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中国电影的新视域
2016-04-08张勇
张勇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321004)
走进非洲:中国电影的新视域
张勇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321004)
2015年,作为对电影业进行自体反思的国产影片,《煎饼侠》《港囧》塑造了中国银幕上罕见的黑人形象。这成为中国电影重新调整、建构既定的“走出去”框架和视域的表征。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电影需从外部环境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开辟非洲电影市场意义深远。中非影视合作不仅具备强劲的市场动力机制,同时也是建立起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必要之举。
中国电影;非洲形象;国际视域;中非合作
一、新形象:银幕上的“黑人”
在电影《煎饼侠》中,有一个场景极具意味:两个黑人随同友人来中国武馆拜师学艺,碰到正在寻找群众演员的大鹏导演,大鹏介绍说自己的跟班会功夫,黑人从此跟着大鹏的剧组学武演戏。无独有偶,同年度的另一部喜剧片《港囧》中,也出现了黑人形象:一个黑人正在妓院昏沉入睡,内急的徐峥随手把自己跟初恋女友合画的一张电影海报画扔在了黑人的床上,结果黑人一脚把画勾在了内裤上,着急见初恋女友的徐峥为了拿到画,使劲解开黑人内裤上的勾子。这种香港电影常用的无厘头式桥段恰巧对应着片名的喜剧意味。
黑人形象的出现,不仅为喜剧类型片增添了喜感,更昭示出中国电影一个新的视域生长点,即由以前很少关注非洲,表现黑人形象,转变为有意识地穿插黑人形象在叙事之中。在以往的中国电影中,涉及到外国人的形象图谱,往往以白人为主,基本不出现黑人。而2015年度这两部影片的出现表明,中国电影开始有意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开发新的形象序列,黑人由此进入到人物叙事之中。
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的人物塑造现象意义深远,除了关乎新的人物叙事之外,还与影片的整体架构有关。《煎饼侠》《港囧》两部影片均与电影有关。《煎饼侠》讲述的是一个失意明星重整旗鼓拍摄影片的故事,《港囧》中的主线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拼命跟拍主人公的故事。两部影片均为元电影叙事,也即对电影业进行自体反思的电影。在这个意义上,黑人形象在这两部影片中的出现,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呈现,更指涉对当下中国电影业的自体反思。在以往的影像实践中,中国电影有意拓展国际视野,效仿好莱坞聘请中国演员的做法,《金陵十三钗》等影片甚至尝试借助好莱坞演员打进欧美市场,进军奥斯卡,但以失败告终。北美之路走不通,中国电影是否可以另辟蹊径?
2012年,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经译制成斯瓦西里语版本后在非洲热播,这给中国电影人带来启迪。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又名“1052工程”),译制10部电视剧、52部电影到非洲去。我们无意说中非影视合作日益紧密的现实与《煎饼侠》《港囧》这两部影片中的黑人形象生产有着必然联系,但来自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煎饼侠》《港囧》完成有关非洲抑或黑人的叙事,恰恰是中非影视合作迎来新时代的2015年。仅以下半年为例,7月,《当代电影》杂志社联合北京非洲中心、南非驻华大使馆举行“2015国际曼德拉日”活动,向非洲民族电影“致敬”;8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走进埃及、南非;9月,“2015北京影视剧非洲展播季”活动在肯尼亚举行;11月,21家国内电视机构联合参展非洲电视节;12月,首届“中非影视合作
论坛”举行。而2015末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更是首次将中非影视合作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其明确指出:“向对方国家电视播出机构提供影视剧,探讨建立长期合作模式,继续参加在对方国家举办的影视节展,积极开展纪录片、影视剧的联合制作。中方将鼓励非洲国家制作影视节目,加强交流并促进非洲影视作品进入中国。”①中非合作论坛官网http://www.focac.org/chn/ltda/dwjbzzjh_1/t1327 766.htm,2015年12月25日。中非影视合作的大时代背景,无疑为中国电影中的黑人形象增添了可见度。
二、新空间:非洲的可能性
或许将黑人叙事提升为中非影视合作的表征尚为时过早,但其确实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国际视野正在进一步强化。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电影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取景拍摄,如《北京遇上西雅图》《非诚勿扰2》《人在囧途之泰囧》分别去加拿大、日本、泰国取景,这些影片的拍摄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原创策划能力和国际视野。但是,中国电影剧组“走出去”并不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北京遇上西雅图》在笔者曾访学过的美国西雅图市仍然不为民众所知。换言之,这种“走出去”只是单向度的,并没有转化成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或影响力。实际上,自从中国电影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针对北美地区的电影输出有了量的提高,但并无质的变化,中国电影“走出去”仍然收效甚微。著名电影研究专家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所要瞄准的主要国际市场,不应是北美电影市场,而是应该将海外电影市场的重要程度按照“国内市场—华人社区—华语文化圈—儒家文化圈—欧美市场—非洲、拉美市场”的先后顺序排列,以本土市场为主,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溢出”到同为亚洲儒家文化圈的日韩和东盟十国,再逐层向外扩展到欧美异质文化市场等。[1]在理论上我们已经意识到,除了北美,非洲等地区也应被纳入到中国电影的传播范围之中。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非洲大部分国家政局趋稳,非洲大陆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非洲的电影院恢复和建设取得成效,电影市场稳步扩大,但几乎为欧美电影所覆盖,中国电影除了在碟片市场上流传着李小龙、成龙的功夫片,影院排片上踪影难觅。事实上,横向比较其他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重点领域在非洲的影响力已与欧美国家不相上下,甚至超过欧美国家,而在影视领域的合作与投资则远远落于欧美国家。而欧美大片在非洲的文化霸权也受到了非洲观众的严厉抨击,尤其是《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2001年)、《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2004年)、《血钻》(Blood Diamond,2006年)等等根据欧美国家意识形态需要拍摄的电影,通常把非洲形塑成为一个原始的、野蛮的、血腥的人间地狱,在非洲受到了严厉指责,他们称之为“影像的殖民”。[2]这种现状恰恰为中国电影提供了空间。因此,与在非洲其他领域积极扮演的外部推动力量的角色一样,中国电影应依托自身不落后于欧美电影大国的资金、技术与市场优势,努力开拓非洲电影市场,早日协助非洲培育多元化的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的视域拓展或者说空间转向,其实是国际市场比拼后的重组。对非洲而言,中非双方的全面深入合作也愈加成为推动非洲电影甚至旅游业发展重要的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撑。对中国而言,随着中国电影的实力壮大和升级换代,从外部环境方面有效拓展中国电影事业所必需的外部发展空间成为一种内需,因此,重新调整“走出去”的战略布局,抓住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开辟中国电影的非洲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以合拍片为例,中非合拍不仅可以满足国内观众对不熟悉的世界的想象,通过眼球经济,拉动本土票房进一步增长,还可以打开非洲电影市场。事实上,非洲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可以为电影人提供的素材和灵感绝不亚于任何国家和地区,但遗憾的是,近几年并未有中国电影去非洲取景拍摄。目前,中国和南非政治外交关系密切。南非电影基础工业在非洲名列前茅,分别在1997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与加拿大、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签订了合拍协议,但是至今未与中国有任何合作拍摄计划。因此,在汲取现有国际拍片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发挥自身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拍片、协拍片等模式走进非洲。
三、新秩序:中非合作的契机
影视是社会的形象窗口,也是现实的渐进线。近年来,在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增进中非双方人民的相互认知越来越成为中非友好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当代中非人文合作的重要领域,影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煎饼侠》《港囧》带来的反思在于,中非关系经
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如此紧密的时代,在中国广州、义乌等地的非洲人口越来越多的时代,中国电影却长期对此视而不见,往往沉迷于中美、中欧等等关系叙事,而忽略了中非合作的现实,与之相关的大量可取素材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诚然,并不是说中国电影一定要表现非洲,但问题在于,中国人了解非洲的途径非常有限,且往往是通过欧美电影达成的。在非洲人的认知问题上,中国电影是失语的,这就形成了一种二律悖反:一方面,中国电影极力拓展国际视野,频繁奔赴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拍片,增进国人对这些地方的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对与中国堪称盟友、兄弟、命运共同体的非洲,中国电影却视而不见,中国观众能看到的只是欧美电影中对非洲刻板印象的表现——性、暴力、落后、原始等等,既影响了国人对非洲的判断,更不利于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
作为电影大国不主动承担起叙事的责任,就会深刻影响到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判断,因为非洲电影起步晚、基础薄、实力弱,讲述中非合作故事的可能性更小。而影视作为最通俗大众的文化样式,在识字率不高的非洲,恰恰是非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1970年代开始,李小龙电影开始风靡非洲,于是直到今天非洲人民仍然认为在中国人人会武功。非洲人对中国的想象仍然是古老中国、武侠世界,现代中国的发展,非洲人民无法感知。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国际拓展,却没有改变非洲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个中问题是否值得反思?而同样的,《煎饼侠》《港囧》所表现出来的对中国电影视域问题的反思,意义深远,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这些电影中的黑人形象,仍然只是中国人对非洲人既定的刻板印象。
中国人不了解非洲,非洲人也不了解中国,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猛增,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行为不断受到西方媒体的批评,他们借助影视手段演染中国企业不融入当地社会,甚至炒作“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对我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以偏概全,渲染中国人“虐待非洲工人”等负面内容,引发当地强烈的反华情绪,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目前,欧美媒体在非洲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中国媒体的声音比较微弱,类似的一些小事件在西方媒体的“放大镜”“有色眼镜”下被夸大,越描越黑。发挥影视的窗口作用,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的题中之义,更是树立清晰、良好的中国形象以正视听,让非洲人民了解我们、理解我们的必要之举。
“中非交流,影视为桥”,目前中非电影合作已经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影视作为中非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并已成为影响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而这恰与我国电影的总体发展水平提升同步。一位学者这样写道:“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已经开始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影响力。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电影大国,中国电影也理应担当起一份使命,将中国电影的资本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探索出与好莱坞进行长期文化博弈的制胜之道,建立起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文化新秩序与电影新秩序,扩大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3]在这方面,非洲,或许是一个新的契机。
[1]饶曙光.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战略:理念与实践[J].当代电影,2016(1):7.
[2]张勇.拒绝影像的殖民——非洲电影人对欧美电影的回应[J].当代电影,2015(7):68.
[3]张文燕.《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编者按[J].当代电影,2016(1):4.
(责任编辑、校对:关绮薇)
New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Films
Zhang Yong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created a different scenario in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abroad under the"going out"strategy.In 2015,the Chinese film s"A Hero or Not"and"Lost in Hong Kong"featured a b lack character indicating that China is beginning to open its film industry to the"b lack community"as well as developing a new approach.
Chinese Film,African Image,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ino-Africa Relation
J99
A
1003-3653(2016)03-0109-03
10.13574/j.cnki.artsexp.2016.03.018
2016-03-27
张勇(1987~),男,江西萍乡人,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师,非洲影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非洲影视。
Faced with challenges,more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capitalize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y making Chinese movies more competitive.Africa is a market that China should not ignore.The p resent treatise examines how China film industry can explore Africa film market as well as collaborate with Africa film industries to upgrade China-Africa film relations.In addition,emphasis is also focused on how both parties can reciprocate each other and make joint efforts to facilit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characteristic off air and r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