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信,做最好的自己
2016-04-10儿童文学作家薛贤荣
儿童文学作家薛贤荣
找回自信,做最好的自己
儿童文学作家薛贤荣
故事开始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不自信的小老鼠,他胆子很小,最害怕猫了。如何才能躲避猫呢?这是他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换句话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胆子变大,不再怕猫。
恰好,机会来了!鼠奶奶给了他四颗神奇的珍珠,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望。小老鼠毫不犹豫地用黄珍珠实现了第一个愿望,变成一只神气的大黄猫。哈哈,小老鼠也成为猫了,他还会怕猫吗?事实证明,他还会怕。因为在猫的身躯里,长着一颗老鼠的心,也就是说,他的身体变成了猫,心灵却没有变,仍然是老鼠的心灵。所以,当真正的猫友好地向他打招呼时,他吓得掉头就跑。
失去了自信,光改变形体是没有用的。
好在小老鼠还有三颗神奇的珍珠,他又用一颗蓝色的珍珠使自己变成了小蓝鸟。小蓝鸟能在天上飞翔,他心中自然无比喜悦。但是鸟飞累了是要落在树枝上休息的。就在此时,他遇到危险了,那只大黑猫扑了过来!
看来,长翅膀的小蓝鸟也不是完美的,他决定变成小鱼,在水里生活。于是,红色的珍珠不见了,小蓝鸟变成了一条红鲤鱼。红鲤鱼第一次进餐,就误食了饵料,被大黑猫钓上岸来。他无奈地躺在盘子里,就要成为大黑猫的晚餐了。
此时,他突然看见了熟悉的墙脚、熟悉的小洞,原来,他又来到了做小老鼠时生活的环境。他想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想回归自己本来的身份,还当一只小老鼠。最后那颗神奇的绿珍珠帮助他完成了心愿,他变成一只绿色的小老鼠,“哧溜”钻进了小洞里。
回归自我的小老鼠和他的亲人们一起,重新过着快乐的生活。
小老鼠先变猫,再变鸟,又变鱼,最后重新变回了小老鼠。从表面看,好像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其实,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成长和升华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建构过程。许多人从幼稚到成熟,这样的建构过程会反复出现。
显然,现在的小老鼠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只小老鼠了,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变得自信了;他不再讨厌小老鼠的身份,想变这变那,而是心甘情愿地只想当一只小老鼠;他了解了猫,了解了鸟,了解了鱼,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同时也了解了自己。他原有的认识世界的心理图式已经被打破,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图式。
现在,这只小老鼠不再羡慕猫,不再羡慕鸟,不再羡慕鱼,他想回归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是五光十色的,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个体,都是潜力无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我们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不断展现才华,超越自我,才会不断地取得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优点需要发扬,哪些缺点需要改正,有什么兴趣和爱好,有什么理想和志向。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接纳自己,无论你的家庭多么贫困,你的父母多么平凡,你都要坦然接受;就你的外貌而言,丑也罢,矮也罢,黑也罢,胖也罢,甚至身有残疾,你都要坦然面对。不用忧心忡忡,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轻言放弃。
做最好的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要不断顺应环境,紧跟潮流,如此,你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做最好的自己便是做最快乐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是做最自信的自己。
《神奇的珍珠》故事非常单纯,主旨却并不简单。它告诉我们,人不能轻易丢失“本真”,更不能彻底否定自我,谁如果有此臆想并付诸实际,那就请他及早纠正,否则,他的结局一定不妙。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芸芸众生,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没有绝对的强者,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真道理。
读了《神奇的珍珠》,我想起《老鼠嫁女》故事以及《猫号》故事,这两个故事也对物体之间的关系做了生动解读,也采用了循环式的结构。但相比之下,《神奇的珍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更适合幼儿欣赏,是真正的幼儿文学。
《神奇的珍珠》所塑造的符合当代幼儿心理的小老鼠的形象,是成功的。首先,他的独立精神非常强,当他获得四颗神奇的珍珠后,怎么使用它们,他完全自己决定,坚决果断,毫不迟疑;其次,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看到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他就变鸟,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弋,他就变鱼;最后,他在碰壁后幡然悔悟,并在绝境中成功自救,堪称创造了一个奇迹。小老鼠的形象就是当代幼儿的典型形象。
总之,这是一篇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值得向小朋友及老师家长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