据他介绍,2015、2016两年内,“进百企、访万户”活动将投入2700万元,办10件实事,并且是以项目制来运行。其中就包括组织全市13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职工创新立功竞赛,在降低门槛的基础上,加大奖励的受众面。
无论是职工创新立功竞赛,还是其他9项工作,其背后所依托的都是营口市总工会2700万元的巨额投入。王笑柳认为,竭诚为全市50万产业工人服务是工会的基本立场,但服务重点不是发米面油的“解急不救穷”,而是集中力量激发职工成为“活跃细胞”,在岗位上提高技能、创新创效,助推企业新发展。
“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很多企业拿不出资金来支持或奖励职工技术创新,时间一长容易形成负面循环。所以我们工会站出来,用荣誉和资金来激励职工,而且是普惠制的激励,让职工们再度焕发创新热情,给企业节约或者直接创造效益。从这个层面讲,工会做这个事情,也是在经济下行阶段给所有企业提供支持。”王笑柳说。
奖励接地气
降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的获奖门槛,让营口市50万产业工人,尤其是年轻的一线职工参与到创新大潮中来,这是工会的期望,而现实的情况也确如此。国家电网营口供电公司张旗技师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张旗,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张旗所属的继电保护工作团队有7个班组近50人,其中年轻人居多。该创新工作室先后创新发明了一系列成果,获得多项专利和QC认证。其中,便携式变电站报警系统直接缩短了对变电站进行维护的时间,过去维护需要先停电3天,而现在只需要停电一天,直接给关联的用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百姓带来诸多便利。
像张旗这样技术高手,对于技改已习以为常,但这回让他觉得欣喜的是,营口市总工会开展技改竞赛的获奖门槛不再高不可攀,让团队中其他的年轻人,也热衷于技术改造和发明创造。
“在过去,我们经常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应对和改进。而有了这次竞赛,很多年轻人开始主动想问题,发掘自己的创新灵感,热情高涨。”张旗说,“大家看重的并不仅是营口市总工会提供的奖金,而是认为自己的小改小革,也有希望在这次竞赛中得到认可,是一种金钱难以比拟的荣誉感。现在几乎每个班组都报上来三四个技改项目,数量比过去翻了好几倍。我们反复衡量该先开展哪一个,尽量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积极性。”
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过去,他们企业也有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改造。但由于近期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该项资金没能在2015年兑现,而营口市总工会推出的这次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等于是帮他们企业做了这项工作。他介绍说,企业的一位从事氩弧焊的专业焊工,刚做出一项技术改造,可以为企业每年节省40万元的成本。“我们一方面向市总推荐,同时也决定重新启动企业层面的激励政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正在营口市大面积展开,营口1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参与人数远超之前预期,预计在2016年底将结出累累硕果。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看出,虽然时代发展,企业需要走向高科技、走向产业升级,但仍不能忽视一线职工群体巨大的创造力和随之而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在营口市,激发职工创新热情的,是降低门槛的普惠奖励制度,那么,这种普惠制能否进一步拓展到职工的技术培训领域、技能竞赛领域?让荣誉和奖励变得不再高冷,更接地气,或许更容易得到职工的热切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