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过度设计的『好课』
2016-04-09许优萍
◇ 许优萍
那些被过度设计的『好课』
◇ 许优萍
一位同事听课回来,兴奋地告诉我:“这次教研活动中,有位老师上《夸父追日》一课,非常精彩!”
“哦?说来听听!好在哪儿?”我催促道。
“教学板块非常清晰,教者巧妙地设置了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感受夸父是‘形象上的巨人’、体会夸父是‘行动上的巨人’、理解夸父是‘精神上的巨人’……”同事兴致勃勃地说着。
乍一听,这样的教学设计堪称精妙,三个板块内容宛如三个台阶,层层递进,教路清晰,学路明了。可是,细想之下,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这样的课真的就是好课吗?
首先,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学生学习本篇课文要习得什么呢?即能复述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故事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故事中夸父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夸父是一个“巨人”,但课文对此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写明。因此,感受夸父是“形象上的巨人”倒不一定作为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之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夸父的精神以及他的执着、勇敢和无私。而对夸父的精神发现,必然来自对夸父的行为解读,所以“行动上的巨人”和“精神上的巨人”,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两者如盐溶于水,阅读过程中不可能分开加以理解。怎么能分成两个板块呢?
其次,这样的教学路径设计是不尊重学生学习起点的。试想,学生熟读课文后,可能最早获得的认知是“夸父是一个英雄”,是“精神上的巨人”。学生一读而知的东西,教师却把它放在教学的最后一个板块作重点来讲,这不是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吗?无效学习的原因之一,往往就是教学重复着学生已知的东西。
再次,最为重要的一点,这样的教学貌似有板有眼,其实并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紧扣神话类课文学习的关键,即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神奇。神话类课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第一步,要引导学生读懂“写了什么”。第二步,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怎么写的”,关注课文言语表达的独特之处,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中语言独有的魅力,如夸张的、模糊的、有节奏的等,从而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故事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实现内容、形式、含义三者之间的整合。第三步,要让学生初步尝试复述课文,借助复述,触摸、还原神话故事本来的存在和言说方式。就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验证了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感悟到神话故事语言为何如此夸张,如此讲求节奏,如此特色鲜明,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样讲“好听”,这样的语言有磁力,能深深地吸引听众。这正是经典神话故事口耳相传、永恒不朽的原因所在,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穿插、安排系列神话故事供学生学习的目的所在。
说实话,这位上课教师是有智慧的,他的教学是有灵性的,能够想到这三个板块,是不简单的。可惜,这样的教学,貌似巧妙,实则忽略了学生,忽视了课文,也忽视了语文课程。教师更多地张扬自我的个性和智性,在开展教学设计时更多地考虑听课的老师,可能是过于追求一种公开课教学的“剧场效应”。
这种教学上过于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学”的现象,岂止仅仅发生在这位教师身上呢!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教学老舍先生的散文《母鸡》一课,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教学分为两个板块展开,一是“讨厌的母鸡”,二是“伟大的母亲”;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先让学生体会毛泽东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再引导学生感悟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这完全是凭着个人的意愿设计的教学,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班人走,完全是一种个人化了的板块设计。这样的设计,与《夸父追日》如出一辙。
这样的教学,其他教师身上也时有发生。
曾经听一位教师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积累词语——“昏天黑地”“顶天立地”“哭天喊地”“欢天喜地”“开天辟地”;然后,教学就围绕这几个词语,找到课文中相对应的那个段落,一一落实。乍一听,这样的设计别出心裁,非常巧妙。可静心思考,这篇神话的学习,就是为了习得这几个成语吗?显然,这样的“好课”,并非好课。
曾经有位年轻教师发来《搭石》的教案,请我提建议。他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让搭石”——蔚然成风,“走搭石”——井然有序,“修搭石”——毅然决然,“摆搭石”——自然而然。分四个板块展开教学,他确实是下过一番“苦功”的,“蔚然成风”“井然有序”“毅然决然”“自然而然”,都含有“然”字。但是,这样的“苦功”对学生的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对刘章先生写的这篇优美散文的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设计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它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我们的教学,总是刻意“设计”,过于“设计”。有时候,我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排演“课本剧”,甚至是“话剧”。这样的课堂总是显得过于精致,精致到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是那样的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有板有眼。正如吴忠豪教授所说:“有些公开课为了追求课堂的亮丽和观课的效果,过多地关注理念的前卫,设计的奇妙,文本解读的创意,课堂组织的奇巧,课件制作的华丽……却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活动的有效,将课堂变成了展示教师功底和教学技艺的舞台,异化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 ”
吴忠豪教授的话振聋发聩。教学是需要设计的,但这种设计必须有“度”:它只能是一种预设,它不是“硬设计”,是“软设计”;它也只能是“粗设计”“大设计”,而不应该是“细设计”“小设计”。最为重要的是,它更多的应当是一种“生本设计”,而不能是单一、纯粹的“师本设计”。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些,就只能陷入“过度设计”的泥沼。这样的课又怎么称得上是好课呢?
浙江天台县始丰街道唐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