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易行难: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2016-04-10福建省周宁县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浩幼儿孩子

福建省周宁县实验幼儿园 杨 艳



说易行难: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福建省周宁县实验幼儿园 杨 艳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爱的力量如同生命的驱动器一般,源源不断地为我们输送活力生机,让我们体验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也许在与孩子朝夕相处后,我们会觉得自己很了解班上的孩子:他很活泼,她很可爱,她很胆小,他很内向,他爱帮助其他小朋友,他很好动……当我们给孩子们贴上这样的标签时,我们真的很了解他们吗?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具体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申了“以儿童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提醒我们要了解并理解儿童,切实提高观察解读儿童的专业技能。孩子犹如一本书,有时他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般,变幻莫测;有时他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般静静等待;有时他又像《水浒传》里的公孙胜足智多谋……只有以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孩子,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我们也能体会因爱而生的职业成就感。

一、爱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案例:小浩是一名中班的孩子,也是最让我“头疼”的孩子。一天,小浩和小伟在建构区里用积塑拼插变形金刚。突然,小伟大声喊道:“老师,小浩抢了我的变形金刚。”我刚转头,只见小浩一溜烟就跑了,我立刻喊道:“小浩!”小浩扭着头看着我,继续“逃走”。我快步追了上去,小浩跑得更快了,眼看要被我追上,没料到他一弯腰钻到了桌子底下,我们就像猫捉老鼠一般,几个回合后,我还是抓住了小浩,厉声说道:“小浩,你干什么?把玩具捡起来还给小伟。”小浩看了我一眼,无奈地捡起已被摔地四分五裂的变形金刚,放进了小伟的手里。事情暂告一段落,我想伸手牵住小浩和他说点什么,可一刹那,他又转身跑了。

小浩不愿听我说教出乎我的意料,我翻看了许多资料,针对事情的时间点进行了回顾和思考:我总是纠结于小浩为什么如此调皮,令人头疼,而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行为。在事件中,我表现出了愤怒、沮丧,以及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我的主观判断与偏见,让我不能理性地对待小浩,客观、科学地解读他的行为。

“千万别打扰孩子的成长”,我们要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记录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内心的感受以及外界的反应等,将收集到的信息链接起来解读幼儿的行为。这样,教师会发现幼儿的行为很多时候并不像教师认为的那样。面对几十个孩子就像是面对千姿百态的世界,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发现孩子,自然能找回我们教师独有的快乐与幸福。

二、爱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们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其中包含社会交往的需要。现实社会中,孩子年龄小,首次离开家庭进入集体,难免有各种不适应,老师要善于传递爱,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抚摸,一个拥抱都能让幼小的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谈到这点,我不由一股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案例:一次到小二班去代课,如何与孩子们拉近距离,成为朋友呢?——从点名开始吧!这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可缺少的环节。

“琪,你的名字真好听,我以后叫你琪琪吧!”说完,我走近他,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

“你的发型和西瓜太郎的一样酷!我们交个朋友吧!”我边说边走了过去和他握手。

“怀,我们是老朋友了,抱一下吧!”

“你叫胜,是这个学期新来的朋友,对吧?”

……

“谁愿意和老师交朋友。”老师边说边伸出双手,等待孩子们的回应。大家纷纷跑过来,有的和我握手,有的和我拥抱,还有的冲着我的脸就是一个kiss。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向我介绍自己,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如朋友一般亲近。

这一场交友会后,我和孩子们真的成为了朋友,那天过后,在校园与孩子们相遇,他们都热情地冲过来拥抱,还不停地问:“杨老师,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这一刻,我感觉无比幸福。面对孩子,只要我们的爱是动态的,有温度的,就一定能像一束洒向心灵的阳光,温暖着彼此的心田。

三、爱需要一个平等的氛围

爱需要平等的交流,教师要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视角体察他们的行为,设身处地,同情共感,走出“教师中心”的传统思维,减少对孩子的控制和约束。《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一度引起无数父母、教师的思考。如果我们配合蜗牛的脚步,跟在蜗牛后面慢慢前行,定能发现世界的鸟语花香,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当教师以开放、平等的心态去观察、倾听孩子时,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原来都是有缘由的,可以被理解的。

案例:幼儿园开展“推普”周活动,午饭后婷婷跑到我身边问道:“老师,什么是普通话?”我带着一脸的惊讶,摸摸婷婷地头说:“我们平时说的就是普通话。”接着我说了几句方言,问婷婷一样吗?她摇摇头,说完就跑到图书角看书去了。

虽然只是孩子一个天真稚嫩的问题,却在我心里激起千层浪。做为教师,我们总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用我们习惯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把椅子搬旁边”、“把玩具放到架子上”、“用棉签把墨汁抹开”……当我们对孩子发出这些指令时,总是责怪孩子不好好听,没有按指令做。我们是否考虑过他们为什么不听?是孩子故意不听,还是根本听不懂。成人习惯用自己的高度看待孩子、揣测孩子,这样的交流能得到有效的回应吗?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鞋,孩子是脚。”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要想提高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有效性,必须与孩子保持平等的高度。六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某一事物会刨根问底,是因为他们不仅想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妨放宽对他们的时空限制,放松对他们的实时监管,放慢对他们问题的介入速度,多一些观察,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思考,这样,幼儿才能拥有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四、爱是放手让孩子亲身体验

幼儿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用眼睛看物体的外形、用耳朵听声音、用舌头尝味道、用鼻子嗅气味、用皮肤感受温度和质地,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通过自己的体会才能真正达到理解。就像专家们说的“体验教育”一样,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让孩子喜欢运动,热爱劳动,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到“幼儿艺术领域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案例:一天早操过后,突然下起雨,孩子们雀跃不已,一个个趴在窗台上看雨,还不时伸手去接住雨滴,我让孩子们听听雨的声音,看看雨滴落在屋顶上,地面上,滑滑梯上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干脆让孩子们穿上雨鞋,雨衣,撑着伞到操场上与雨水玩游戏,有的在地面上开着朵朵水花,有的旋转着小伞,让水珠飞舞起来,有的站在屋檐底下,静静地听着雨水打在伞顶的声音……

此后,以“下雨了”为题开展的艺术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让孩子们体验后的收获,再也不用教师牵着孩子的鼻子,硬要临摹范画来画画了。种花、摘果子、剥鸡蛋、擦桌子、穿衣服、叠被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让孩子乐于劳动实践生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千万条路,但核心都是无条件地爱幼儿。因为爱,工作才会乐此不疲。有调查指出工作后的第8年到第12年是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阶段,亦称“八年之痒”。但只要我们爱孩子,依靠这股内在驱动力,一定能感受到幼教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并一直拥有快乐心情。孩子是天使,与孩子一起在爱中成长!

猜你喜欢

小浩幼儿孩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