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文赏析

2016-04-09陕西惠军明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周天子倪萍公主

陕西 惠军明

美文赏析

陕西 惠军明

【原文呈现】

熬的境界

王晓河

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情,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

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地熬,是看透时势地熬,犹如石上磨刀,越磨越锋利。“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作家池莉有一本书叫《熬至滴水成珠》,她写道:“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

“公主”的由来

皇帝的儿子,有称呼“王子”的,有称呼“皇子”的,从字面上就能理解这些词的意思。不过皇帝的女儿叫做“公主”,这是为什么呢?

“公主”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更早的时候,她们被称为“王姬”。因为周朝的时候,“姬”本是周天子的姓氏,后来也作为形容妇人的美称。人们认为这个字比较高贵,而周天子的女儿也比其他‘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熬出来的。”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饱经风霜,饱览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味,挣扎中有感悟。所以,倪萍写的《姥姥语录》中有一句话说:“人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致。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地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

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骨子里是坚持。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碰撞,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充满希冀的奋斗,便是有益的人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王族的女儿要高贵,于是就能配得上这个“姬”字,所以就叫“王姬”。

“王姬”也要结婚,结婚就得办婚礼,得有主婚人。一般来说,家长要做主婚人,可“王姬”的家长是周天子,地位太尊贵,没法做主婚人。古人很聪明,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在比天子低一级的诸侯里挑人选。由于要主婚,所以这个人选一定要和天子同姓。而那个时候的诸侯,级别最高的就叫做“公”,因此“王姬”的定义就变成了:需要由“公”

【赏析】什么是熬?熬就是我们常说的忍耐,是在逆境失意之中的坚守与不逃避。我们为什么要熬?因为不甘心,因为不肯轻易放弃,因为我们想改变眼前的困苦状况。熬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是艰难。我们要忍受凄风苦雨,要忍受白眼奚落,要忍气吞声,要默默舔舐自己的伤口。人生不要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在苦苦的煎熬中,我们的精神和灵魂不断得以锤炼,得以升华,最终破茧成蝶;在苦苦的煎熬中,我们涵养了性情,创造了价值,最终收获了世人的尊重。

文章观点新颖,论据翔实,论证充分,富有文采,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全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完美结合,从著名作家莫言到领袖毛泽东,从作家黄桐到冯仑,从陈景润到倪萍,旁征博引,言之凿凿,论述深入,议论生风,读来令人信服。来主持其婚事的女子。所以,她们又被称为“公主”。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到了后世,“公主”的称呼就固定下来,还衍生出了一些变化。比如“长公主”,在汉代、明代,指的都是皇帝的姐妹,而皇帝的姑姑,也就是先皇的姐妹,被称为“大长公主”。清代有特别的叫法,来区分皇后与妃子所生的女儿,前者叫作“固伦公主”,后者叫作“和硕公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猜你喜欢

周天子倪萍公主
如果回到过去当周天子,会比现在吃得更好吗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倪萍让保姆吃海参
从幸福的臃肿中走出来,倪萍闪电瘦身记
刘康公的“乌鸦嘴”
小公主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倪萍学画仅三年一幅作品拍价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