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人文关怀

2016-04-08高翠强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

高翠强

摘 要: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文关怀是相当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着明显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科技高度发展条件下出现人的异化现象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其进步也是对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改进科学技术的真实记录。人们的生活也呈现日新月异之势,我们处于一个高效利用和研发科学技术的时代。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最为方便与快捷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得以形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使得人类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生活。但是,在人们享受科技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不可否认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以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例,人们对通讯工具手机的依赖,从2G的普及到3G的发展再到4G的应用,功能越强大人们对其依赖性就越大,以致越来越沉迷于这样的环境,逐渐地忽视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低头族是当今社会较为普遍的现象。久而久之,人们的社会关系容易变得脆弱,情感慢慢淡漠,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所反映出的实质是人的异化。从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的异化这一角度而言,人文关怀是相当必要的。

(二)党的重大会议中对人的关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对人的关怀与重视更为彻底,切实从人这一主体出发来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并以此来彰显人文关怀。

从实际而言,致力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税贫攻坚工程,实行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在教育方面,国家加大力度推动其和谐稳固发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在费用上,做到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基于学生的切身利益及根本问题,为其顺利接受教育提供绿色通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维度来陈述,即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的维度提出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而言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个人层面评判的价值准则。

(一)国家维度为人文关怀描绘蓝图

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并不是孤立的,总是同这个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交集。个人是置于国家之中的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维度的目标为人文关怀描绘蓝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地位,起着统领作用。富强指的是国家富裕、人民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程度,生产力发达,才能为人民源源不断地提供财富。富强,涉及的是经济层面的人文关怀。民主,则体现了政治层面的人文关怀。民主,即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其实质和核心。民主,从更深的层面来解读,也可称为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人民有参与到管理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权利。民主,为人文关怀提供了政治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明的内涵丰富,具体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其内部又是相互联系与制约的有机整体。和谐,集中体现了人文关怀,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满足,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地得以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维度来为人文关怀描绘蓝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最高层次,起着统领作用。

(二)社会维度为人文关怀营造氛围

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从社会维度为人文关怀营造氛围。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意志自由即,每个人做什么事、怎么做事的意志不受他人以及外界的干扰与控制,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自由这个体系中,意志自由是基础。在个人意志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够谈得上后续存在与发展的自由。只有个人的自由得以保证,才能称得上实现了人文关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真正的人文关怀,其一定是对人给予极大的尊重,在法律面前也毫无例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里,每个人平等地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此外,平等也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其与平等是一脉相承的。公平包括生存公平、产权公平、发展公平。正义即爱憎分明、是非清楚,与公平是息息相关的,在这样的社会,人文关怀才是真实与具体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与手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其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依法治国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维度来为人文关怀营造氛围。

(三)个人维度为人文关怀提出规范

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相对的,人文关怀也一样。人文关怀并不是一味的自由与解放,也有一定的的规范与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是从个人维度来为人文关怀提出规范。爱国,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准则,也是对个人的最低要求。爱国,基于个人对国家的情感依赖与认同,也是个人归属感的重要体现。敬业,即对公民在职业岗位上的态度要求。敬业要求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与工作怀有敬意,热爱并认真负责地去完成。诚信友善可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规范准则。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处于集体中的人,总是与他人存在着一定的交往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规范来约束,诚信友善是很重要的准则。诚信友善,具体说来就是城实守信、友爱和善,为人与人的交往过程确立了科学合理的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维度来为人文关怀提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与最新理论成果,挖掘其中的人文关怀内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杜飞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哈尔冰工业大学学报,2012(5).

[2] 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党委学报,2013(2).

[3] 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