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
2016-04-08庄学
庄学
临近迎娶的大喜时刻,热烈欢快的气氛在卫坡村这个农家小院里经过几日的聚集发酵,日益浓郁,小院的角角落落都溢满了喜庆的味道。
五道大红的弧形彩门从一百多米的街口排列到了小院的门口,卫家的三层小楼里外一新,门窗墙壁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清香。敞亮的客厅,宽宽的窗户,干净的厨房、卫生间,大屏幕电视连同有些未扯去护膜的家电也贴上了大大的红喜字。新房已经布置就绪,彩条,红喜贴,高高一摞成双的被子,床上由巧手的女人们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次第摆成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准备当婆婆的喜咧咧地说:“嘿!早生贵子么!”等大大的结婚照往墙上一挂,一对新人相互依偎情真意切地冲着每一个进屋的人露出甜蜜的笑,这才真正有了新房的味道。
早两天,村子里专门做红白喜事包桌的厨师们就忙碌了起来,卫相平大厨将军般地指挥若定,红案白案备菜杂作有条不紊。大棚下,一溜的老虎灶炉火正旺,火舌欢快地舔着锅底,五尺直径的大锅里咕咕噜噜地响,腾起的白气袅袅上升,肉香弥漫了小院的角角落落,飘向了村街。菜油、香油等作料是早已备好的,还备了一冬一春的红薯粉,那粉条清清亮亮,粉面滑滑腻腻,均是上乘的好粉。厨师们把大盆里调好的凉菜一一装盘,摆在几块铺板连接起来的桌面上。几十桌的备菜每一样都摆了一长溜,一行绿一行黑一行红一行白,厨师们的双手腾挪其间,仿佛在五线谱上弹奏愉悦的乐章。
准备当公公和婆婆的衛家老两口,被人画了花脸,头上还绑了两个朝天的小髻。喜庆的乐曲震天响,喧闹着村街,喧闹在人们的脸上。收礼台前执笔的一般是村里的文化人,每收到一份礼钱,就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书写下来。几个婚礼主事的人巡视筹划着,夸张地指派着卫三卫五,四路人马就忙忙乎乎地进进出出。目睹这一切,准备当婆婆的人眼睛有些湿润了:多年前嫁到卫家这个小院时,也是这样的热闹和红火。那个时候自己来不及品味这份热闹,只是当了个随人摆布的主角,但是毫无疑问,那个时候和今天一样,幸福的憧憬一定是盈满了胸怀。二十多年将子女养育成人,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艰辛和操劳,如今总算是要把儿子交给另外一个女人了。想到这里,准备当婆婆的人就有了几分落寞。可也是天大的喜事呢,了却了一桩心事!
孩子们循着这乐曲循着这香味一窝蜂地跑进了小院,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女孩子嚼着从新房里抓来的糖果,摸摸新床,拍拍浮动着的五彩球,看着大结婚照,眉眼里都是开心和羡慕。男孩子们迈着男子汉的步子在婚礼台上走一走,咧嘴笑了,若干年后自己不也会成为一场迎娶的主角么!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走完应走的婚礼程序,新郎在喜悦之余感到了压力。以前是信马由缰,与一帮朋友呼啸而来呼啸而去,里外的事情有爹妈虑着。现在只“爱和责任”就觉得沉甸甸的,沉得好像稍一松劲就会失手。
乡宴开始了,主家的院子邻居的院子都布满了桌,村街的路上也是一溜的桌。这喜事不仅是主家的,也是全村人一场欢乐的盛宴,贺喜的宾客还在不停地来,酒席添加了一桌又一桌。乡村人的婚礼图的就是热闹吉祥,即使“冒桌”(超出预定的桌数),那也是冒得喜庆,主家人缘的得意就在添桌的吆喝声中丝丝缕缕地挥发出去。端条盘上菜的川流不息,上一碗撤一碗,地地道道的乡村水席,味美的滑肉,醇厚的扣碗肉,脆香的焦炸丸,甜腻的蜜汁红薯片……虽然式样不花哨,却是实惠的一盘一碗,引诱着食客的味蕾。
乡村的迎娶直奔主题,如同这乡宴一样,喜庆而热闹,淳厚而实在,但又细细密密地蕴含着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和地域传统。红布幛红对联红喜帖和小院外翠绿绿的牡丹苗,不正是承载着庄户人家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么! (摘自《洛阳日报》2016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