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小说阅读训练两则

2016-04-09江苏唐惠忠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花样滑冰老同学琴弦

江苏 唐惠忠

外国小说阅读训练两则

江苏 唐惠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

预 演

(苏联)顿巴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课桌。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常在一起冲着他的后背做鬼脸。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这是15年前的事了。15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四层楼……“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我心里暗想。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震得整个房子嗡嗡响。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里面传了一阵叫骂声。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约摸有八九岁。

“努格扎尔·阿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他是我爸爸。”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你爸爸的老同学。”

“噢,您请进来吧……玛穆卡!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6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和妈妈在家吗?”“不在。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你俩在做什么呢?”我问。

“我们在玩‘爸爸和妈妈游戏’。我当爸爸,姆济娅当妈妈。”玛穆卡对我说。

“你们玩吧,我不妨碍你们。”我一边点着烟,一边坐在沙发上。

“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生活安排得好不好?是不是幸福?”我寻思着。

孩子们尖利的喊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过来。

“喂,孩子他妈!今天做什么吃的?”玛穆卡问道,显然是模仿某个人的腔调。

“吃个屁!我倒要问问你,我拿什么来做饭?家里啥也没有!”

“你的嘴可真厉害!骂起人来活像个卖货的娘儿们!”

“你怕什么!在饭馆一坐,就能吃个酒醉饭饱……可我怎么办?”

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昨天夜里你跑哪儿逛去了?说!”姆济娅握着两个小拳头,叉腰站着。

“你管不着!”

“什么,我管不着?”

“你疯啦?!”

“我受够了!够了!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孩子统统带走!”

“不准动孩子,你自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没那么简单!”

“把儿子给我留下!”

“不行,我已经说了!”姆济娅高声叫道。

“你听着:把儿子留下!要不然……”玛穆卡抱起枕头,一下子砸在姆济娅身上。

“好哇,你敢打人?畜生!”姆济娅抡起洋娃娃,狠狠地打在弟弟头上。她打得是那样厉害,玛穆卡的两眼当即闪出了泪花。

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孩子,真不知害臊。这是什么游戏哟!”

“放开我,尼娜!”姆济娅突然朝我喊道,“你们这些邻居不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我整天受他的气,没法跟他过下去了,我的血全被他喝干了,可恶的东西!你们瞧,我瘦成了什么样子!”姆济娅用纤细的指头戳她那玫瑰色的脸蛋儿。

“别信这个妖婆的鬼话!”玛穆卡冲我说。

“不要吵了!”我实在控制不住,向他们大吼了一声。孩子们恐惧地盯着我。

我喘过一口气,勒令两个孩子向我发誓,保证以后不再扮演他们的爸爸妈妈,然后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家。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蛮‘快活’的!”我一路上想着姆济娅和玛穆卡。他们在我面前表演了一幕未来家庭生活的丑剧。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欧洲卷)》,有改动)

1.小说的开篇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答:

(2)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答:

3.小说以“预演”为题有什么深意?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含而不露的艺术技法,以巧妙的叙述和精巧的结构来记述事件,平添了许多神采,亦增无限雅趣。请你就小说中使用的“含而不露”的手法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插叙(或“追叙”)。(2分)(2)通过追忆往事,表明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交代了“我”登门拜访老同学的原因。(3分)

2.(1)“毅然”表明了“我”急于见到老朋友的心情。(2分)(2)“跳起来”表明“我”对打闹的两个孩子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2分)而且他们打闹的程度、所说的话语让“我”无法相信这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2分)

3.①“预演”是对父母的模仿,包括内容、腔调,可谓惟妙惟肖。(2分)②“预演”,既是孩子的父母往日生活的翻版,又是孩子未来命运的暗示(或“提前展示”)。(4分)

4.作者描写了“老同学”一对儿女的一场游戏。“老同学”没有正面出场,可作者在叙述“老同学”的儿女卑俗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爸爸和妈妈游戏”中,不露声色地展现了“老同学”的形象。(2分)作者几乎未加一句评价议论,却让读者在啼笑与酸楚中鄙夷“老同学”的作风。(2分)轻轻几笔形象叙述,便把个人修养问题提升到了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高度。全文看似均是描述,却让人感到雄辩的说服力量。读完全文,方觉此文是振聋发聩之哲理钟声。(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一根琴弦

(俄)卡邱申科

我沉浸在我的小提琴的音乐声中。突然,一根琴弦断了。我担心地想:一星期后,我们要在幼儿园举行一个协作机关主办的音乐会,在工会的会议上我又要挨骂了。

“断了一根琴弦,”我对妻子说,“我完了,社会活动不积极,住房排队又要推迟了。”

“咳,你真笨!”妻子毫不客气地说,“到商店去买一根好了。还有好多天呢。你还在排练嘛。”

我一大早就跑到商店去了。那儿没有琴弦卖。

我整整一个晚上在小提琴旁徘徊。我拿起来试着拉了拉,但是小提琴缺一根弦就像牛叫一样难听。

我有一个熟人的熟人,叫彼得罗维奇。妻子建议给他挂个电话,我说:“他曾经给瓦列奇卡弄到过一双长筒靴,可是我要的是琴弦啊!”不过我还是打了电话。

“劳驾,”我说,“我非常需要一根琴弦。”

“什么‘琴弦’?”

“是演奏要用的,小提琴上的弦。我有这样的爱好,难道……”

“要这样的缺门货呀?您记下电话号码,就说是彼得罗维奇叫您打的。虽然十分缺货,但人家肯定帮忙……”

我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我说明了情况。

“我很高兴,”对方回答,“但是您接受我的条件吗?”

“什么条件?”

“看来,彼得罗维奇忘记告诉您了。可以弄到琴弦的那个人需要把女儿安排在游泳部或者花样滑冰学校。您的琴弦……”

我想对她说:无论是在游泳部,还是在花样滑冰学校,我都没有熟人。但是她显然很忙,挂上了电话。这时,我回忆起我的朋友沃夫卡,同体育运动有点儿关系。我找到他的电话号码,打了电话。我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说:“沃夫卡,我非常着急……需要赶紧把一个小姑娘安排在游泳部或者花样滑冰学校。否则,由于社会工作的完全失败我要完蛋了。”

“我一点儿也不明白,”沃夫卡说,“你干吗要答应这种事?”

“救救我吧,朋友!”我说道,“我很需要安排一个小姑娘。”

他踌躇起来。

“现在大家,”他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去学花样滑冰或是去游泳。你是一星期以来第五个给我打电话的人。首长已经干预了这件事。他说,要是没有他的签字,任何一个无能之辈都别想进这种热门的地方。不过……”

“不过什么?”

“他急需一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订书单。要是你弄得到的话,我说话就有了借口。”

我叹了一口气:“好吧!”

离演出就剩三天半了。这时,我妻子又想起她的堂兄弟有个侄女在书店工作。她已经打算要去给她打电话了,可是却突然说道:“不好意思给她打电话,因为她曾请求你通过你们局给她弄一套……可你说这些请求使你烦死了,并且你们没成套的……”

“够了!”我手在桌子上一拍,“我已经够了,我决不在任何地方演奏任何东西了。那个木头玩意儿在什么地方?”

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寻找那把小提琴,想把它扔到角落里去,然而就在这时我的儿子跑了进来。

“爸爸,”他喊道,“琴弦有了,有了!”

我坐了下来。“琴弦在哪儿?”我问。

“隔壁的海卡有,几乎还是新的呢!只是他这根琴弦要换一张《波尼·米》的唱片和一只狐种狗……”

(选自《文艺生活·精品小小说》,有删节)

1.小说的标题“一根琴弦”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小说的结尾部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这篇小说揭示出了哪些社会问题。(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一根琴弦”是全篇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②“一根琴弦”以小见大,强化主旨,借小事物揭示出大问题。(2分。应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

2.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前文儿子喊“琴弦有了,有了”,已使“我”的心情豁然放松,但结尾处的交换条件又使“我”的心陡然一紧。(3分)②发人深省,深化主旨。“隔壁的海卡”提出交换条件,说明丑恶的社会风气已经侵蚀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3分。可从情节设计、表现主旨等角度考虑。)

3.示例:①“我”是一个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小职员。为了一根小小的琴弦,“我”低声下气,求东求西。②“我”比较正直、善良,不愿意为身边的人谋私利。③“我”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竭尽全力却找不到琴弦,“我”想要扔掉小提琴,表现出“我”对丑恶风气的愤怒。(答出两点即可。)

4.示例:①人们变得现实而冷漠,物质交换胜于友情、亲情;②社会已经变成了关系的社会,无论办什么事都要依靠人际关系;③社会成了一些爱好钻营逢迎的人的天堂,正直善良的人难以生存;④以权谋私现象很普遍,很多人用手中的特权谋取私利。(答出三点即可。)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花样滑冰老同学琴弦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姜 末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老夫老妻老同学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看了又看
额头上的琴弦
永远的怀念——忆老同学陈启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