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英语写作中引述动词功能与引述句型的关系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6-04-09褚亮

新丝路(下旬) 2016年8期

褚亮

摘 要:如何提高EFL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一直是二语写作领域的研究热点。引述是学术英语写作中不可回避的一种文本行为,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作者在进行学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引述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引述动词上。本文通过对前期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引述动词评价功能和引述句型可能存在一定逻辑对应关系。

关键词:引述动词;引述句型;评价功能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85

学术英语写作说服性的本质决定了引述在学术英语写作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加强作者所提出观点的可信度和权威度,更展現了作者对于特定学术团体的忠诚度。我们或许还能找出更多原因来证明引述在英语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但以上两点原因足以说明引述是从事论文写作初学者所应掌握的一项必要技能。为了帮助初学者们能够合理恰当的利用引述来为自己的写作服务,国内外有许多学者(e.g. Swales, 1986; Shaw, 1992; Harwood, 2009; Thompson and Ye, 1991)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引述的水平。这些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e.g. Swales, 1986; Shaw, 1992; Thompson and Ye, 1991;徐昉,2012; 陈建林,2011)主要是从引述本身出发,研究引述在不同学科背景中的种类、形式、功能,这类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引述动词以及引述句出现的形式(文中引述integral citation或文末引述non-integral citation)。另一类研究(e.g. Harwood, 2009; Petric, 2007)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主要是研究作者的引述动机而非引述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引述研究而言,大部分研究者都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了引述的文本特征上。Swales (1990)将引述动词定义为作者引用或论述他人研究时所选用的动词。Thompson and Ye(1991)根据引述动词的语义内涵和评价潜势对引述动词做了分类。Hyland(1999)在他们的分类基础上,根据引述动词所反映的行为特征定义了引述动词引导的三种行为过程:研究行为、认知行为、语篇行为,并进一步将引述动词分为用来陈述研究结果或研究过程的研究动词(research verb),用来揭示心理过程的认知动词(cognitive verb)以及关于话语表达的话语动词(textual verb)。 Hyland(1999)进一步提出,引述动词是具有评价功能的,换言之,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引述动词,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对被引述者的立场。这种立场通常以作者认可(factive),作者反对(counter-favctive)和不做判断(non-factive)三种形式得以呈现。徐昉(2012)通过对应用语言学国际权威期刊实证论文的引用行为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引用的概念内容、 策略功能和文本形式的类型与分布上,英语学术研究话语呈现出明现的特征。基于CEW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的文本对比研究,陈建林(2011)认为中国学生引述动词的使用比较模糊、笼统,引述结构比较单一。相对于引述动词而言,针对引述句型/引述结构的研究国内外还比较鲜见。在本研究中,引述句型特指引述动词所在单句的句法结构。基于Francis, et, al.(1996)的研究,本课题中所要研究的引述句型包括:1)V that句型(e.g. Smith claims that); 2) It be V-ed that句型(e.g. It is claimed that)。实际上,从浅层次来看对引述句型掌握单一不仅可导致初学者的引述不恰当;从深层次来看,引述句型与引述动词的功能应该存在潜在的逻辑联系,而在日常的写作教学当中,由于我们缺乏相关信息的讲解,这同样也可能导致初学者做出不恰当的引述。本研究作者认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作者在写作的引述过程中,从文本层面来看,可能会倾向使用某一类特定的引述句型来加强或抵消引述动词所具有的作者认可或作者反对的评价功能。因此本文作者认为, 相关研究者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论证引述句型与引述动词的评价功能是否存在假设的相关性联系?如果存在这种相关性联系,高水平作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引述句型有哪些?显然,该研究结果对高校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会带来许多启示。

由于不了解引述句型同引述动词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联系,Hyland(1999)发现中国的许多低水平作者(novice writer)在引述他人成果时语气过于强硬,并不符合学术论文写作的引述规范。Charles(2006)也发现,由于缺少对引述句型的相关研究,教师、学生无相关信息可参考,导致大量低水平作者的不规范引述行为的发生。通过确定引述动词评价功能和引述句型的相关性联系,我们可以帮组师生提高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引述动词功能和引述句型的搭配意识。通过提供高水平作者使用的高频引述句型作为参考,我们可以帮助指导加强高校教师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水平。本文作者假设认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作者在写作的引述过程中,从文本层面来看,可能会倾向使用某一类特定的引述句型来加强或抵消引述动词所具有的作者认可或作者反对的评价功能。

就研究方法而言,本研究应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语料库

选取应用语言学领域内的5本知名国际期刊作为语料库的文本来源,每本期刊分别任意选取10片文章。由于大部分的引述都是在论文的引言部分出现(Tompson, 2005),因此课题组成员将节选每篇论文的引言部分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

2.定量部分

课题组成员将通过定位引述动词的方式来最终确定引述句型以及其与引述动词功能的相关性联系。基于Hyland(2006)的研究方法,为了找到引述动词,课题组成员首先将使用AntConc软件对引述常见的标志形式(如圆括号)进行搜寻,考虑到有些作者在引述他人观点时可能在前文已经做过引用说明,因此这种方法可能会漏掉部分引述句。为此,课题组成员将会通过查找文献当中的作者姓名以及第三人称代词再一次进行查漏补缺,这样会得到只包含引述词的索引行供研究分析。随后课题组成员会根据引述动词的三种不同评价功能对其手动归类。为了解决本课题的第一个研究问题,课题组成员会根据所搜集的数据对引述动词和引述句型进行log-likelyhood相关性分析。为了解决第二个研究问题,课题组成员将计算频率的方式,确定高水平作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型供参考。这类句型将以句型中引述动词的不同评价功能来进行分类,换言之,课题组成员将确定,当引述动词分别被高水平作者赋予积极评价含义、消极评价含义和中立评价含义时,其所采用的高频引述句型分别是什么。

3.定性部分

为了对研究成果进行三角验证。课题组成员将会采取邮件问询的方式,对写出高频引述句型的原作者进行回访,验证引述动词评价功能与引述句型的呼应关系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

该研究假设如果成立,其研究结果对于高校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國内外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高校师生一方面渴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在国际(下转138页)(上接121页)期刊发表的方式与业界专家进行沟通对话,一方面有因为自身学术英语写作不能满足专业论文的规范要求而投稿被拒。在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中,引述是否恰当是衡量写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本研究若果能够给写作初学者提供高频引述动词及与之搭配的引述句型的话,能够使得高校外语教师帮助初学者们从文本层面掌握更多符合写作规范的引述技巧,提高学术英语写作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Hyland,K.(1999).Academic attribution: ci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Applied linguistics,20(3),341-367.

[2]Milton,J.& Hyland,K.(1999).Assertions in students'academic essays: a comparison of L1 and L2 writers. In R. Berry, B. Asker, K. Hyland & M. Lam (Eds.), Language analysis, description and pedagogy. Hong Kong: HKUST.

[3]Swales,J.M.(1986).Citation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Applied Linguistics,7(1),39-56.

[4]Thompson,G. & Ye,Y.(1991).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 Applied Linguistics 12(4),365-382.

[5]Thompson,C.(2005)."Authority is everything": a study of the politics of textual ownership and knowledge in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 writer ident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Integrity,1(1),1-12.

[6]徐昉,2015,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