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国画创作中的气韵蓄养
2016-04-08陈三石
文/陈三石
小议中国画创作中的气韵蓄养
文/陈三石
气韵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艺术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它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对于画家来说,要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需要多年的造化学习与道德品行的蓄养,是自身生命力的展示再现。
中国画;创作;气韵;造化;蓄养;人品
绘画作品“气韵”的获得要靠长期积累,不断蓄养,功夫在画外,持之以恒才能修得正果,现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之:
一、师造化
中国画的创作除了在艺术本体语言上要熟练掌握之外,还必须解决创作的导向与途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艺术要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宇宙大千世界,它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古有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经典心得,今有李可染、傅抱石等人“师自然行万里”的现实主义写生创作途径,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经久不衰,持续保持惯性前进,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师造化”,在中国美术史上凡是艺术的每一次大的突破超越都是树“造化”这面旗帜的,不管是荆浩、范宽,还是元代的黄公望、倪瓒等人都是蓄造化之功,才得气韵佳作的,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画家们以林泉之心造化万物,成为心中灵府的审美意象,才创作出富有生机气韵的作品,如宋代范宽终日危坐太行,目记手绘,创作出千古名作《溪山行旅图》,素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齐白石,为画好虾,他特地养了一盆虾放在案前,整日观察虾的一举一动,不断地揣摩会意,他画的虾生动透亮、活灵活现,深受群众的喜爱。中国艺术亘古不变的情结是对生命的颂扬,为此艺术创作要面向自然万物,是作品获得气韵生动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
如今有一些笔墨日趋娴熟的画家往往过分注重笔墨上的气韵生发,陶醉于自身笔墨技巧趣味,专注于自我精神氛围的营造,渐渐脱离于生意盎然的自然大千世界,放弃了对艺术人生的境界品味追求,其作品毫无生命气息可言、重复机械地制作生产,其作品让人阅之感到气韵不畅达、无滋无味,这与当初谢赫倡导的气韵生动精神完全背道而驰,艺术作品的气韵贵在有生命的流动,贵在笔墨间流淌出生命的律动,自觉地将自己的精神与无限的旺盛的自然生命精神相融,用“外师造化”之功得形神兼备之彩,至真至美地来表现自然艺术形象与创作主体之元气,作品就会迸发出气韵生动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常常不为人所关注、被人忽视甚至被人认为是丑的事物,比如枯藤老树、野草怪石等,一旦经过艺术家把生命精神倾注于自己的笔墨之中,勃发强大的生命活力就会透过笔墨不断地向外突溢,作品自然就会气韵生动,就很容易被读者所接纳欣赏,而并不是创作者为了气韵而笔墨,为了气韵而机械复制。
二、养人品
人品影响着画品,画品体现着人品,它们是互为表里,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是隐蔽含蓄、曲曲折折的,不是直接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人品不高,处处小气拘束,自然笔墨也就无法自由抒发,其作品必然拘谨生硬,为此只有光明磊落,才能获得酣畅淋漓的笔墨效果,才能有“御飞龙,乘云气”的豪迈。这就是人品对画品的作用。也说明了人品的重要性,人品靠养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通常的方法就是多读书,积累学养,多走路,开阔眼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是永恒的真理。
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他的作品浑厚华滋,水墨酣畅淋漓,用笔豪放洒脱,特别是对墨色的运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对积墨、破墨、泼墨、宿墨技法的理解运用得娴熟自如,造诣很深,画面“至黑”“至密”,从画品中看可称得上是“神品”,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高超的绘画技巧之外,还有他的才情、学问、人格等,他早年处在一个新旧思想交替动荡的年代,他在徽州家乡办学堂,开展新学教育,又在上海办刊物投入新思想宣传,积极投身到维新变法与国民革命当中,他七岁能识7000字,会吟诗诵文,后来拜清末进士学画,到扬州等地学艺,后来又著书立说,良好厚实的国学是他作品中“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基础,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书法遒劲有力,落款诗文韵味十足,长期积累濡养的金石书画可谓一绝,他常常夜登山顶,静观独坐夜山,参悟夜山的气象变化与内在美,故此他在作品中对墨的表现独到,超越古人。人品修养境界越高对绘画的艺术境界追求也会更高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画如其人,画为心画”。
另外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是当今书画市场最具影响力与书画价位最高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蜚声海内外,在中西结合艺术上硕果累累,他的画品境界高,画品上隐约透出人品,可以用一个“直”字来概括,虽然有点牵强附会简单化,但我们还是能从他的作品和生命历程中感受到他的人格精神和仁义道德,吴冠中生前的画很值钱,一直受到收藏界的认可与追捧,按理说他早就是一个万贯家财的大富翁,实际上他仍然过着俭朴简单的生活,他常说作品值钱与他没有关系,死后他也没有把画作作为遗产留给儿女们,而是全部捐给国家,他生前在艺术上也是敢说敢做、大胆直言的一个人,在艺术理论上与张仃的“笔墨等于零”之争,在美术界持续讨论了十多年,影响之大。笔者有幸聆听了他的一次学术报告,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贵在创新,要反传统,要创新,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发展,虽然当时他年岁已高,走起路来还要人搀扶,但他说话的语气还是那样铿锵有力,手舞沫飞,意气风发,说话的激情丝毫不亚于年轻人,可以看出他是个“直爽”的人,我听了他的报告,仿佛艺术上经过一次“洗礼”,感触很深。甚至为了艺术他勇闯人迹罕至的张家界写生,饿了吃山上的野果,渴了喝泉水,几周下来收获了画作,同时他的老肝病也不治而愈了,这是苍天对他的回报,他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实在是让人敬佩,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风骨,淡泊名利的气魄,艺术大家的风范,人格的精神魅力在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是人品与画品密切联系的典型。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艺术创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是通过“养气”以增强和完善其知识学养,鼓荡心中浩然之气,培养主体审美感知能力。秉承此观点的人是站在物质与精神相互统一的立场上,确信作者的精神气质是通过气韵生动传达出来的,这种精神气质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知识浸泡与濡养,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才能完成的,一幅有韵味内涵丰富深刻的作品是画品与人品结合的产物,画品体现其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反映艺术的本体,人品体现着精神层面,透过作品反映其内心精神世界,是画外之境、画外之情,通过其一笔一墨的传达体现在其作品的意境之中,反之一幅索然无味、无生命气息的作品必然给人带来消极无趣的情绪,其作品最多只是熟练技法炫耀而已,因为这些没有人品正气的依托充盈,作品只是徒有其表、内涵单薄空洞,为此,蓄养知识,提高人品才是实现作品“气韵生动”永不枯竭的动力。
气韵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作品的综合评价,它贯穿了创作的始终,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不断突破超越“形似”的层面,历练自己的道德品行才能逐步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作品,它是自身生命力的展示和再现。
【陈三石,张家港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