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写读书笔记
2016-04-08蒋秀华
◇蒋秀华
数学教师如何写读书笔记
◇蒋秀华
有很多老师喜欢读书,但是若干年之后,他们当中有的人依然在原地踏步,有的人却实现了专业成长。都是喜欢读书的人,为什么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呢?原因在于:有的老师读书,看过一遍,冲动一时,感动一番,就过去了;有的老师读书,不但看多遍,还写读书笔记,甚至学以致用。作为一名喜欢读书、喜欢写读书笔记的数学老师,我很乐意与大家分享我如何写读书笔记。谈谈我的一点亲身实践和认识。
写读书笔记,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上学的时候,作文课上一定写过读书笔记,其过程不外乎:读书、做笔记——回顾思考、找写作点——联系实际、进行构思——下笔成文、修改定稿。现在唯一不同的是,把读书和数学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第一步:读书,做笔记
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是我们阅读的范围最好不要局限于数学或数学教育类书籍。有学者曾对于漪、魏书生、邱学华、吴正宪、黄爱华、窦桂梅等20名特级教师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他们的著作中、讲座里,以及在接受采访时,都一致表达了对阅读的喜爱,感激阅读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并且他们无一例外地建议老师们多读书,并且除自己所教的学科之外,还要读一读人文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天文、历史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是一个共性,正所谓博学多识,视域宽泛,上起课来,自然精彩纷呈、隽永深刻。
读书时,我常做摘录和批注。读到喜欢的词句、段落、感觉比较重要的数据,我就把它们抄到笔记本上。好词好句的积累,有助于培养语感和提高文字组织能力,而数据的摘录,则是为了需要时可以及时调出使用。如果说读书是倾听作者的讲话,那么写批注就是与作者的对话。读到某个地方,有了感想或产生了一些联想,甚至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相异时,我都会及时写下来。读完一本书,整理摘录和批注,也是一大收获。2006年暑假,我在阅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一书时,就做了许多摘录和批注。例如:
书目:《黄爱华与智慧课堂》,黄爱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摘录:第 52页,“第三条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而学生实质性的参与需要沉静的心智活动。”
批注:现在听公开课,课堂常常十分热闹,被称赞为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投入。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学科之间是有差别的,数学课总是那么热热闹闹的,合适吗?心智活动能发生吗?另外,联想到自己的课堂,当我提出问题后,总是期望学生立刻回答,反应快的学生主动回答了问题,而那些还来不及思考的多数学生则 “被回答了问题”,失去思考的机会,对他们而言,“沉静的心智活动”根本就没有机会发生啊!
第二步:回顾思考,找写作点
读到一本好书,有了很多想法想要写出来,该怎么写呢?写文章忌大而全,想什么都写,最后往往什么都没写清楚,所以,我们要寻找写作点。如何寻找写作点呢?
一是有意义。例如,在读了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一书之后,我选取了三个写作点,即三项基本功——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比较与优化,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和所听的教学片断,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教师专业成长的民间道路》。尽管每一位老师都渴望在教学路上不断前进,然而现实的情形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地碰上名师的指导、专家的引领,更多的人,比如平凡的我,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呢?这三项基本功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篇读书笔记后来发表在《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年第12期上。
二是有新意。如果一本书里面有意义的点很多,那就不好再一一写了,最好另辟蹊径,力求有新意,也就是别人没有看到而你看到的视角。例如,马立平教授写的《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这本书,风靡美国教育界。我首先了解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马教授是中国人,“文革”期间,她曾在中国一所农村小学当数学教师,后来考上大学,并赴美国继续学习至博士后。她的这本著作,带领读者跳出固有的圈子,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对比和思考中美的小学数学教育。通过“重组数字做减法,多位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这4个课题,作者调查和采访了23名美国教师和72名中国教师,从中国教师的一题多解、知识包等教学方法中,提炼出了中国小学数学教师的优点——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从本书的英文版序文中可知这本书是写给美国教育工作者读的,有取中国之长补美国之短的目的,所以,书中每一章在指出美国小学数学教师不足的同时,洋溢着对中国教师及其教学方法的赞誉。作为一名中国小学数学教师,从这本书中,我更需要做的是读出美国基础教育的长处——质疑精神。我以此为写作点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教育不能缺少质疑精神》,并被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第三步:联系实际进行构思
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构思文章的框架。联系实际,实际来自哪里呢?来自我们每一天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来自我们每一天的教学反思,来自我们对教育现象的困惑和思考……当然,这需要日积月累。对于平时课堂上的亮点,我习惯记录下来,再写几句想法。在后来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就能够联系起来,有时甚至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会豁然开朗。
在读 《华人如何学习数学》这本书时,发现书中提出我国数学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解题时,中国学生不愿意冒险,创造、探索精神弱,喜欢用常规方法解题。我想到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鼓励“算法多样化”。比如,出示一个新题型的计算题,让学生先尝试着做,不同的算法,老师都会拿出来给全班展示,学生一起分析和判断正误,这时,一个班级里往往会得到五花八门的计算方法,其中正确的有好几种。紧接着教师会做一个小结,那就是对比这几种正确的算法,哪种最简洁?即“算法最优化”。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当然能看出来哪种算法最“优”。不言而喻,那就成了学生以后统一的算法了,也就是《华人如何学习数学》一书中所提及的“常规方法”。我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既然用常规的方法解题既简便又快捷,为什么在考试中还要用别的方法呢?新的方法,首先学生必须自己动脑筋花时间来想,其次即便他想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能并不是简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新方法可能是错的!这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被扣了分。在分数和尝试新的解题方法之间,学生十有八九会选择分数。
于是,我尝试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构思了一篇读书笔记:介绍《华人如何学习数学》这本书——我国数学教育的优点——我国数学教育最大的问题 (现状+原因)——我的教学实践——结语。这篇读书笔记写出来后,被发表在《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10期上。
第四步:下笔成文,修改定稿
如果前面提到的三步都做到了,那么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为文章了。所以,写文章是一件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教师而言,书籍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每天的教学生活则是我们写作的内容。
文章初稿写出来以后,我一般会放上一个星期左右,再来修改。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修改:一是看文章的结构条理,是否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二是看着文章朗读出来,看看文句是否顺畅、简洁、易懂。
我觉得,读书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和欣赏这个世界的人、事、物,而写作则是以我手写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常读好书,勤写笔记,斗转星移,若干年之后,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书读得越多,教学工作越得心应手,对学生的认识、教育的感悟、人生的领悟也会愈发深刻,“思如泉涌,下笔成文”的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