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选材要强化“省察”意识

2016-04-09安徽田春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渔夫励志红薯

安徽 田春林

作文选材要强化“省察”意识

安徽 田春林

2015年秋学期开学以后,笔者曾为学生安排一次作文训练,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8月,一档大型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在央视播出后,立即引起收视热潮。那些来自平凡生活中的选手参加多个项目的极致挑战,在展示选手挑战各种不可能的任务和故事的同时,重点展现平凡人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精神。是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挑战和超越自我。如果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生命就会被书写为传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诚然,笔者在最初命制这道题目的时候的确有“励志”的考虑,毕竟高三刚开学,提气、鼓劲、励志还是很有必要的。从批阅情况看,很多学生显然也都在假期里收看了这档节目,且评价不错。于是,在作文中很多同学都在大谈“挑战不可能”的励志意义。但说实话,观众对节目中有些挑战项目的猎奇乐趣要远远超过节目本身所彰显的励志意义。对此,我也希望学生能有所警醒。其中有一则作文让笔者很欣慰:

有多少不可能不值得挑战

林 娟

“挑战不可能”,多么励志的一句话,因为它道出了人类历史前进的秘诀;“挑战不可能”,又是多么酸楚的一句话,因为每一次艰辛的挑战,都意味着挑战者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有时甚至是流血牺牲。

的确,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挑战不可能”的精神,不断超越极限,不断刷新历史,人类的文明才能得以向前推进。“挑战不可能”,让我们更加坚定奋斗的信念,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一位基层的女警,凭借着超人的毅力,不断精益求精,用“步伐追踪”法屡破疑案;柏邦妮,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旁听生,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后,终于成长为一位作家、编剧和影视策划人,并考取北电的研究生。这些挑战不仅实现了其个人价值,更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褒扬,也值得学习。另外,“挑战不可能”,也往往会让我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另辟蹊径,以另一种姿态接近成功。

是的,我们丝毫不怀疑“挑战不可能”的励志意义。然而,当我们被这句励志的口号裹挟得热血沸腾的时候,是否还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不可能”根本不值得挑战?

放弃安全底线的个人冒险值得挑战吗?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爱好,不顾起码的安全限制,打着挑战的幌子,在“英雄主义”的怂恿下,“跑酷”摔残了,“蜘蛛人”摔死了,飙车肇事了……这样的悲剧还少吗?近些年,频见报端的某些探险被困的驴友们,在明知危险的情况下,仅凭一腔“冒险精神”,去挑战人迹罕至的险境,一旦被困,往往就要浪费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去营救;一旦发生不幸,受伤害的岂止是他一个人?说得不客气点,这种自私自利的“挑战不可能”,可以休矣!

超越道德底线的“三俗”行为允许被挑战吗?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为了“名”“利”,经常上演一些另类的“挑战不可能”,不断挑战社会公共道德承受的底线。商店促销热水器,就上演美女街头当众洗澡的狗血情景剧;为了培养职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跪在店面门口学狗叫;为了恶意营销,十多位妙龄女郎竟然在地铁里上演脱衣秀……这些庸俗无聊的、明知不该为而为之的“挑战”,除了践踏人格尊严外,还以一种低俗的噱头,给公众制造一种低俗的取向诱导。你说,这样的打着挑战心理承受极限幌子的行为能被允许吗?

既无科研前景,又没社会价值的“奇葩”挑战还应被提倡吗?由于吉尼斯纪录有着一顶“高大上”的“世界”的大帽子,越来越多的国人热衷于创造或打破种种“不可能”的纪录:“世界上最大的T恤”“世界最长烤肉串”“徒手拍钉子”“万人齐刷牙”“万人弹古筝”“万人大火锅”……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个人兴趣,挑战一下,倒也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为了上纪录,不惜以政治动员的方式,举地方之力,非要把这种娱乐性质的消遣活动冠以为某某争光的大帽子,实在大可不必!这样的行为除了能短暂满足一下“世界第一”的虚荣心之外,还能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绝不反对那些积极的、具有探索价值的极限“挑战”。但我们也坚决反对那些超越安全底线、挑战社会道德、浪费社会资源的“挑战秀”。因为这些“不可能”根本不值得、不允许,也不应该被挑战!

尽管这篇作文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作文反弹琵琶,逆向立意,没有像其他同学大谈“挑战不可能”的积极意义,而是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反思当下许多所谓的“挑战不可能”其实没有价值,可谓别出心裁,观点新颖。让笔者更为欣慰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引素材表现出来的审视和“省察”的态度,即对文中所引素材做了较为深刻的洞察和思辨。西哲有云:“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诚哉斯言!于作文选材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功利作文的影响,很多同学都在想方设法从审题立意、结构章法、语言表达、内容形式上雕琢亮点(这也是很多老师在作文讲评中所强调的),希望能博取一个好分数,却极易忽略对作文素材本身的“省察”。依笔者观察,很多同学在作文素材选取时只关注其是否且切题,对素材的真假、内涵、背景等则不去甄别,也不加深思。其实,对作文素材进行“省察”的意义不仅在于写作,还关乎批判思维品质和健全公民品格的养成。

很多同学在言谈中或作文中动辄就说“网上说如何如何”“微信上说怎样怎样”。显然,在网络时代,屏幕化阅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如果对网上的许多消息(素材)不经“省察”就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惰性思维,长此以往,“自己的大脑就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更甚者,血气方刚的正义青年稍不留神就会化身为不辨真假的“网络暴民”。

网络时代,信息纷纭,真假难辨,我们应对此保持警醒。因为很多流传广泛、貌似真理的道理,也有可能是“美丽”的谎言和别有用心的谣言。网络给了我们交换信息的空间,也给了我们信息评论的自由,但有些消息在没有抵达真相之前,不可随意评论传播,这不仅牵涉阅读习惯,还关乎道德品质。要知道:你能看得懂一张照片,但不见得清楚照片背后的真相。在生活中,我们应养成独立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以负责的姿态努力拨开遮蔽的迷障,追寻事实真相。不要盲目从众,不可随便站队,不能轻易“弹”“赞”,更不宜在作文中轻易引用。

当前,许多学生“对一则故事改变一生”的“心灵鸡汤”的钟爱也让人忧心。暖心的故事、励志的主题,走心的表达轻易地就让学生放松了对内容本身的“省察”。尽管《语文学习》杂志在2013年就曾刊发 《“心灵鸡汤”,亦需真材实料》一文,并不无担心地指出,“学生会不会拿这些捏造的名人经历作为论据背下并写进作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担心也没能引起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依然有“教师将其当作教育的例证,学生将其当作例证写进作文”。比如,“温水煮青蛙”这个早已被证伪的故事,直到现在还有老师拿它当作实例来指导学生的作文。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温水”“青蛙”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发现,自2000年以来,至少有3 000篇公开发表且被收录进知网的文章引用了这则素材,在互联网中,这则素材的引用率更是高得吓人。

另外,我们对时下许多教辅资料中的“万能作文素材”也要保持“省察”意识。面对素材文本,哪怕是名家、名师的解读也有失之表面或片面的可能。比如,“富翁与渔夫”故事:

富翁对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说:“你怎么不去奋斗啊?”

渔夫反问道:“为什么要去奋斗呢?”

富翁说:“奋斗成功以后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比如在沙滩边晒晒太阳。”

于是渔夫说:“我现在过得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

很多老师的解读以及学生的作文着眼点都是“我们狠命追逐的东西其实正是渔夫所要摒弃的,我们追求的结果却正是渔夫本身拥有的” ,或者“我们应该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从故事表面来看,这种解读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不迷信老师的解读,深想一层,就会发现老师的解读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解读”而已。

我曾问学生,老师小时候家境困难,每到红薯丰收的季节,几乎天天早中晚三顿都要吃它,有一段时间只要见到红薯,胃就不舒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早中晚也吃红薯,却很享受。同样都是吃红薯,为什么反差这么大?简单引导,学生就已明白:原来吃红薯是迫不得已,没有选择,它是主食的替代品;现在除了吃红薯之外还有多种选择,它是主食以外的点缀品。与此同理,就“富翁与渔父”的故事而言,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富翁成功以后,除了晒太阳,还可以选择更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而渔夫除了“晒”太阳以外却别无选择;所以,同是晒太阳,背后所折射出勤劳奋斗和消极懒惰的人生态度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总之,在作文教学和指导中,对于素材的收集和运用,老师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只有通过真实的阅读,观察人间万象,体察社会温度,才能紧扣时代脉搏,感知时代精神;只有在生活中广泛深入涉猎,积极独立思考,才能在素材中提炼出深刻新颖的见解。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秉持“省察”的态度,保持审视的习惯,努力“去蔽”,让心灵“在场”。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渔夫励志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渔夫和小猫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渔夫之利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