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打造优质仲裁服务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2016-04-10冷志彬,吴涛
仁寿:打造优质仲裁服务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打造优质仲裁服务对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眉山市仁寿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始终以“让矛盾纠纷在这里止步,让服务对象满意”为目标,使全县调解仲裁服务窗口实现零投诉、零信访、零错案,被四川省人社厅评为“2015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正是通过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创新工作举措,该院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强化队伍素质,提高业务能力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2012年8月,仁寿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成立,以局长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7个相关股室负责人为调解员组成行政调解室。2011年至今,仲裁案件共受理1615件,案前调解1615件,案前调解率100%,调解成功1486件,调解成功率92.1%。
抓好业务学习。每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组织调解仲裁工作人员学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每年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班、案例研讨和业务知识考试等,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基层调解员理论知识培训,年均达2次以上。每季度定期召开1次复杂疑难案例研讨会,对疑难案件进行点评、剖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疑难纠纷得到有效的化解。
规范内部管理。制订完善《调解仲裁优质服务窗口责任制》《仁寿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员礼仪规范》等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和服务承诺制,设立服务举报投诉箱。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案件办理、办案监督、业务培训等一整套制度体系,真正做到按章办事、依法管理。2015年,在县纪委组织的行风政风测评中,调解仲裁窗口满意度达100%。
狠抓平台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打造一流环境。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下设立案庭、审理庭、监督庭,内设“三室两庭”,即政策咨询室、调解室、档案室和80余平米具备观摩条件的第一仲裁庭和具有专业仲裁功能的第二仲裁庭。开展“一柜一屏一栏”建设,“一柜”即服务柜台,配备了签字笔、饮水机、休息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屏”即电子显示屏,公开办案对象、工作人员、开庭时间、地点,使办案行为完全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一栏”即信息资料栏,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指南等制作成宣传手册供群众取阅,方便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办事流程。
夯实基层平台。2013年投入资金352万元,按照有印章、场所、人员、标示、制度、文书的“六有”标准,全县60个乡镇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了规范化建设,配备专兼职调解员215名,县内35家规模以上企业组建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调解组织建立以来,共调解各类劳动争议3721件,化解3536件,涉案金额共计1.9276亿元。
加强联系协调。制定仁寿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三方在涉及劳动关系重大问题方面的沟通和协商,更好地发挥三方机制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开辟绿色通道,方便群众维权。一是落实“三个延伸”。时间延伸,实行工作时间不间断制度,自动延长下班时间给予延时办理,有效减少了群众办事往返次数;调解延伸,对涉及到多部门的劳动争议案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处理,避免群众来回奔走;职能延伸,主动开展“调解仲裁促就业”和“协助法律援助”活动。2011年以来向失业当事人发布就业信息1900余条,推荐就业195人,协调法律援助116件;二是实行农民工维权案件办理“三优先”。即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结案,设立农民工维权专用窗口,为农民工解决劳动纠纷提供立案咨询、案件受理等一站式服务,并将45日的维权周期缩短为30日。2011年以来,优先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582件,其中447件在15日内结案,调解成功率95.6%。
实行流动仲裁,前移服务窗口。为降低维权成本、增加办案透明度,2012年组建成立流动仲裁庭,深入企业流动开庭118次,调解成功率为94%。流动仲裁充分发挥了教育、培训的作用,增强了劳资双方依法用工和依法维权的意识,达到了“办好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抓实诉非衔接,提升调解效能。2013年协调仁寿县人民法院在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法官联络站”,定期研判劳动人事纠纷25件次,保障了“案前、案中”调解工作质量。窗口工作人员作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法院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调解工作,将“案后”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仁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冷志彬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