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04-10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河子市832003孙丽娟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河子市,832003) 张 倩 孙丽娟
浅谈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河子市,832003) 张倩孙丽娟
摘要新疆互联网覆盖率呈现了地域性的不平衡,拉大了区域间信息鸿沟差。以新疆牧区的互联网建设为例,在分析牧区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牧区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完善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牧区;互联网建设;问题;对策
新疆面积166万km2,占全国疆土地的六分之一,是我国的第二大牧区,牧区面积占全疆总面积的39.1%,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33%,草原面积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7.5亿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8%。互联网作为新型牧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消除牧区盲点、积极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催化剂,也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中枢纽带。针对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现状的探讨和分析,阐述了牧区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新疆牧区走出恶性循环困局的“第一驱动”,对实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宽带中国”战略,具有决定性的战略价值。
1 新疆牧业发展的现状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牧场类型为山地牧场,主要畜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骆驼等。其中,细毛羊和伊犁马为我国著名的畜种,已在全国多地推广。作为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地类型多,牧草种类多样,草场质量较好,具有世界公认的优良牧草。年产可食鲜草五千多万吨,是畜牧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担负着全疆70%的牲畜饲养量和畜产品产量。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651.2亿元,全区牲畜存栏5 587.04万头(只),牲畜出栏6 079.52万头(只),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68.24万吨、356.83万吨和54.05万吨。
2 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的现状
互联网已成为最快捷重要的信息融通渠道,网络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评定指标。畜牧业作为新疆牧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牧区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地理自然条件恶劣,科技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短缺,造成牧区信息化建设滞后。2006年,自治区畜牧厅开通“新疆畜牧信息”网站,主要介绍畜牧管理、草原保护、科技兴牧、饲料工业、奶业发展、专家咨询讲座、科技兴牧专栏等“加大与行业内横向和纵向的网上互动、沟通,是服务于畜牧业科研、生产的信息平台。”2011年农牧工住户家庭平均每百户消费调查中,移动电话161部、接入有线电视网76户、家用计算机27台、接入互联网20户。此外,疆内一些主要院校、科研单位均开设了有关畜牧业的咨询网站,各州县、直属单位也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有关畜牧类的信息。但是,从总体分析,新疆牧区的互联网水平和覆盖率都相对较低。
3 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地理环境特殊
新疆地域辽阔,边境线长达5 000多千米占边界线长度的四分之一,地势呈现山脉与盆地相间,多数牧区分布在山区或边境线,牧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虽响应政府牧民定居政策,但目前牧民定居程度依旧很低,有些定居点只是实现了人有房住畜有所养,完成了通电通水,但通信设施建设成本较高、普及难度大,导致牧区基本的网络设置还没有完成。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牧民居住分散给互联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造成牧区信息闭塞,网络资源紧缺。
3.2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畜牧业作为牧区的主要产业支柱,产业集中化程度关乎着牧民增收、牧业兴旺。部分靠近市区、交通便捷的牧区初步实现了畜牧业的产业化管理,增收成效显著。但是在产业化链条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出现与市场导向偏差的经营规模;缺乏核心的龙头企业或者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辐射范围小;牧区间相距遥远,导致牧区信息交流困难,信息化质量低而滞后于同区域发达地区。网络信息的闭塞使各牧区、各企业间无法交流信息,无法准确了解市场导向,缺乏对畜牧产业进行网络宣传与营销,无法形成向导性的产业链。
3.3牧区缺乏对现代互联网的认识
边远牧区牧民多处于四季游牧转场,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接近空白,导致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较多,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畜牧业的管理方式也多为传统。现今,尽管有些牧民意识到互联网等信息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应用模式仍然是模糊状态。多数的牧民仍感觉互联网是高端科技,无法掌握,更不可能去用它获取畜牧信息,拓展增产渠道。日常生产信息多来自于政府科普知识的简报、电视新闻等。牧民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对牧民熟络科技信息、创新发展观念有一定的阻碍。此外,牧区缺乏精通网络工程管理的人才。据调查显示,有40%的畜牧工作人员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15%的畜牧工作人员掌握了网络浏览,但是对畜牧生产知识了解甚少。
4 加快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
4.1推进新疆牧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牧区建设作为新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三牧”问题提出的举措。搞好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是加快解决“三牧”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提高牧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开明、文化丰富多彩、生态持续的强化剂,必须加快牧区互联网建设。
4.2贯穿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网络强国,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是党中央精神要领。加快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响应国家号召行为规范,是建设富强、和谐、稳定新疆的强健根基。
4.3实现民族团结及社会的稳定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的集居地,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但当前新疆牧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应当以战略角度考虑;以“中国梦”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强劲态势努力实现新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确保区域协调发展。
4.4推进我国互联网整体建设的重要保障
边远地区的信息化作为衡量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从技术应用上讲,牧区信息化就是在牧区普及网络信息传播设备,使网络资源在牧区开发利用。加快牧区互联网建设直接关乎着“十三五”规划以及社会互联网整体发展的步伐和程度。
5 完善新疆牧区互联网建设的对策
5.1加强牧民教育、拓展新思维
在牧区开展互联网建设,牧民作为牧区的行为主体,在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牧民的主动性,积极培训其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同时,互联网建设应结合民族特色,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建设,缩短牧民心理调适时间,让牧民自觉强化互联网建设的意识。
5.2多途径完善牧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涉及到光缆、微波、卫星等传输方式以及广播电视、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等多信息网络工程,这对地处边远、资金短缺的牧区来说,绝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国家提供稳定的资金外,还应该积极申请企业项目,来为牧区网络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牧区互联网建设还必须准确而全面地结合牧区人口、地理位置、通讯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等,采取多途径地完善牧区网络信息化建设。
5.3促使牧区互联网建设
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零售业将会受到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网络销售的冲击。牧区畜牧业必须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以互联网为销售媒介,打造新疆畜牧特色。牧区必须抓住“一带一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机遇,快速形成以科学养畜、育种育肥和对奶肉进行精细加工的龙头企业,使牧区畜牧信息共享,使牧民也能够及时了解到畜牧业的市场信息,提高经济收益,进而促进牧区互联网建设。
在牧区,如何加快网络信息化建设,关乎着党中央声音的传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这对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经济跨越式发展、各民族团结互助有着战略性意义。要全面提高新疆牧区的信息化水平,为牧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要更加关注和关心边远牧区互联网建设中的问题,让网络成为牧区发展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何翼扬.西部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5).
[2]朱琳,费胜章.青海农牧区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3(3).
[3]徐宽,李海亮.内蒙古牧区信息化制约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1).
[4]刘向群,张吉伟等.我国草原牧区信息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 (12).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99(2016)06-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