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辨析当前学校美育的几个模糊认识

2016-04-10王福阳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少儿美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学校

■文/王福阳 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辨析当前学校美育的几个模糊认识

■文/王福阳 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家耳熟能详。新中国成立以来,美育落实在政策层面以及具体实施行动上却热冷不均,“四育内容”中的美育在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中是没有“课”的,美育在学校教育主体中是空的,要实现一个没有“课”的教育目标何以堪任!全面发展就此落下一块短板。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还专门下发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做出了具体部署,使我们的美育有了明确方向和实施途径。但是,当前对于一些美育和艺术教育相关理论、概念、定位、内容边界的认识问题存在不明晰甚至误解,以至在加快推进美育发展工作方面,出现因认识模糊而影响进程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来辨析认识以下四大问题。

一、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

2015年9月《意见》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问:“艺术教育怎么变成美育课?”“音乐、美术老师应该叫美育老师吗?”的确,文件中提到的“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师资水平”等,让人感觉到“美育”似乎是一门课,上课的自然就是“美育教师”,是和语文、数学教师等相似的一种学科教师。甚至个别学校一心急就把课程表上的音乐、美术课全改为美育课。如果真这样理解,那是误读。

首先要明确,“美育”并不是一门具体的课,而是教育的一项基本“育人”目标,是所有教育内容和教学课程都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美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面向每一位受教育者培育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公民。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等理念都是为了达到启蒙的目的,养成学生能够辨别与认识美并善于发现与创造美的良好审美素养。如此丰富且感性的教育,一门课程是不能胜任的,而应该贯彻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它还应该在家庭和社会空间里获得浸润和熏陶。

其次要认清,“美育”不是训练一项专业技术,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的素养。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必然包含美育成分,只要教师善于发掘审美的教学内容,并以美的教学行为,可亲、幽默的教学语言,那么书法、教育技术等就都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理性设计)和潜移默化的(感性自然)的美育。艺术学科各门课程以其自身最有效的感知世界的视觉、听觉和审美等特质手段开展教学,艺术教师理应担当主角,教学中的任何一个课题、主题都有渗跨学科的关联点,可以邀请相关学科老师一起来,各科老师也要主动来参与“美的课堂、美的创造”,可以说,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是美育教师。

再次要看到,“美育”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大空间,它与德智体相融合,与各学科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校与校、学校与社会资源统筹整合,同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的形式与内涵交集汇合。这样,艺术学科教育回归了艺术美育的主要功能和价值,音乐、美术老师也将大大地拓展其用武之地。开放的学校教育必能培养出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胸怀的学生,也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的氛围。

然后要理解,“美育”要建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的课程目标和体系,这是国家层面对改进美育教学,促进艺术教育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如果从科学地构建美育体系进程来看,提及“美育课程”是对的,因为,要构建全新的美育课程体系,必须有明确定位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才可以实施教学,才可以谈改进美育教学,正如本文开篇就提到,没有“课程”的美育是空谈。显然,把现有的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作为主体装进建设美育课程体系的“大筐子”,不仅破解了学校美育长期“空虚”的难点,还一揽子解决了学校艺术教育可有可无、没有“着落”的窘境,成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大亮点。

最后要认识,“要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教育部发言人解读《意见》)最近,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淡化界限之说,通过艺术教育的切入点共同推动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无论是美学、美育,还是艺术教育,都涵盖教育哲学观中人的精神养育范畴,美育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上有大智,科学上有大真,伦理上有大善,艺术上有大美,在新常态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美,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美育效果。

所以,如果我们把现行的音乐、美术课和艺术教师不恰当地直称为“美育课”和“美育教师”,似乎其他各门课及其专业的教师则都与美育无关。这样一来,各学科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仍将淡出。我们认为,在宏观教育目标和内容指向上,在全面工作安排、指导性文件、教育规划等场合可以把艺术教育归称为美育、美育课程、美育教学、美育活动等等,在涉及中观层面艺术教育的具体学科上还是应以艺术、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影视等学科门类、专业名称来区别表述。比如,我们在加强艺术教师或者相关学科教师提高培训时,就不是对“美育教师”的提高培训,而是对艺术教师或者相关学科教师的“美育培训”。让欠缺美育知识的教师补一补美学基础、美育概论以及学科美育基础知识,并交流美育经验,探讨美育和艺术教育方法等。教育管理干部、校长等培训也是如此,不是培训美育校长,而是校长进行美育工作方面的培训。

二、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体

2001年以来,国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确立的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有艺术、美术、音乐三门,涵盖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除了艺术是一门新增设的综合性课程,美术、音乐都是传统的单科课程,由于师资、条件等原因,大部分学校选择了美术、音乐两门课程。这些课程已在十多年的改革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形成,教师、教材、培训、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为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

新颁发的《意见》,将艺术教育各学科课程纳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无疑是一次转型、升级,必将会在今后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产生重大影响。坦言,这样的变化老师们是不是准备好了?管理者是不是有了新举措?有了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新政,虽然用不着“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寻路,但落实起来也非易事,关键在教育管理者的功利观、一线教师的学习观和执行观。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从摆正只有改进才能前进的发展观,只有认清不足才能长足进步的视角来辨析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1.坚持美育课程体系内的艺术教育普及性原则

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包括艺术类课程、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从全面、公平看:艺术教育不是针对少数有艺术天赋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以谋职为目的的职业技能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规定性、普及性和奠基性的特征,应该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我们的学校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接受优质艺术教育的机会,同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机会。

从价值、导向看: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它不同于社会大众艺术、流行娱乐艺术,应该凸显育人特质,用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来引领青少年“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这一崇高志向。

从艺术多样性和实践性的角度看:让学生了解、学会并喜欢上一两项艺术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并受益于终身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技之能。近年来,网络媒体上备受好评的上海地铁打工“口琴叔”,四川农村“大妈画家”“广场歌手”等等,生活不易却能自娱快乐的民众都受益于对艺术的热爱。因此,除了给学生传授艺术等审美基本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学生一些实在的、简单易学的艺术技能,让他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美,而不仅仅是美的旁观者。

社会文化氛围的总体营造,国民审美素质的整体提升,民族精神格局的全面调整,乃至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走向均衡和深入,都迫切需要加强和拓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作用,这是艺术教育的新期待。

2.坚守艺术教育这块美育的主阵地

艺术教育能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并积淀于一个人无意识的层面。当语言穷尽、词不达意之时,恰是艺术被唤醒之时,正是艺术教育辅德、启智、健体价值意义所在。人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生境界。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产生一种身心的喜悦,一种美感的喜悦,从而进入一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生境界。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民族、社会的文化精神蓄养、外化,何尝不是如此?

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意见》所提出的“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要求,准确把握和处理好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艺术教育在学校美育中的主阵地地位不容置疑,国家重视美育,不仅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教育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育能不能出彩;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必须要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和胸怀,在学校“美育教学联盟”的平台上施展才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其独特的美育优势,才能与其他方面形成合力,从而实现育人功效的最大化。

当前,我们还要防止两种模糊认识的影响,一是认为现在国家重视美育了,艺术教育登上了美育这个大堂,“副科、小三门”摘帽了,从而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缺失了改革的动力;二是认为现在国家强调美育了,艺术教育因此可能被虚化,从而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及信念产生动摇。其实,没有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美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有整个民族国民审美素质的提升。坚守意志的生成还在于意义内化的生成。

3.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宗旨

学校艺术教育切实转变功利化、技术化倾向,无论是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还是专业艺术教育,都必须要转到育人的轨道上来,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以美育人、润物无声、走心暖心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教化、育人也是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共同目标。

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他从艺术类型的角度论述了理想的美育的途径:那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而从纵向的角度,席勒勾画了审美教育从古代到现代理想的美育的历史过程,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要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引导学生着眼今天,去追求明天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美育与艺术教育目标正是回归了美育的宗旨。

目标总是在当下不断反省和适应调整中渐近的。当下,我们的学校艺术教育还不够关注我国当代艺术和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这会导致艺术教育与当代社会生活交融汇合的渠道变狭窄,艺术教育持续获得的新生资源和力量也可能会被削弱。在西方国家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国文化一是美食,二是成龙的武打片。我们是中国人,但也不意味着我们就熟悉中国的艺术,不意味着我们就对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有充分的认识。中国走向世界的软实力,迫切需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需要通过教育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进行重新认识。因此,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形态、当代价值,把传统带入当代语境,发现并传播那些在当代能够真正体现中国精神的东西,艺术教育大有可为。

4.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创新,改进美育教学

音乐、美术教师往往凭借自身一技之长,较疏于与学校其他学科共同开展跨学科教学。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说,由于对原来(单科)的教材烂熟于胸,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特别是对孩子的学习规律、教师的教学策略都还是比较熟悉的。如何找到几门课跨学科的整合点,可以肯定,这是艺术教育创新的切入点。

一提及艺术学习,学生的脑海里还是绘画、唱歌、手工这几项,新的大众化视听艺术媒介还不能得到普及。比如新出现的图形图像语言,DV摄影、微电影、自媒体艺术、网络写作等都已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学校的艺术课堂上却少见。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对美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进就意味着改变的开始,只有改变才可能形成特色。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学习领域,已逐渐脱离技术本位所主导的教学模式与限制,在教学中更关注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等重要特征。渗透融合已不仅是艺术多门类的集结,而是一门多元、交叉互渗。通过艺术与艺术各门类、艺术与非艺术学科的关联和渗透,来反观艺术教育的价值、作用及其本质。我们可以从以下案例中得到启示:

如在中学《兵马俑》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将艺术课的《兵马俑》与历史课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关联。可以将这一人文主题编排成戏剧、舞蹈,也可以用泥塑的形式建构兵马俑,还可以用兵马俑风格的符号设计现代服饰,还可以欣赏以兵马俑为题材的交响乐或音乐作品,还可以探究古代军队布局、我国古陶的烧制工艺等。如此开放、多元选择地将艺术与文化、历史、军事知识等融合、整合到艺术课堂中,使学生对兵马俑的历史进程与发展从以艺术为主的、丰富的情境中去全面地认识和感受,十分有利于学科的“触类旁通”以及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家的共同与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艺术教育本质与艺术家职业关系的认知观念上摇摆不定,似是而非的理由,恰恰为急功近利者在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中随性所为找到了依据。显然,这一认识问题已经成为阻滞我们改进学校美育的羁绊之一。

首先,艺术家通过个体以灵悟的眼光、创造性的职业劳动表现物化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品上往往以隐喻含蓄的形态呈现,所表现的内容和凭借的手段不受束于现实生活自然美与社会美的一般形态。同时,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一定是饱含时代生活属性,离不开受众的期待,其作品在需求与供给之中也形成了社会商品价值属性——利益与功名价值。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教育实施的艺术审美,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美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与学校美育性质神形一致。艺术家专注于个体出众的绝活来表现创造美,而艺术教育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则更专注大众启迪来传播美,两者都为美而来,在美的旗帜下,施展着美的教育。但是,无功利性是艺术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其次,艺术品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高度统一的特点,毫无疑问,优秀经典的艺术作品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动人心魄的神奇魅力和巨大的感情力量。但是,我们必须看清美育特点是寓教于乐,是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自然生成化育、熏陶、浸润的作用。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并非一般的修身养性,而是富有最积极的奠基性意义。超越功利的学校艺术教育,是学生获得自由创造精神与才能发展,形成完美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是普及率不高,但另一方面,近年来不少学生艺术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外屡屡获奖,似有专业艺术家之派。其实,这些团体和个人才艺,绝大部分是在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补习班、特长班中,利用孩子们课余、周末、寒暑假,家长抛钱,孩子们抛弃生命成长中最美好的时光换来的。而屡屡获奖可以大幅提升所在学校的名气,家长也在众人夸奖声中,似乎也认定他们的孩子已经赢在人生起跑线上了。于是,艺术成了阳春白雪,艺术教育披上了功利的外衣。另一种不正常现象更令人担忧,在每年的艺术报考大军中,对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真正感兴趣的考生其实寥寥无几,大部分考生都是对艺术既不爱好又无特长,仅仅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临阵改行,希望在突击训练中学会一些应付艺考的技巧和方法,能从边门溜进大学。艺术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很难想象这些带着功利目标的学生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多远。而不重视人文素养的艺术教育,必将自毁艺术本身。

四、明确改进方向才是当下首务

《意见》在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这才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当务之急要制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1.要把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放在首位。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学校美育的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突出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想方设法扩大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受益面。普通高等院校、中职学校要对开足公共艺术教育实行学分管理。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艺术课程不能以任何理由被挤占。特别是要让每一所农村学校都能开齐音乐、美术课,这样才能把美育落到实处。大中小学生要以艺术展演活动为载体,组织各种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借助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艺术实践,学会一项艺术活动技能。

2.要把美育资源配置放在配齐教师专项上。最近几年,我国艺术教师数平均增长5.3%,福建省2015年就新增852名中小学艺术教师。但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规定课时数的教学需求,目前中小学艺术教师的缺额数还比较大,尤其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方面艺术教师短缺。一方面要加大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明确职责,要出台可持续、操作性强的政策,保障区域内统筹的“区域交流”“对口”“下乡巡教”“兼职”“美育教学联盟”等方式切实长期可行。同时划切专项经费和人员实施国家“互联网+”战略,让美育信息化建设,真正让广大农村、边远地区、民族贫困地区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美育资源。

3.要把机制创新的突破点放在评价和督导上。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包括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公示制度、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和艺术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立。长期以来,在一纸试卷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机制下,在“标准化”考试的僵化模式下,艺术教育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一直没有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评价标准与完备的评价机制。艺术教育评价的缺位一直是制约美育发展的难题,只有勇于破解,才能真正化解。

4.要把推进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关乎全国2亿中小学生,关乎全国城乡三十余万所中小学校,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在普通中小学进行艺术教育,主要以抓好课堂教学为主,完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文学作品阅读小组、书画小组、乐队、艺术体操队、声乐队、器乐队、舞蹈队等,通过这些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琴、棋、书、画等艺术才能;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美的校园文化情境。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应该鼓励从陶冶孩子情操的无功利角度,利用业余时间让孩子到校外提升艺术某一单项技能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施展他们的才华。做好上面几项开局工作的前提是:领导上心,教师用心,财力物力都要给力!

美育让艺术教育回归本质,艺术教育促美育落地开花,这是2016春天的写照。中国经济处在结构优化和转型过程中,它需要中国教育加快综合改革,跟进转型。当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正行进在高速动车的快车道上,它除了需要火车头辨识方向,更需要每一节车厢用其自带的动力克服阻力,协同高速地行向那花开的地方。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学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奇妙学校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