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6-04-10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贾永脉
立足初中历史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它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修养的加强、智慧的开启、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专业素质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1.系统掌握专业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国历史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内容,广泛接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不断涉猎文学、艺术等通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2.关注国家社会热点问题。
历史教师要主动关注国家社会热点问题,积极跟进学习,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向学生宣传我国与人为善、珍爱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
这样,教师就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
1.认真挖掘教材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教师可利用历史资料,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
2.改进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可在课前讲述历史故事,在课中创设情境,在课后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三、把握教育契机
历史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把握教育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时,我向学生讲道: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让中国人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此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成为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标。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从而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四、发挥多媒体作用
历史具有过去性、真实性,也具有不可逆性。要想让学生感受久远的历史文化,教师仅靠教材和口头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为历史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增添了巨大动力。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销烟过程的理解,而且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了贴切的历史情境,突出了教学重点,强化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多媒体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具体、生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开辟第二课堂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历史遗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它们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要精心设计,将历史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的配合和支持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设讲座,传授民族特色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弥补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