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忘”的羚羊

2016-04-09山东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羚羊人生生活

山东 武 强

“健忘”的羚羊

山东 武 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是名副其实的弱者,它们每天都会被狮子、豹子、豺狼等猛兽追逐、猎杀,似乎每天都得提心吊胆地生活。但科学家发现,羚羊却是草原上活得“最轻松愉快”的动物之一,它们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能安静地吃草、快乐地嬉戏,哪怕虎狼近在咫尺。

原来,羚羊是一种“健忘”的动物,对于自己被追杀的恐怖场景或同伴被捕杀的血腥场面,几分钟后它就能忘得一干二净。接下来,它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那样,继续悠闲地享受鲜嫩的青草。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材料围绕羚羊的生活习性展开,首先坦率承认羚羊所处的弱势地位和日常必须面对天敌,“提心吊胆”生活的状态。其次,材料又借助“科学家”的“发现”,引出羚羊是草原上活得“最轻松愉快”的动物之一。这分明是借助权威之口证明羚羊的生活现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悲戚、苦恼、怨愤、甚至消极逃避,而是面对虎狼依旧可以做到“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能安静吃草,快乐嬉戏”。接着,材料依旧从“科学家”的角度揭开了羚羊快乐的“秘密”所在——健忘,即忘掉“追杀,恐怖和血腥”。

就这三部分的关系看,羚羊面对凶险生活的悠闲状态和“健忘”的处理方式是这则材料的重心。据此,可提出良好的心态决定一切、坦然(乐观、从容)面对生活中或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去除约束自己的负担、放下心灵包袱、活在当下、在人生重大灾难面前学会放松心灵、让人生、生活多些从容等等立意。当然,这则材料也可以站在批判羚羊的角度和辩证看待羚羊的做法角度立意,比如提出居安更要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训是不能忘记的和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等观点,也是符合题意的。

比较有特点的题目如下:心若向阳,无谓悲伤;江山清空我尘土;云在青天水在瓶;忘却苦痛,安然生活;我自静默向纷华;何妨“健忘”且徐行;云淡风轻,宠辱不惊;在沉重的生命里轻舞飞扬;身处险境,也要活得潇洒;让灵魂拍手作歌;丧钟为谁而鸣;好了伤疤,可以忘了疼吗;健忘者常悲,铭记者长乐等。

【学生佳作】

素履之往,愿行之也

刘倩雯

人生藉藉,尘世间不如意之事数不胜数,与其忧虑地等待死亡,不如放手让自己简单快乐——你若不殇,岁月无告。你若不动,风又奈何?

人生常苦短,岁月多峥嵘。我只选择:素履之往,愿行之也。

汪国真有言:“我不管前方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是的,我们的人生不会一路平坦,泥泞总会遍布脚下,与其悲天悯人或怨天尤人,都不如热爱生命更为真切。素履之往,努力生活。在动荡的民国时期,社会变迁,战争四起,人人自危,可张充和却优雅地走过。当国运颠簸、人人自危之时,她的姐妹先后嫁与政要,她却独善其身,从未身陷历史的漩涡。她奔赴美国,把家园的战火、姐妹的不幸、时代的不安,统统放在心底。她知道,悲伤哭泣代表不了什么,要拯救自己的命运,就要尽己所能的努力生活。于是,她以柔弱的肩膀,在国外扛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旗,终成民国绝响。

张充和的人生算不得平坦,可她从容迈出泥泞,踏步芬芳;她一生传奇,历经沧桑,始终简单纯粹,所以快乐生活。试想,若她终日惶惶,心忙生计,又哪里有民国的绝响?面对纷杂世间,纵苦难重重,也要热爱生命、笑对生活,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求的生活。

素履之往,优雅生活。“我看过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梭罗与自然为伍,两年间独居山间,他看惯了尘世的喧嚣,忘却失望孤独而迈进自然。隐逸的生活充满风险,他却始终“素简至上”,不畏严冬;因为他深知,积极而诗意地活在当下,春天自会到来。

他忘却一身烦恼,拒绝尘世的束缚。他在华尔登湖畔漫步的背影,浓缩成一个时代的信仰。他简单,所以他优雅;他忘却,所以他幸福。

素履之往,自由生活。王国维先生说过:“人生只似风前架,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蓬江点点萍。”是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于尘世间,不过是一次短暂的旅行;人生终将化为尘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笑走完这人生呢?泰戈尔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一味被忧虑、痛苦所要挟,又怎会领悟“旅行的意义”呢?

自由生活,是对现实生活苦难的一种超脱。苦难、挫折都是正常的人生历程,如果我们因此而“心为形役”,最终只能是遗憾终生。正如一位智者告诫的那样:“我们走了很远很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清人有言曰:“素履之往,其行天下。士如皓月,其心朗朗。……独行愿也,志兮四方。”我也有素履一双,愿踏过人世间所有纷扰。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颇具理智而又不乏浪漫气息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经营全文,可为完整清晰;三个层次选用三个主要历史人物,附带其他名人论述,内容上关涉古今中外,方法上注重事实道理和正反结合,材料典型而有代表性,论证翔实而有逻辑性。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文章、机辩说理的论证能力。题目“素履之往,愿行之也”,颇有摄人心魄之劲道;文末点明出处,足见作者文学素养的深厚,又可窥见作者素洁生活的轻盈洒脱、自信优雅之态。

摘却荆冠,优游生活

张伟英

在《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十五章中,记载着耶稣被人钉在十字架上、头上被戴上荆棘编织的帽子的悲惨故事。从那时起,荆冠就成了人们所遭受的巨大苦难的象征。数千年来,有无数人会常常想起那个遭受苦难、令人敬仰的伟大灵魂。

然而,我们有谁愿意在生活中真的像耶稣一样,悲苦的活着呢?

羚羊无法创造力抗虎狼的神话。面对杀戮与追逐,羚羊没有惶惶不可终日,而是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智慧启迪我们:摘却荆冠,忘记苦痛,优游生活。

摘却荆冠,释然痛苦,忘记那些摧残怨恨,才能优游生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言:“我担心生命配不上所受的苦难。”他的话里,流露出对苦难的无限感激和释然。故友的抛弃,爱人的离世,当局对他实行禁言乃至禁足的恶令,如荆棘的王冠紧紧地箍住他,让他痛苦不堪。可是他以笔为矛,鞭挞黑暗,用对人类的伤怀化解自身的不幸,终于有所建树于文坛。试想,如果他只沉溺在一时的苦哀而无法释然,怎么有《罪与罚》中“人必须记住罪而忘却罚”的救赎之声呢?

摘却荆冠,抛弃烦恼,舍下那些中伤怒斥,才能清净洒脱。

弘一法师悟道时吟出“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传世名偈,正如他自己抛弃忧愁遁入空门一样清净人心。他年轻时就对佛法颇有造诣,面对颠沛无着的众生苦难,面对顽固守旧的学究为“功利”之名的詈骂,先生斩断万千烦恼丝而遁入空门。这不是躲避消极之态,而是摘除束缚心灵的荆冠,让才思尽情飞扬,普度水火众生,了却身心繁冗与恼恨。正如他所言:“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建筑家梁衡说:“生命本来无所谓意义,精神也无所谓高尚鄙俗,总是在追求一个目标的时候方显出它的成色来。”弘一法师选择在那个凄风苦雨带来重创的时代抛弃烦恼、舍弃中伤、磨洗灵魂,这才是他最后能成为为人们所景仰的高僧的因由所在。

荆冠,是缚住心灵的苦痛与磨难,是阻止人优游安然的魔法与符咒。人们要想获得平和人心,入得沉静之境,优游生活,就必须将其摘除。

反观当下,沉溺于苦痛而无所为,痛心于悲剧而不能进的人事屡见不鲜,难承重负的跳楼学子,青春之花惨淡凋零的境遇令人叹惋。可如果他们能摘却荆冠,优游生活,不也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诚然,摘却荆冠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抛弃。我们牢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是为了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将荆冠小心珍藏起来,更好地警示后人,让和平之心永存。

苦难编织而成的荆冠也许会戴在每个人,甚至国家民族的头上。如果悲哀无济于事,不如摘去荆冠,优游生活;同时又珍藏荆冠,以此为鉴,才能拥有最美丽生活。

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摘却束缚我们手脚的荆冠,当与此同!愿我们的生活,能多一些像耶稣一样灵魂伟大而生活洒脱的殉道者!

【教师点评】本文是一篇极具思维深度的考场议论文。在立意上,作者借住《新约全书》中耶稣受难的荆冠,巧妙比喻人生所遇到的不幸与苦难,提出摘除荆冠、优游生活的观点,可谓新颖。作者先从耶稣受难说起,进而提出疑问,引出观点;正文从两个角度剖析,分论点层次分明;后又联系现实,予以批判,并给出辨正做法。这在构思上独具匠心。结尾由谭嗣同的话做出引申,并提出个人愿景,照应开头,做到了收束简练,首尾圆和。文中广泛引用名人事例和论述,并借住假设论证正反对比,使得文章辩驳力道十足。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羚羊人生生活
梦幻羚羊谷
人生中的某一天
绝望中的羚羊
猎豹与羚羊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