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水泥稳定相关试验检测技术

2016-04-09霍延霓

四川水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含水量碎石稳定性

霍延霓

(中核西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浅谈公路水泥稳定相关试验检测技术

霍延霓

(中核西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可承载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公路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与水泥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联,日常公路建设阶段,水泥稳定性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检测才能真正交付使用。公路水泥稳定试验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修正中得到改进。文中首先对公路水泥基层配合比分析的流程进行梳理,探讨相关的试验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预测。

公路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试验检测技术

公路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基础项目,整个工程的开展需要不同形式的技术落实,可靠的施工能够确保公路的稳定性,提升自身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公路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水泥混合料稳定性的影响最为突出。公路水泥稳定的具体技术体系要求科学、先进、高效,公路水泥稳定试验检测技术应在不断地修正中得到改进。

1 公路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的分析要点

公路水泥稳定与自身特殊的基层配合比有密切的联系。在工程实践中,基层配合比形式分析要做到精细严格。

1.1 控制路面稳定性

公路项目的施工建设总体而言,实践要求中都会以整体稳定控制形式作为重点。整个进度的稳定性依赖于具体的评价体系,在体系运行中完善建设有效的系统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应该结合不断的试验检测,这些科学性技术活动能够更好地指导稳定性控制。公路建设中,无论是路面基础还是外围结构,都存在大量接触性土壤属性影响。对于不同区域的土壤而言,含水量与土壤密度间具有某种程度的联系,应积极围绕指标做好必要的定量控制工作,从而在不断的公路建设中持续强化施工强度,实现水泥路面的稳定性。

1.2 合理控制混合料

水泥稳定性与含水量具有一定的关系,公路建设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混合料的控制要求,认真开展配制工作。对于材料的选择,试验过程十分重要。施工现场中大量的混合料要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计量工作来控制物料,根据现场的施工现状来确定物料配合比。检测混和料中的含水量是否实现最佳状态,有利于混合料的稳定性施工。物料施工前提往往就是混合料中的含水量和密度的控制是否满足合理要求,然后才能搅拌、压实,获得一定规格的样本,并完善相关的标准参数。

1.3 明确影响因素

公路施工中,水泥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抗压测试的形式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要求,不同的施工需求下混和料强度要求也不同,从而需具备不同的配合比。水泥稳定试验检测技术的落实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如混合料在控制阶段的含水量。最佳含水量确定后,混合料强度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被掌握,结合压实度等参数测定,就能得到理想的施工质量。

2 公路水泥稳定的试验检测技术

2.1 确定水泥基础稳定性

物料混合后的水泥对于接触的土壤还有不同的稳定性表现,这些表现与土壤土质成分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进入到施工环节后,混和料是否满足具体的稳定性要求还要在特定的控制时期进行试验检测。受检测形式和控制机制要求的影响,周边土壤的水分含量以及混合料质量测定有所侧重,需依据水泥中的最佳含水量检测方法将混合物提取样中水分进行测量。控制水分蒸发时可适当注入酒精,点火助燃后实现搅拌并积极冷却,水分烘干后称重,就能较为准确地完成含水量的计算。公路施工过程中含水量与材料多元性容易影响水泥系数,因此需要及时掌握含水量,保证压实度,强化公路的施工质量。

2.2 明确水泥稳定检测技术

公路水泥稳定有着具体的检测要求。施工后期应该加强对完工路面的观察,对于不同程度的异常状况应该及时展开技术研讨,分析其中的客观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处理机制,依据一定的科学试验来完成。现有的试验检测技术都要求应该稳妥收集样本并保留有效数据。通过试验形式的检测控制能够对相应地公路实际稳定检测产生必要的借鉴性影响。在后期施工阶段,要开始施行水泥稳定检测技术,从而加强稳定性控制,强化相关理论的应用。

2.3 碎石层检验技术

公路施工离不开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对于任何能够进入到施工环节的混合物料都要加强控制,提供必要的监理检测力度,从而不断完善和健全混和料稳定性检测机制。公路水泥稳定试验检测阶段应该用特定的控制机制,并且要时刻关注水泥在混合料中的用量。具体施工试验中,可以尝试将适量的氯化铵溶剂注入特定容器中,用不锈钢材质的工具完成搅拌,并用吸管吸取上层悬浮质,收集到三角瓶中。检测中时刻关注实际用量,并及时记录数值,借助必要的曲线图谱确定试剂含量。要特别注意的是基层的检测技术相对繁琐复杂,要强化计量控制工作,从而完成实验检测。

2.4 碎石层延迟时间检测

公路水泥中会形成一定的碎石层,其强度和密度都并非最初的设计能够精确预测和控制。对于这些碎石层的控制和完善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通过大量的工程试验能够发现导致延迟发生并影响时间的因素较多,而水泥终凝时间影响成为其中的重点。混和料的控制内容之一就是完成混和料的凝结时间和控制形态。因此公路施工中,建议采用大量缓凝水泥,水泥的凝结时间一旦延长,碎石层的延迟时间就变得缩短。水泥完成凝结的影响因素中,温度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要严格掌握温度才能更好的稳定控制水泥的凝结。

2.5 水稳基层强度控制技术

公路水泥碎石层的施工在持续较长的工期结束后,应在合理时间区间内完成强度测试。由相关的试验检测技术以及工程控制规范标准,水稳基层的强度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路面钻孔往往采用更为单一的形式,对于所有的样品测试工作前提就在于打好钻孔。公路水泥稳定性测试必然和水泥基层强度之间存在关联,对基层强度实行有效地控制,还有充分确认温度控制工作。如水泥稳定的砂砾土质基层,它的强度会受施工机械压实能力影响,必须建立良好的养护机制才能更好地完成施工质量控制。

3 公路水泥稳定试验检测技术的未来趋势预测

未来的公路建设,公路水泥稳定性试验检测仍然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在试验过程中加强对各项检测体系和控制机制的把控,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把握公路水泥稳定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技术不断突破

科技的发展将不断优化和升级水泥稳定性的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技术控制机制的整体目标。技术始终是工程获得更好质量的保障,对于技术的不断突破,所有的检测体系将拥有更加先进的理念充实,具备更好的落实形式,并且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技术落点。

3.2 稳定性能最优化

相关试验检测技术的完善,能够促进公路水泥的稳定性控制手段更加多元化,控制精度更加突出。不同科学控制实验的开展,让不同的理论可能性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加深了检测技术和控制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未来趋势的发展,必然能够时刻立足于公路施工实际,将各种稳定性提升至最大化。

结束语

公路水泥稳定性的试验检测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体系来支撑,同时更需要不断地理念和内容优化,使得其中的存在的影响因素大大降低,从而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取工程案例中的实测数据,辅助完成控制。水泥稳定性的试验检测在施工过程应该严控质量,深抓技术,强化管理,实现工程质量的优质提升。

[1]刘红,王国英,张爱华,等.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层试验检测技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0(1): 95-96.

[2]马丽丽,蒋丹宇,李红梅,等.浅谈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与控制[J].科学之友.2011,25 (1):39-40.

[3]刘彦哲.公路水稳碎石层的试验检测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7(1):99-100.

U45

B

1007-6344(2016)10-0022-01

霍延霓,1984年出生(出生年),女,汉,陕西榆林,评高级工程师,本科,公路施工、公路试验检测。

猜你喜欢

含水量碎石稳定性
碎石神掌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悲壮归乡路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基于两相混合流理论PEMFC含水量特性分析
液氯中含水量测定注意事项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