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农村小学美术的可利用资源
2016-04-10张茂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小学
■文/张茂芳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小学
适合农村小学美术的可利用资源
■文/张茂芳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小学
随着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逐步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现代教学应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那么什么是美术教学资源呢?我们知道美术课是一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课,更是一门文化课。因此美术教学环境资源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它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既有“人”的资源,也有“物”的资源,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有着隐性和显性的作用。所以它的资源应是极其广泛的,我们认为它不仅指的是教材,还应包括学校、社会等一切可供审美的环境,就是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或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从课堂到校内外,社区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或物,经过合适的选择与处理,都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城里孩子用的绘画制作材料,像刮蜡纸、油画棒、色卡纸、海绵纸等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都没听说过,更别提见过了,几年时间的教学让我认识到现在农村的学习、教学条件和城镇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农村的家长和学校意识不行,认识不到位,总感觉美术是副科,再加上美术材料工具确实价格不便宜,有好多材料是一次性的,如橡皮泥、彩笔,用完就完了,没有保存利用价值,不像书本等学习资料一样有实用价值,家长不肯买。学校更是认为音体美是副科,可有可无,也就是中心校才有专职老师,其他都不设,就是有专业老师,也不安排专业。每当看到城里的孩子画出五彩斑斓的长幅或巨幅的作品时,我在感叹的同时,第一想到的是,这得用多少颜料、彩笔啊!农村学校什么时候也能重视美术教学啊!但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始终认为,农村自有农村的优势,只要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抓住尚未开发的艺术领域,彻底扭转学校、家长不重视美术的现状,才能开展好美术教学。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也将会魅力无限。
一、开发各种民间艺术资源进课堂
布贴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民间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极广的民间刺绣贴补工艺,而作为画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它又给人一种崭新的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布的花样日益繁多,因此,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不同质地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扮亮教室、居所。这就免去了用颜料去画画的这一材料所限,我想让学生不用花钱,在家里收集一下布头边角,或不穿的旧衣服也可以,创作了好多贴合民间生活寓意的作品,如《好吃的糖葫芦》《放牛娃》《过大年》《磨面》《田间小路》等等优秀的布贴画。农村还有一些传统民间手工艺正在面临失传,比如纯手工缝制的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精美的鞋垫、漂亮的香包、春娃娃、春公鸡等。于是我就让学生从身边寻找,认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向老奶奶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并收集传统的图案,传承民间艺术。另外,剪纸、皮影、蜡染等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开发的课程。
二、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资源
秋天,玉米丰收了。农村家家户户的玉米皮大多数都扔在田地里,只有少数用来烧火。那么,我想,美术课上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皮柔软易编织的特点做一些立体造型。教师可预先安排学生每人带一小把玉米皮。在美术课上先让他们捋整齐,然后学习简单的编织技术,将其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玩具等,或做成粘贴画。
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利用五颜六色的粮食进行点线面组合,做成装饰画,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蔬果、石子、玉米秸、水草、柳条、葫芦瓢、树皮、树根等都是极好的资源。像陶庄的根雕艺术做得就很好。所以我们作为农村美术老师理应时时刻刻,发现资源,收藏资源,为教学服务。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但可以先做一部分重视孩子培养的家长的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的美术学习用品,以此来带动班里其他学生的进步。当然,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应因地制宜做些调整,充分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如:绘画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以农村为题材,走出教室,如观察农作物或果树的生长过程,用线描进行写生或创作,写生家乡具有特色的小石拱桥、寺庙等,通过听老人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些民间小故事或抗日战争故事、名人传记等,用画连环画的形式编成一本小册子,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资源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各种废弃材料,在有心人的手中得到充分利用,变成了艺术品,像将快餐筒和气球完美结合,有创意地变出一系列精美、壮观的图腾柱和各种造型各异的“陶瓷艺术品”。还有收集乌龟壳绘制成的脸谱,利用各种废弃的纸盒、塑料瓶等制作的各种车模型。我在家里收拾卫生时,发现好多一次性牛皮纸袋,纸张厚实,方方正正,弃之可惜,再看到儿子的玩具海绵宝宝,突发灵感,纸袋长方形的外形和海绵宝宝的身体造型多像啊!于是就发动学生和我一起收集这些纸袋,做成装饰纸袋装饰人物。不用的旧报纸大部分家庭都是卖废品了,我就发动学生和身边的人收集起来,撕碎后加上糨糊做成报纸浆,然后在椭圆形的水果盘上塑模,做成京剧装饰脸谱。
蛋糕盘、蛋糕盒、鸡蛋壳、花生壳、瓜子壳、核桃壳、鞋盒、挂历纸、一次性的筷子、饭盒、瓷砖、纸杯、易拉罐、饮料瓶、塑料油桶、奶粉筒、茶叶盒、烟盒、酒瓶、酒盒、饭盒、瓶盖、光盘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城市里的学生会用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来创作,美则美矣,只是缺少了一种泥塑作品应该有的淳朴自然的味道。而在农村,泥土是最容易得到的资源。所以,巧妙利用泥土,也能让美术课堂精彩活泼。再加上我们邹坞的中陈郝村在1500多年前是有名的陶瓷故乡,被称为“江北第一名窑”。除了我们家乡的劳动人民手艺精湛之外,我们家乡特有的泥坯,细腻光滑,黏性大,比专门买的陶土都好用,所以我就利用这特有的资源,结合家乡特色和陶瓷文化,把陶艺纳入学校和校本课程,并请陶瓷艺人定期给学生上课,教他们如何制模、施釉等,充分传承家乡的陶瓷文化。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美术课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其实农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美术资源,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美术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关键是怎么去发现和挖掘它,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美术老师应该不断地去研究探讨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开阔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让农村的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