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档增塑剂发展趋势分析(一)

2016-04-10钱伯章

上海化工 2016年3期
关键词:增塑剂酯类邻苯二甲酸

钱伯章

化工市场

我国高档增塑剂发展趋势分析(一)

钱伯章

1 国外增塑剂发展趋势

1.1市场

据普立万公司分析,2014年全球增塑剂(中国台湾地区称塑化剂)市场价值为149亿美元,其中所有生产量的90%应用于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增塑造剂市场中,特种增塑剂约占1/5。

巴斯夫公司预计,亚太地区到2019年对增塑剂的需求年增长将为4%~5%。

据统计,2014年世界增塑剂产能约为1120万t/a,产量约为830万t,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8%。近年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专用性已成为国际增塑剂领域的研发重点,居于主导地位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剂的生产多采用清洁的固体酸催化工艺替代传统的硫酸催化工艺。此外,在电气绝缘、食品包装、医药卫生等领域专用的无毒绿色增塑剂以及高性能、耐油、耐抽提和耐迁移等的新型增塑剂不断被开发、生产和应用,环保型增塑剂备受青睐。

据Ceresana公司预测,受亚太和东欧等主要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到2020年全球增塑剂市场规模将超过195亿美元。据统计,2013年全球增塑剂消费量的近87%用于塑料制品的加工,其中大部分用于薄膜和电缆生产,另外还广泛用于橡胶制品、涂料油漆以及黏合剂生产。该公司还预测,未来8年,金砖国家仍将是增塑剂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美国经历前几年的需求下降后也将恢复增长;西欧的需求将维持停滞状态。IHS化学公司称,虽然目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仍是世界上主要使用的增塑剂品种,2013年占总需求的78%以上,但已较2005年的88%有显著下降,预计到2018年这一占比将降至75.5%左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邻苯二甲酸酯颁布禁令,市场对不含邻苯二甲酸盐及生物基增塑剂的需求将增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特别是DOP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最近,西欧大多数新建的增塑剂产能并不包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亚太地区仍以邻苯二甲酸酯为主导,目前DOP约占亚太增塑剂市场的60%。

1.2近期扩能项目

赢创(Evonik)工业集团(简称“赢创”)在德国Marl建设的6万t/a 2-丙基庚醇(2-PH)增塑剂装置,于2009年下半年投产。这是该公司的第一套2-PH装置,产品用作制造PVC的增塑剂。赢创是最大的增塑剂醇类异壬醇(INA)生产商,该公司在Marl拥有34万t/a INA装置,还是最大的C9和C10醇类生产商;另外赢创也在Marl拥有22万t/a的装置,用于生产该公司Vestinol PVC增塑剂。

巴斯夫将其在德国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的高级羰基醇装置的产能扩增了8万t/a,达到总量39万t/a。新增产能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巴斯夫也使增塑剂产能扩增了4万t/a,达到30万t/a。新增增塑剂产能于2008年第二季度投运,新增羰基醇产能于2009年第一季度投运。将这类增塑剂加入PVC后,可使其变软和富有弹性。巴斯夫已将其创新的增塑剂Hexamoll®DINCH(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0万t/a。路德维希港的扩能,可满足公司欧洲客户对基于C9和C10的PVC增塑剂的强劲需求。

巴斯夫加大投资,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增塑剂业务。该公司扩增南京的C4羰基醇装置产能5.5万t/a,到2008年第四季度达到330.5万t/a,以保证增塑剂前身物醇类——正丁醇和2-乙基己醇的充分供应。同时,巴斯夫为发挥其在亚洲的作用,开启了其在该地区的第一座增塑剂应用实验室,该实验室的重点工作是对软PVC应用的研究,如对该公司为敏感应用场合特定设计的非邻苯二甲酸酯型增塑剂Hexamoll Dinch的研发应用工作。巴斯夫还推出了应用于汽车线缆和其他用途的增塑剂Palatinol 10-P,该产品也被列入实验室议事日程。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Johnny Kwan表示,该公司的增塑剂化学品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日本大八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制出生物降解型聚乳酸塑料用己二酸酯类增塑剂,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增塑性和耐析出性能,添加该增塑剂的生物塑料制品与软质PVC塑料的柔韧性相当,用于食品包装安全可靠。聚乳酸是以植物为原料的可降解树脂,在聚乳酸中添加15%的己二酸酯类增塑剂后,可制成透明的与PVC柔韧性相媲美的薄膜。另外,该增塑剂耐水解,可用于胶黏剂和涂层材料,同时又可作为挤压成型改性剂使用。业内人士认为,该增塑剂安全适用,应用于食品包装袋或容器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值得普及推广。

朗盛集团于2010年7月25日宣布,将其在德国Krefeld-Uerdingen的链烷磺酸酯类增塑剂的产能扩增40%,该类增塑剂被用作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扩增能力已于年底实现。该产品销售品牌为Mesamoll,应用于包括PVC、橡胶和聚氨酯在内的聚合物中。

据称,法规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正在以每年7%的速率推动北美和欧洲市场对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生产。新兴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以出口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规范已要求使用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美国依士曼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伊士曼”)于2010年11月30日宣布,已完成其在爱沙尼亚Kohtla-Järve的Benzoflex品牌苯甲酸酯(安息香酸酯)增塑剂的扩能,这次扩能使Benzoflex产品的产能提高了1.1万t/a。Benzoflex品牌增塑剂是苯甲酸的衍生物,使用于黏结剂、密封剂和堵缝剂,以及PVC等应用领域。该Kohtla-Järve生产基地是对依士曼增塑剂业务生产能力的重要拓展,该项扩能的目的在于满足对传统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可持续性替代的需求。依士曼于2010年年初通过收购Genovique Specialties公司而兼并了Benzoflex品牌增塑剂。Genovique Specialties公司的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基于苯甲酸,应用于水基黏结剂,现已成为依士曼新的生产线。

甲醇化学品生产商沙特阿拉伯甲醇化工有限公司(Chemanol)于2012年12月18日宣布,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在沙特阿拉伯朱拜勒生产联合装置建设新的装置,以生产超级增塑剂磺化萘甲醛(SNF)。该设施将拥有初期生产能力6万t/a,预计2013年开始建设,2015年进行商业化生产。该产品用于建筑行业。该项目将满足沙特阿拉伯对超增塑剂的需求,因为该国正在继续扩建城市基础设施。该公司是SNF最大的生产商之一,已拥有17万t/a的生产能力,新项目将使其提高至23万t/a。

1.3绿色增塑剂迎来扩产潮

随着各国禁令的出台,曾经主导增塑剂市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遭到“严打”,绿色环保型的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扩产潮正在到来。近年来,国际绿色增塑剂生厂商纷纷宣布了扩产计划,以抢占市场。

2012年8月9日,巴斯夫计划在2013年前将其环保型增塑剂DINCH的产能增加一倍,以满足增塑剂替代产品需求的增长。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运营着一套设计产能为10万t/a的DINCH生产线,公司将建设第二条同等规模的生产线。

朗盛集团于2012年早些时候宣布与美国BioAmber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合作开发可代替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增塑剂。双方将生产琥珀酸,并由此生产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朗盛集团将在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尼亚的生产基地建设1.7万t/a的生物基琥珀酸工厂。

伊士曼于2012年开启了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一套改造后的非邻苯二甲酸酯生产设施。

各公司密集扩产的举措与各国纷纷出台的法规密不可分。欧洲、北美地区出台了越来越多禁止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法规。加拿大卫生部正式公布新法规,限制玩具和儿童护理物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使用,要求所有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品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的含量不得超过0.1%;在可以入口的儿童玩具和护理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含量不得超过0.1%。该法规已于2011年6月开始实施。美国的类似法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也于2009年2月开始实施。欧盟、日本、韩国也出台了类似的法规。

虽然中国当前还没有出台限制DEHP或其他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使用的法规,但其出口到北美和西欧的玩具中已经不含DEHP。

在欧洲,塑料加工商和终端用户正面临各种压力(包括来自于零售商、品牌商、非政府组织、政客和普通民众的压力),这些压力迫使生产商采用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市场也正日益转向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

据统计,过去5年,全球增塑剂消费量从610万t/a增加至670万t/a,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消费量占全球增塑剂消费量的比例保持相对平稳,仅从11%小幅增至12%,但欧洲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在增塑剂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18%增加至22%,2011年欧洲增塑剂总需求量达到120万t。北美地区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消费量占增塑剂消费量的比例已经达到约30%。预计未来10年,全球非邻苯二甲酸酯市场需求将强劲增长。

Ferro公司于2013年6月初表示,将在其比利时安特卫普生产基地新增二苯甲酸酯生产设施,这将使该生产基地显著扩大其增塑剂产品的产能。该项目设计将生产2.8万t/a二苯甲酸酯,它是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快速熔融的增塑剂。它将包括生产苯甲酸的装置,这将使该项目完全反向集成。该装置的生产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Ferro公司预计,通过这个项目将可显著提高其市场地位,在宽范围市场和应用方面向客户提供高性能增塑剂,实现非邻苯二甲酸酯的解决方案。Ferro公司保持其在比利时山圣吉伯特(Mont-Saint-Guibert)的增塑剂应用实验室。该项目将利用这些实验室的功能,让来自大陆各地的客户使用Ferro的添加剂优化他们的产品。该二苯甲酸酯产品将补充Ferro公司现有邻苯二甲酸苄酯增塑剂的Santicizer家族,邻苯二甲酸苄酯将继续向市场提供。

赢创于2013年6月20日宣布,已经在该公司位于德国Marl的生产基地推出了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1,2-环己二羧酸二异壬酯的生产线。生产装置拥有的生产能力为4万t/a。赢创表示,将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和生物基增塑剂加入到该公司现有的产品家族中是理想的。

1.4增塑剂新品种

1.4.1生物基增塑剂

生物降解型增塑剂是一类高效、无毒、可降解型增塑剂。丹麦科学家利用植物油开发出一种增塑剂可直接替代传统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商品名为Grindsted Soft-N-Safe。该增塑剂由丹麦Daniseo公司试生产,目前已获许在欧盟各国出售与使用,可用在对卫生要求较高的与食品接触的高分子材料、玩具和医疗器械中。目前,其生产规模还处于试验性阶段。天然多元醇增塑剂是国外研究的另一个方向,荷兰Wagenjngen的ATO农业研究所已放大其天然多元醇系列增塑剂的生产能力,将从实验室规模扩大到500 L/a。

由英国政府部分资助的一个项目成功开发出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增塑剂,用于薄膜和其他软包装用聚乳酸(PLA)中,可大幅改善PLA的力学性能。该项目得到英国政府可持续发展技术启动计划的支持,它使常规硬PLA的柔性得以改进,其延伸度可从原来的5%提高到320%。这类增塑剂可被生物降解,它们在产品中的用量为助剂的10%~20%。这种改性剂基于PLA与聚乙烯乙二醇之间生成的嵌段共聚物。经过改性的PLA可在混合料中于20~25 d内消失。目前,该类助剂己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专注于混配聚合物生产的普立万(PolyOne)公司于2008年8月与Battelle公司签署协议,接受后者由美国俄亥俄州研究中心开发的系列生物基增塑剂专利的技术转让。普立万公司旨在基于这些专利开发各种不同的特种增塑剂和PVC混配物。普立万公司功能聚合物分部表示,世界看好以石油基原料制造的传统材料的生物基替代物的发展。Battelle增塑剂技术由由俄亥俄州大豆协会提供资金开发的。这类增塑剂是有发展前途的可再生增塑剂。

美国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公司与普立万公司于2008年9月底宣布联手开发生物基增塑剂,以应用于聚合物配方中。这类增塑剂的应用主要可使塑料更为柔软和更有柔性。全球增塑剂市场已形成价值为110亿美元的产业,其中绝大部分由石油基产品构成。两家公司组建联盟的目标是从谷物和油籽开发入手并商业化生产生物基增塑剂。可再生技术作为传统石油基增塑剂的替代技术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普立万公司2010年4月表示,与美国绿色化学公司——Segetis签署协议,双方合作开发能用于石油基和生物基聚合物生产的生物基增塑剂产品。两家公司利用Segetis公司的乙酰丙酸酯类缩酮专利技术,开发应用于聚合物领域的增塑剂、溶剂和改性剂产品。

美国可再生化学品公司Myriant于2014年12月5日宣布,其已与增塑剂生产商台湾联成(UPC)集团和日本Sojitz贸易公司签署三方联合开发协议,以促进生物琥珀酸基增塑剂的生产。UPC将利用Myriant的生物琥珀酸制造生物基非邻苯二甲酸增塑剂。同时,该公司还宣布,Sojitz和Myriant公司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合作伙伴将与UPC密切合作,以销售UPC的品牌生物基增塑剂。生物基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将满足客户对高性能、高品质的可再生化学品的需求,用于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包括塑料和塑料包装。越来越多的化学品制造商正在转向使用Myriant公司的生物琥珀酸作为主要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生物基特种化学品和生物制品。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持有Myriant公司约84%的股份。UPC公司是台湾联华神通集团(MiTAC-Synnex Group)的一部分,它是领先的散装和特种化学品生产商,产品包括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PVC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环氧树脂、脂肪酯和润滑油酯。

1.4.2柠檬酸酯类环保增塑剂

国外已实现了柠檬酸酯类环保增塑剂的工业化生产,广泛用于化妆品、日用品、玩具等领域。目前报道的国外柠檬酸酯类产品有50多种,已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品种有: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辛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辛酯、柠檬酸三壬酯、乙酰柠檬酸三壬酯、柠檬酸三丁己酯、乙酰柠檬酸三丁己酯、柠檬酸二辛/癸酯、乙酰柠檬酸二辛/癸酯、柠檬酸二丁/辛酯、乙酰柠檬酸二丁/辛酯等。环氧化增塑剂主要品种包括:环氧大豆油、环氧乙酰亚麻油酸甲酯、环氧糠油酸丁酯、环氧蚕蛹油酸丁酯、环氧大豆油酸辛酯、9,10-环氧硬脂酸辛酯等。环氧增塑剂的消费量占增塑剂总量的7%~8%,其用途广泛,如和聚酯增塑剂并用,最适用于冷冻设备的塑料制品、机动车用塑料、食品包装等塑料制品。聚酯类增塑剂广泛应用于耐油电缆、煤气交管、防水卷材、人造革、儿童玩具、饮料软管、乳制品机械及瓶盖垫片、耐高温线材包复层、耐油软管、室内高级装饰品等各种制品。特别是当PVC需保持特有的化学性能和在油、脂及乳液作用下的耐迁移性能时,常使用不饱和高分子聚酯增塑剂。

1.4.3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

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迁移性小,是一种无色透明略有气味的无水液体,能溶于许多溶剂,与许多PVC常用增塑剂单体互容性良好,几乎不溶于水;可用于胃管和输液袋等许多软医用制品,同时可为玩具厂提供达到安全要求的理想解决方案,并达到欧盟新法规要求。

1.4.4Eastman168增塑剂

伊士曼新推出的Eastmanl68增塑剂由于不含邻苯二甲酸盐有害物,一问世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这种新型增塑剂无毒,不含仿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物质,无致癌物质,不会引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对于那些旨在寻找其他增塑剂用来生产可以放在嘴里的儿童玩具厂商来说,Eastman168增塑剂是风险最低的选择,是简单易行的增塑剂替代品。这种增塑剂符合法规要求的最高标准,其无毒特性让众多玩具制造商和消费者感到放心。该增塑料剂不需要再次配置,降低了因二次配置的错误导致昂贵的产品召回和顾客投诉产生的风险。由于具有较低的初黏性和卓越的黏度稳定性与可加工性,因此该增塑剂可以满足高的制模生产效率和循环周期要求,并且能保证表面厚度一致。

1.4.5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

赢创于2012年12月12日表示,计划扩大其产品范围,推出新一代的PVC增塑剂。该公司表示,将扩大其产品生产线,拓宽其可持续增塑剂的范围,也将开发新品牌的产品。该公司的计划包括推出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和生物基增塑剂。赢创的增塑剂,主要用于塑料行业,以及汽车和建筑行业。赢创新增塑剂的生产设施已于2011年夏季开始建设,位于德国Marl。这些设施将生产4万t/a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壬酯。这种增塑剂的生产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

Oxea公司于2014年3月24日宣布,到2015年第四季度,增加欧洲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产能5万t/a,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公司已与第三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联合生产DOTP。DOTP是一种通用增塑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在建筑、汽车和地板中的应用。在欧洲,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的市场正在迅速增长。被替代的增塑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尤其可从这一开发中受益,为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以扩增产能。Oxea公司正在集成关键的原材料以生产DOTP。例如,Oxea公司是欧洲最大的2-乙基己醇生产商,2-乙基己醇是用于生产DOTP的主要原材料。这种反向的集成将使其能够可靠地满足需求的高水平,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Oxea公司属于阿曼国家石油公司,是羰基中间体和羰基衍生物,如醇类、多元醇、羧酸、特种酯和胺类的全球制造商。这些产品可用于生产涂料、润滑剂、化妆品和医药产品、调味剂和芳香剂以及印刷油墨和塑料。

巴斯夫于2014年5月8日宣布,已将其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的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Hexamoll DINCH的生产能力增加了一倍,从10万t/a增加至20万t/a。投用第二套Hexamoll DINCH装置后,使巴斯夫可满足世界范围内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增强供应的安全性,同时可继续确保始终如一的高品质。新装置业已投运成功,并已实现了扩能。Hexamoll DINCH是专为与人体密切接触应用而开发的一种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自从其于2002年投放市场以来,市场对该增塑剂的需求稳步增长,Hexamoll DINCH已成为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和玩具中使用的既定的增塑剂。在过去的几年中,地板和墙壁覆盖物行业对该增塑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凭借其出色的毒理学特性和低的迁移率,Hexamoll DINCH树立了高品质标准,并成为广泛应用的理想选择。

波兰Grupa Azoty公司于2015年5月5日宣布,已开始生产Oxoviflex,即波兰第一个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该增塑剂的生产装置建设投资约为1 110万美元,生产Oxoviflex的能力为5万t/a。生产该新产品系为应对PVC加工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Oxoviflex可用来制造与食品和玩具相接触的货物。

Oxea公司于2015年5月28日宣布,引入了Oxsoft L9(线性三壬基偏苯三酸酯),以扩大其无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业务。Oxsoft L9适合于特殊应用,在这些应用中的产品必须满足最严格的要求,如生产弹性和持久耐高温的汽车电缆。Oxsoft L9可直接取代常规的C8/C10偏苯三酸酯,也适用于工业大量使用。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的酯类,主要用作增塑剂。根据美国环保署(EPA)分析,邻苯二甲酸酯通常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或激素活化剂(HAAs),因为它们能干扰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在现代汽车中,要求最严格的是放置在内部的电缆。C8/C10偏苯三酸酯主要用于这个应用领域,但是由天然C8/C10醇类来衍生C8/C10偏苯三酸酯是非常困难的,这导致天然C8/C10醇类在用于相应的增塑剂时,有不断增加的价格和不可靠性。而Oxsoft L9是C8/C10偏苯三酸酯的直接替代品,可专门来生产,Oxea公司不仅可提供线性C9醇(正-壬醇),还可提供线性C9偏苯三酸酯,可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供应的可靠性。Oxsoft L9显示出极好的耐高温性、极好的低温柔性和大的迁移阻抗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塑化效率和可加工性能。Oxsoft L9的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非雾化的汽车内件、特殊的板材、剖面和垫圈以及用于润滑油的基础原料。

2 我国增塑剂发展现状

2.1生产现状

截至2013年,我国有主要增塑剂生产企业130多家,5万t/a以上规模企业有16家,合计产能约占总产能的87.9%。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许多中小型装置正面临被淘汰的窘境。目前我国增塑剂产品仍以DOP和DBP为主,其中DOP约占总量的80%,此外还生产DINP、DIDP、对苯甲酸酯类、氯化石蜡、烷基磺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环氧类、偏苯酸酯类、磷酸酯类等50多个产品;同时,环氧大豆油、偏苯三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等绿色增塑剂产量均大幅增长。

尽管我国增塑剂生产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内PVC软制品加工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增塑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生产工艺参差不齐,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许多企业仍然采用酸性酯化工艺,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

(2)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许多专用和高性能品种完全依赖进口;

(3)产能严重过剩,装置开工率低,企业利润低下,行业竞争力不高。

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薄膜、鞋类、人造革等下游制品出口量大幅削减,加之欧盟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包装、医疗、儿童玩具等领域的使用,以及我国相关塑料制品行业遭到国外抵制等原因,我国增塑剂需求将呈现下降趋势。因此需要行业给予足够重视,剖析其深层次原因,一方面高度重视法规政策,实施绿色化进程;另一方面,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开发高新品种,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我国增塑剂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011年9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召开全国增塑剂行业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科学认识增塑剂,规范增塑剂行业的发展,严格监管下游行业合理使用增塑剂。增塑剂行业呼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增塑剂产业结构升级,以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增塑剂是在塑料、橡胶加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产品。据全国增塑剂行业协作组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增塑剂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全国增塑剂年产能已经突破400万t,占全球总产能的50%以上,其中邻苯类增塑剂的产能占到80%以上,而这类增塑剂已经遭到国际上的严格管制。我国增塑剂年消费量为250万t左右,其中高端品种严重依赖进口,年进口量近30万t。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行业管理,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限制年产5万t以下规模的生产装置的建设,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环保型、多功能型增塑剂的研究开发和新型增塑剂产品标准的制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

(未完待续)

(本栏目编辑:黄云燕)

猜你喜欢

增塑剂酯类邻苯二甲酸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及临床对策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均相催化六氢苯酐与C10直链醇制备环保增塑剂及其性能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
基于微纳层叠技术的PVC分子取向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增塑剂对PA6性能影响的研究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6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