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生产学的实验与实习课程改革
2016-04-10王润莲黎秋平安立龙师银燕
王润莲,黎秋平,安立龙,师银燕
(广东海洋大学 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广东 湛江 524088)
配合饲料生产学的实验与实习课程改革
王润莲,黎秋平,安立龙,师银燕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配合饲料生产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实习两个部分,实验和实习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有重要的作用。鉴于多年来该课程教学的学时变化、实验与实习教学的要求和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我们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与优化,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配合饲料生产学;实践教学;整合;优化
因材施教,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大主旋律[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2]。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少高校已开始对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配合饲料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3],为了实现动物科学专业为畜牧养殖业与配合饲料工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目标,近年来广州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对配合饲料生产学实验和实习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有益的尝试。
1科学确定实践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
以往的实践教学大多以单一的实验教学和独立的实习环节完成,各个实验项目孤立进行,系统性较差[4]。单一而不连贯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配合饲料生产学的理论和技能,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脱节,对所学的知识不能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甚至有学生不清楚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生产有何联系。为了将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三者有机结合,我们将配合饲料生产学的实践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将所有实践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将单一实验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并与课程实习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即从设计预混料配方→配制预混料→检测分析所配制的预混料质量→筛选全价饲料原料→设计全价饲料配方→配制全价饲料→实验室分析评定全价饲料质量→进行动物试验以进一步评定全价饲料的质量→筛选饲料配方,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实践过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从“饲料原料→全价配合饲料→动物生产”这一完整的流程。
1.1实验教学内容
整合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验内容包括:预混料的配制、全价料的配制、饲料原料(包括预混料原料)的质量评定、配合饲料的质量评定、配合饲料企业实地考察5项内容。其中,预混料的配制要求学生完成预混料原料的选择、营养标准的确定,尤其是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种类及添加量的确定;全价料的配制要求学生完成原料的选择、营养标准的确定、载体的选择、配方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际计算设计全价饲料配方;预混料原料的质量评定主要完成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中有效元素含量的测定;饲料原料的质量评定重点进行玉米、豆粕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质量评定,其测定内容按照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配合饲料的质量评定包括预混料的质量评定和全价饲料质量评定,前者要求学生完成其加工质量指标均匀度的测定,并对照国家质量标准判定其质量是否合格,后者要求学生完成配合饲料中主要常规养分的测定,并根据国家质量标准判定其是否为合格产品。
1.2实习教学内容
课程实习的内容具体为动物饲养试验、代谢实验和屠宰实验,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动物试验进一步评定配合饲料的质量,并筛选出最佳的日粮配方。具体内容包括:1)收集有关资料,设计动物饲养试验方案;2)制定动物饲养管理规程;3)试验指标观察记录;4)样品采集和指标分析;5)试验指标统计分析;6)评定配合饲料质量,筛选出最佳的日粮配方,撰写实习报告。
综合上述实践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课堂实验奠定了课程实习的基础,而课程实习又验证了课堂实验的质量。将实验课和实习环节衔接使学生全面掌握配合饲料配制及质量评定的系统规范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改革,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
2精心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法
以往的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由教师介绍实验内容和方法,学生再按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实验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试验,渐渐地学生就养成了懒于思考,懒于动手的习惯[5]。另外,传统教学由于学时、场地、设备和器材限制,加上学生主动性不够,很难保证每个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验内容,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达不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在对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后,除了适当地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外,还对授课和学习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新的尝试。
2.1采用“分工协作法”
鉴于每一个综合性实验与实习课的耗时均较长,并为了保证在有限的学时下完成所有实践内容,对部分内容采用了分散和集中或分工协作的方法。主要是对部分冗长的实验环节和动物试验,采用分组实施的方法,各组分别完成实验内容中的一个环节、并处理各自环节的结果,实验结束后各组再汇总所有结果,大家集中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出结论。例如,在进行预混料原料质量评定的环节中,有的组完成原料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另外的组则完成硫酸亚铁原料中铁含量的测定。而进行动物饲养试验或代谢试验时,分组安排任务。每个组完成一周全部的饲养管理和指标观察,进行日增重、采食量及耗料增重比的数据记录和统计等,待饲养试验末各组汇总各周结果,再集中讨论并总结出结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家既了解试验的整体过程,又通过学习具体的某个环节而了解和掌握全部过程和完整方法。另外,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不至于占用每个人太多时间而影响其他课程的正常进行。
2.2运用“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6]。运用任务驱动法,从学生接触本课程开始,教师就把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告知学生,并把所有的实验当成一项工作任务安排到各个小组中。学生根据目标与任务,查阅资料,制定方案,经研讨确定实验方案,每个人全程参与实验过程,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撰写报告并进行交流。例如,在配制家禽全价饲料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多种饲料原料,让学生自行选择。学生则需自己查阅家禽的饲养标准,再根据饲养标准和教师提供的饲料原料设计饲料配方。在设计饲料配方时,每个小组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交叉法、方程组法、试差法或计算机规划法来设计。设计配方后,再经过交流讨论,确定最终的配方方案。配方确定后,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配方配制饲料,以供饲养实验用。
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自行设计配方、自行配制饲料、自行检测饲料、自行设置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边做、边分析、边思考,教师只在重点环节予以指导、予以点评,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每一点的进步中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从而产生成就感。
2.3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在学生进行每一项实验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式教学法[7],通过正面或反面教材,引导学生认真、严谨地对待实验的每一步骤。例如,在设计预混料配方确定其中养分的添加量时,教师可通过导入一些在动物生产中关于动物发生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症或中毒的案例,使学生掌握预混料中微量元素用量不足或过量将对动物饲养试验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学生能正确把握和仔细选定其添加量;在评定原料质量时介绍一些掺假原料的案例,学会如何防止假冒伪劣而正确选择合格的原料产品;在确定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时,先介绍一些相关的水平试验研究和论文报道案例,如试验设计、动物分组、水平确定、指标分析和结果等,使学生掌握如何科学地确定饲养标准尚未包含的一些添加成分的添加用量。
2.4加强“讨论式”、“演讲式”教学方法
在学习一些涉及面比较广的内容时采用师生互动讨论的方法,便于师生之间随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习设计配合饲料配方时,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试差法与Microsoft Excel系统相结合计算饲料配比,以提高该课程内容的授课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成果得以展示或得到认可,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把他们的实验成果,如饲料配方、测定分析结果、代谢试验结果等做成幻灯形式,在课堂上演示并讲解。教师作为听众将每组学生的观点与结果一一记录下来,待学生发言完毕,先由同学们提问、答疑,最后由教师点评。通过“演讲式”与“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学生在实验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及时地纠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强化了课程教学内容。
2.5注重“现场教学法”[8]
配合饲料生产学是一门与实践生产紧密相连的课程,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本课程与生产企业的联系,把产、学紧密结合,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为了巩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我们安排了4个学时带领学生参观配合饲料厂,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并让饲料厂人员就饲料生产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教会学生如何对饲料原料进行分类识别、如何进行饲料原料质量的感官检验、如何采集样品、如何对各种样品进行分析等。通过参观配合饲料厂,不仅让学生对配合饲料生产流程有了全面的认识,也拉近了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动物饲养试验与代谢试验时,我们选择在附近的养殖场进行,学生在养殖人员与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试验并观察饲养效果,切身感受养殖场的工作环境,熟悉并掌握养殖场的饲养管理。
通过把课程搬到生产现场,学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请教师或技术人员现场回答讲解,甚至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还能强化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2.6注重“标准教学法”
配合饲料作为工业产品,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质量评定中相关的方法标准,包括原料的质量标准,预混合饲料质量标准,配合饲料质量标准,饲料添加剂标准以及饲料中常规养分、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标准等,为了使学生掌握规范而具有法律效应的权威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标准方法,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则采用国际标准。如常规养分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的测定分别采用GB/T 6435-2006、GB/T 6432-1994、GB/T 6433-2006;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采用GB5918-2008;玉米和豆粕的质量评定采用GB/T 17890-2008、GB/T 19541-2004;0~4周龄黄羽肉鸡全价饲料的质量评定采用GB/T 5916-2008。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9],也可制约和引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本课程的考核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考勤和实验报告来评定,这并不能从客观上反映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例如,有的学生每次实验按时出勤,但不重视实验操作,实验不会做,实
验报告却能写得很好,若通过按考勤和试验报告来评定的话,也能获得好成绩。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公平、公正和准确的考核机制,引入严格的考核制度,以起到督促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熟练掌握各项实际操作技能。为此,我们主要使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10]。
4结束语
本课程实践课的教学特点是将理论课实验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与配合饲料生产实习课程有效结合,使学生完成从理论配方设计及产品加工,到单一指标的实验室分析,再到动物饲养试验综合评价配合饲料质量的全面过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形成了将实验课和实习环节衔接,使学生全面掌握配合饲料配制及质量评定的系统规范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改革,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通过亲手操作掌握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熟悉了动物配合饲料生产的基本过程,掌握了动物配合饲料产品设计方法、加工技术、质量检测技术、质量评定方法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收集文献、阅读文献和撰写报告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训练,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平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叶春海,林年冬,安立龙,等.因材施教,构建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8-11.
[2]王艳华,尤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7):43-46.
[3]张辉,卢广林.配合饲料生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5):157-158.
[4]黄冠庆,苏瑛,王润莲,等.动物营养课实验教学课程化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131-133.
[5]张雅君,张学文.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4):3-5.
[6]张伟.论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西安社会科学,2008,26(2):87-90.
[7]徐庆华.案例式教学法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2(2):58.
[8]刘小飞,唐晓玲.基于工学结合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6):25-27.
[9]韩霜,王圣强,刘富,等.考核体系对教学质量作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07-708
[10]郭永胜,王四洋,马可为,等.高职畜牧专业配合饲料生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6):197-198.
收稿日期:2015-03-09;修改日期: 2015-03-26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合饲料生产学》项目:广东海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XJG201521)。
作者简介:王润莲(1965-),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S8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4550.2016.03.024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Compound Feed Production
WANG Runlian,LI Qiuping,AN Lilong,SHI Yinyan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Agricultural College,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Compound feed production is of a applied professional course.The applicabl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which includes experiment and practice,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actice skills.Based on the change of teaching hours,the aim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and the reflection of actual teaching effect,a series of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have been made in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system of this course.Also,the better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Key wordscompound feed production;practical teaching;integration;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