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专题过关验收卷
2016-04-08山东姜正伟
山东 姜正伟
“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专题过关验收卷
山东 姜正伟
1.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地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社区通过组织开展“感恩奋进”“和谐邻里”“社区道德楷模评选”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内心;通过搭建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合唱团等文化舞台,让居民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这些举措体现了( )
①文化活动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在于 ( )
①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培育城市精神 ②为促进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和谐城市 ③更好地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铸造城市的文化品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猴年春节,某公司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推出的“猴王当道”玩具套餐,成功唤起了已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等群体的集体回忆,形成了“一猴难求”的热销场面。这表明 ( )
①人们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④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西安市把唐大明宫遗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城市废墟中解救出来,建设起大明宫遗址,大明宫遗址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这一理念体现的文化道理有 ( )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歌曲《难忘今宵》发行30多年来,陪伴无数国人一起守岁,辞旧迎新,已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情感记忆。这说明 ( )
①文化对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和被动性
②歌曲中所凝聚的家国情愫极具张力和渗透力 ③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④歌曲已成为一个属于全中国人的情感符号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骂粗口……不少司机在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经有过上述的表现。专家指出,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司机要提升行车素养,养成礼让驾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等文明行车习惯,驾校在培训学员时可考虑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员树立正确、健康的“驾驶观”。这告诉我们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健康文化对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④健康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文明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文化旅游名镇乌镇由于引入了“互联网+”的模式,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产生了化学效应,使乌镇急剧成长。在乌镇景区及主干道上,已全部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在旅游预订网站了解和订购住宿、景点票务、戏剧演出、特产等,许多商铺开始了网络营销,启用了支付宝钱包……这说明 (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多样性③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 ④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某校举办校园体育艺术节,开展了多种运动项目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等一系列体育艺术活动。为期三天的艺术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现出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韵味,展示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试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B 选项①②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2.A 题干诗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的特点”,而③④诗句蕴含的道理与之明显不符。
3.A 通过组织开展“感恩奋进”“和谐邻里”“社区道德楷模评选”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内心,体现了文化活动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①符合题意;让居民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弘扬主旋律,而不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③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说法不科学。
4.D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或是文化环境,而不是政治环境,所以①不能入选;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可以为促进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但不是智力支持,所以②也不能入选。③④符合题目要求。
5.A “猴王当道”玩具套餐唤起了70后、80后等群体的集体回忆,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一猴难求”的热销场面表明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②正确;③说法错误,④虽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6.B ①说法欠妥,歌曲《南山南》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表明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歌曲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②③正确;只有先进的和健康、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故④本身说法错误。
7.B “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说法错误,故②排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主旨不在此,故④排除。
8.C 文化对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不是自发的和被动的,故①不选;③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9.D ①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②本身说法错误,故排除。
10.C ②③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不能入选。
1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体育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是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修养。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青年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