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洋溢生命活力的课程体系
2016-04-08赵晓天
赵晓天
新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各种课改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策略:第一个是示范引领。主要含义是以个别课程或者部分学科的深化改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示范效应,来带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的全面提高。其局限表现在无法实现课改力度的持久性和课改面向全体的要求。第二个策略是整体优化,它是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的优化。它不不仅仅注重某个班级、某一个项目,而是力求对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整体建设和优化,形成结构性优势,进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松小”),在“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办学思想指导下,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自开办伊始便确立了走“整体优化”的课改路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松小已经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建构起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完成了学校课程再造的深度变革,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量。
学校课程再造的“生命”意蕴
人的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生命的精神属性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成功的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失败的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完整的人”。
人的生命只有不断开拓自然生命的长度,构建社会生命的宽度,塑造精神生命的高度,才最终完成了他的人生及其“人之所以为人”的完整过程。人最初作为自然生命体而存在,他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这些发展,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是实现“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教育促进了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使人由自然的、潜在的社会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人。所以,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以从教育的根本使命讲,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什么样的课程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学校课程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的素质结构,直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将培养出怎样的人,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追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目标。很多学校基于自身实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构建,打破了我国传统的课程由国家一统的格局,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学校为本,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一度回归”。在课程设计“一度回归”的基础上,祛除学校功利色彩,聚焦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或基本要素)再造课程,使课程从学校为本走向学生为本,则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因此,生命发展取向往下的学校课程再造,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致力于人的三重生命的和谐统一,让教育点燃“我之為我”的生命亮度。
基于“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重建
“完整的人”并非与生俱来,教育的过程,就是“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存、自我超越的过程。基于“生命”发展理念,学校应该确立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并在其指导下,勇敢探索学校课程再造的研究策略。下面以松小为例,解析其生命发展取向下学校课程体系再造的策略研究和实践。
课程理想 松小的课程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松小的课程目标:塑造精神生命,开拓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
建设方略 第一,以整合重建课程结构,聚焦生命成长。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分解细化明确,将其内容与地方及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其课时进行重新分配,结合本地区优势和学校实际,采取长短课结合等形式,构建起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再划分为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五个一”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是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班队活动整合为体验型课程,再划分为德育体验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其中的德育体验活动一至六年级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地、我与天等六大主题,指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内容包含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版块。
三是落实音体美学科“1+X”专项教学。目前中小学的音、体、美学科教学都存在“博学无术”的状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只有“X”,缺少“1”。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松小找到了这个“1”。在音乐学科,“1”即葫芦丝;在体育学科,“1”即毽球和跳绳;在美术学科,“1”即纸艺。松小把体育、音乐、美术各年级教材中交叉、重复以及不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内容进行改造,编写了《文武秀》《纸艺》《葫芦丝》等教材,运用增减、合并、替代等手段将这些技能学习整合到体音美课程教学中,各年级都有目标有课时,有进度安排,有评价标准。现在,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纸艺,会吹葫芦丝,会跳绳和踢毽球。通过“1+X”专项教学研究,老师们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也得到快速发展。老师们能够逐渐将实践“1”的课程思维移植到每个“X”的教学研究上,“1”和“X”互为依托,共同进步,音体美课堂教学真正从“博学无术”向“博学有术”转变。
第二,以联动重建课程教学,提升生命价值。其一是课堂教学策略联动,分为基础型课程情知互动、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
松小“情知互动”有四大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三是教学过程活动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四是教学关系民主化,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情知互动”的“情”,不仅仅只是求知的手段或方法,还是师生追求真、善、美,提升精神生命高度的策略所在。
在教授“树的联想”一课时,笔者用一个小实验来引入正题。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盖上盖子,蜡烛在杯子里慢慢地熄灭了。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蜡烛由燃烧到熄灭的整个过程,知道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也明白了树是提供人类呼吸氧气的重要源泉。笔者话锋一转,以非常沉重的语气说:“同学们,当我们地球上的树木被砍伐一空的时候,熄灭的还仅仅是这只蜡烛吗?”同学们有的惊讶,有的激动,一个同学大声说:“到时候熄灭的将是我们人类!”孩子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随后笔者又乘热打铁,播放一些树的精美图片,让学生马上又感受到在绿色环境中生活的美好。通过这一正一反两种情感的碰撞,引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无限向往……紧接着,涉入正题,通过对科学幻想画的分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冲动,对科学世界的遐想,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创作出的作品也花样百出,精彩纷呈。
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即以趣引技、以技育趣。具体指拓展型课程教学中通过技能与兴趣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技趣共进的效果。技趣互促有三重教学境界:第一阶段兴趣先导,兴趣是媒介,是平台;第二阶段技能驱动,技能是保障,是动力;第三阶段技趣共进,以技养趣,以趣促技。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任何兴趣与爱好都是建立在学习和掌握技能基础之上的,兴趣培养促进知识与技能学习,知识与技能提高又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进而获得了提高知识技能的持久动力。
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松小倡导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松小在体验型课程教学中,通过对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互通关系的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三个教学定位:一是内容注重项目意识,举一反三;二是过程注重合作意识,同伴互助;三是评价注重生活意识,行胜于言。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活动策略,切实地改变了“文本育德、知识育德”成效低下的困境,摸索出学校“生活育德”的崭新模式。
其二是课程实施策略“整体联动”。例如松小的“一手硬笔好字”课程,它已经不再是孤立的每天15分钟课堂写字练习,它已经和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各学科的日常作业书写、期末试卷的书写质量、学生课堂常规坐姿习惯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评价此项课程开展成效的依据。学校尽可能地抓住课程的每一个教育关联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效的“课程生态圈”,实现省时、高效、深入的教育效果。
三位一体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及体验型课程等三类课程构成“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追求情知互动,主要关注塑造精神生命;拓展型课程追求技趣互促,主要关注开拓自然生命;体验型课程追求道行互通,主要关注构建社会生命。
指向“生命”发展的课程教学探索
基础型课程的情知互动与塑造精神生命 松小的基础型课程强调“情知互动”,具体指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和情与知的互动,其价值取向侧重于精神生命的塑造。松小认为,在当下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严重缺失的倾向急需拨乱反正,即需要加强对精神生命的关注。
拓展型课程的技趣互促与开琢自然生命 教育作为观照人的生命的活动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的土壤,生命失去了根基,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拓展型课程“五个一”强调技趣互促,重视学生生命潜能,淡化学校功利色彩,反对为特色而特色,期望让学生拥有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學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体验型课程的道行互通与构建社会生命 体验型课程包括德育体验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关注社会生命的构建。体验型课程强调“道行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旨在让教育“接地气”,改变“高大上”的现状。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其很多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体例都是按照知识逻辑进行的,过于“国际化”“理想化”“城市化”,导致在教学中难以贯彻“生活育德”的宗旨。松小期望通过体验型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体验感悟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并在生活中践行孝顺、慈爱、善良、友爱、尽力、倾心、服务、友善、融洽。
总之,学校作为自主、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读懂课程改革的变革性实践,注重内涵发展的策略,设计个性化课程结构与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形态,从而最终获得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力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