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经典文学 培养生物学科素养

2016-04-10汤晓梅邰玉韦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海棠文学

汤晓梅 邰玉韦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213200)(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213002)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随着课程多元化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选择并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设计和实施是目前许多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教学课题,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初中生物国家课程校本化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重要资源。本文借助校本课程“从经典文学走向生物学”,开展了5个系列实践探究活动,满足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1 “读”经典植物, 亲近生活与自然

许多学生爱好经典的诗词歌赋,如《诗经》《楚辞》等,这些诗词歌赋中常提到许多植物名称。歌咏者能够将这些植物丰富的知识,加以采纳应用于文学中,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熟悉和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书籍,论证现今这些植物的名称、分类、形态特征和用途等,然后以PPT形式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比较和认识古今植物的兴趣。

案例1:《国风》中的“关雎”文中记载“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里提到的“荇菜”,在上古时期是一种美食,一般用来煮汤,柔软滑嫩。从生物学分类看,荇菜是龙胆科荇菜属的一种浅水性植物,可生于泥中,漂浮水面。它的茎细长而柔软,节上生根;叶片如同睡莲,小巧别致;花黄色,数量多,挺出水面开放,花期长。现在多用于庭院中点缀水景,也成为特色养殖螃蟹的绝佳生境。

案例2:《国风》中的“葛覃”,对“葛”的描写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这里不仅描述了葛这种豆科藤本植物的外貌与生长习性,还指出了它的用途: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它们一般在上古时代用作夏衣。虽然,自棉花传入中国,近、现代人们不再用葛来制作衣物,但葛根粉的保健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茅山地区的葛根粉已成为常州茅山特产之一。

案例3:《国风》中的“卷耳”文中言“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是石竹科卷耳属的草本植物,全株密生柔毛,茎簇生、直立,高30cm,顶部的嫩茎叶可供食用。现常州金坛人常称它为“丝棉草”,可用其烫煮过的绿色汁液和糯米粉一起做成绿团子食物,卷耳全草可供药用,治乳痈、小儿风究、咳嗽,并有降压作用等。

2 “问”经典植物,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责任感

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和多提问。《红楼梦》中,作者用各种比拟、象征、联想、寓意等手法,描写许多花草树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阅读任务,帮助学生一起解读《红楼梦》中提到的多种植物,领悟经典文学中蕴藏的深层文化和自然韵味。如学生问:“绛珠草还泪”中的“绛珠草”是什么植物?《红楼梦》中涉及多少种菊科植物?怡红院中那株死了半边的海棠指的是什么海棠?生活中常说的海棠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草本海棠等,而书中提及的海棠并没有清楚区分。当学生发现书中提及的许多草,在生活中也常常可以见到,如车前草、益母草、麦冬等,而且这些植物又都是非常好的中草药。于是学生追问:为什么现代人很少提及并使用这些草药而是更多选择西药?当学生发现书中提及许多植物,生活中几乎都将其当成野草,如蓼、藜、蓑草等,其实都是非常美的植物。学生追问:为什么我们不开发当地本土物种用于园林绿化,而非要购买外地物种甚至外国的植物品种呢?这表明学生已经开始深入思考,开始关注人类对植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3 “种”经典植物,提升实践探究能力和审美情怀

可以利用学校的“开心农场”或“实践基地”等,选择并种植经典文学中的部分植物,开展课内和课外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楚辞》产生的背景地区是现今湖北省西部,后来往东方及北方发展,到达今日长江、淮河流域一带,与江苏的生态环境很相似,里面提及的植物大多能在本地生长良好。学生对《楚辞》中记录的香草香木很感兴趣,进一步了解发现书中提到香草约有22种,包括江离、白芷、泽兰、惠、茹、留夷(芍药)、揭车、杜衡、菊、杜若、胡(大蒜)、绳、荪、苹(田字草)、襄荷、石兰(石斛)、枲、三秀、藳本、芭、射干及捻支等。香木约十二种,包括辛夷(木兰)、椒、桂(肉桂)、薜荔、食茱萸、橘、柚、桂花、桢(女贞)、甘棠、竹及柏等。因此,可以选择几种学生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如留夷(芍药)、菊、木兰、胡(大蒜)、苹(田字草)、石兰(石斛)、辛夷(木兰)、橘、桂花等。在种植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和观察 “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等过程,不仅了解了这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综合实践的能力等。另外,在《楚辞》中,以种植的香草香木象征人格高洁,启迪学生以美好的情操和审美情怀来陶冶自己。

4 “认”经典植物,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经典”回归生活,学生逐渐发现在校园中就“住”着许多“经典”中提到的植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学校的这些“经典”花草设计“代言名片”(图略)并进行悬挂,让学校师生在闲暇时,了解这些草木的名称、分类、用途,以及它们内在的文化价值,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还会发现许多文学作品中提到的草木名称,无法与现实中身边的植物一一对应起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春游实践活动,认识山坡上、道路口、小河边、田埂上等的花草名称,尤其是经典文学中提到的草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说经典植物、谈经典文化,其意义深远。以植物渗透人文,以文化培育和谐!

5 “编”经典植物图谱,传播经典文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历经两年,师生共认识草木名称约100多种。为了让身边更多的人去认识这些经典文学中的植物,师生分共合作,聚沙成塔,于2015年正式出版了经典文学植物“图谱”,其研究成果迅速在校园内传递、分享和扩大。

总之,让经典中的植物走到每位学生的身边来,让经典中的植物重新得到春雨的滋润和春光的沐浴,需要教师奉献更多的智慧。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和学生一起探究,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价值观、社会参与意识和审美价值观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留下享用一生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海棠文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大嘴狗》
找春天①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海棠酒满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