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梵罗山巷30号民居为例谈赣东部近现代民居
2016-04-08葛嘉浩
葛 嘉 浩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以梵罗山巷30号民居为例谈赣东部近现代民居
葛 嘉 浩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330031)
介绍了抚州市梵罗山巷30号民居建筑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根据该建筑的建造年代与历史背景,分析了建筑形态和平立面造型特点,提出了建筑变迁过程中的保护策略。
民居,建筑形态,建筑变迁,历史背景
0 引言
在中国这个比较注重地域、血缘和乡土关系的社会中,民居这种极具情感色彩的传统文化符号对于人们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相对于为人所熟知且已被考据和保护的明清古建筑,人们对于近现代民居的探讨显的极其稀少。本文将通过对具有赣东部地域风俗和文化风格的建筑——梵罗山巷30号民居各方面的探究来把握和学习赣东部近现代民居建筑的特点、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情况和措施。
1 建筑概况及周边环境
梵罗山巷30号民居,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老城区内,梵罗山巷和穆堂路交接处,该处地形起伏较大,处于老街区之中。笔者通过对三种不同环境的考虑,来初步分析30号民居的设计和建造风格的形成过程。
从人文环境来看,抚州素有“才子之乡”美誉,自古名人辈出,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积淀厚重,传统建筑繁多,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就有流坑村、竹桥村,而这些传统历史古村落和当地文化传统则给予了30号民居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影响。
从自然环境来看,30号民居建造于斜坡之上,因此,在设计时不得不考虑地形的影响,进而采取“因地制宜”的理念,同时还需要考虑日照来确定房间、墙面位置的摆放,考虑当地雨水情况来确定天井的使用。
从街区环境来看,30号民居位于老街区之中,依据建造时间来看,当时老街区就是由许多具有传统建筑特点的砖木建筑组成,其中的建筑类型也以民居居多,因此,30号民居在进行设计时,会考虑到与街区内建筑风格的呼应和统一,从而对建筑风格产生影响。
2 建造年代及历史背景
对于该民居建筑建造时间的问题,通过笔者实地调查得知,该建筑建造于清朝末期民国初期,距今已达百年之久。从大的环境来讲,当时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还没有经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依旧处于封建社会统治或者影响之下;而从小的环境来说,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历史文化悠久,受国外的影响极其微小,因此,这时候建筑的建造风格依旧具有浓烈的赣东部本土建筑气息。
3 建筑形态风格和平立面分析
3.1建筑形态风格分析
从整体形象上看,该建筑平面布局为赣东部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天井式”布局形式。建筑顶部敞开形成建筑的天井,犹如在屋顶开了洞口,同时四面坡屋面也由外向内,自屋脊向屋檐倾斜,如同漏斗一般。建造者设计建造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四水归堂”等风水意识加入其中,使得天井在饱含中国传统哲学韵味的同时,也承担起了对雨水引导和收集的作用。而对于天井下方的庭院空间,则是由四个方位和使用性质都不同的房间相互围合而成。在建筑采光方面,依照传统的营造做法和思想观念,建造者并没有在外墙上开洞,而是在朝向天井处开窗采光,在获得足够光照的同时也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在建筑防火方面,则采用极具本土建筑特色的马头墙作为隔离围护墙体,在与周边民居分隔空间的同时,也起到防火的功能。
3.2建筑平面分析
该建筑天井只有一处,房子的进数为一进,纵向进深较小,横向宽度较大,屋顶平面也不是简单的“回”字形平面,而是依据用户本身的需要进行了空间上增减,使得该建筑既具有赣东部近现代民居的普遍特色,又拥有自己独特的空间结构。
建筑入门为门厅,起驻足和过渡的作用;门厅左边为客房,右边为门房;再进一步则为天井处,原有大门阻隔,据考证大门达六扇之多,非家族大事,不可开启,日常生活经两侧侧门进出,现被拆毁,仅留柱子若干。天井处为青石铺地,原有水沟,现被填实;
天井左侧房间为卧室,临近天井侧设置窗户进行采光;天井右边为储藏间,用四扇木门与天井进行空间上的分隔。与天井相对的就是大堂,起会客、就餐和祭祀等功能,但如今祭祀的龛已被破坏,祭祀功能被消除。在大堂左侧为卧室,右侧为储藏间。其中与其他民居不同之处便是大堂左侧的主卧室,在满足主要居住功能的同时,垂直方向对应的屋顶发生变化,导致部分平面空间功能也随之改变,部分居住空间转变成进入望楼的竖向垂直交通空间,而另外空出部分则成为内部储藏空间。
3.3建筑立面分析
对于建筑立面的分析,笔者主要从沿街(梵罗巷)主立面入手来进行分析。因该建筑本身坐落于巷道尽头,巷道地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建筑因地制宜,沿街墙面随地形变化,使得墙面呈现梯形形状;而墙面材质和构造则采用本地做法,建筑底部用青石堆砌,来对倾斜地形进行基本持平,墙脚用红色块石砌筑,墙身则铺设本地青砖,砌筑手法为“一顺一丁”,墙面顶部用整砖丁砌形成砖条加砂浆抹面来作为收头。据考证,原建筑沿街立面为整面砖墙,因历史原因,建筑外墙面现开凿出三个窗洞。建筑门口则由条石砌筑形成,门洞左右两边雕有精美石雕,上端刻有关于诗书传家类型的字样,表现出赣东部地区耕读传家的传统。
4 建筑变迁过程及现状探讨和应对
4.1建筑的变迁过程及现状的探讨
虽然通过对梵罗山巷30号民居整个建筑探讨,我们大致了解了赣东部近现代民居的建筑风格,明白了该建筑平立面空间和材料构成,但只有对该建筑所经历的风云变化、历史沧桑,对该建筑三次不同变迁的过程进行详细的理解,才能依据现状对该建筑提出更加恰当的修复和保护的措施。
建筑的第一次变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入江西,侵占抚州,将该民居作为其驻扎点,在驻扎过程中,虽然建筑的整体结构未发生大的破坏,但仍有局部遭受摧残,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建筑内部大门的拆除和沿街立面的破坏,日军将本来没有窗户的沿街立面,用枪托及其他工具敲击,导致墙面三个洞口的形成,破坏了建筑本身的私密性,而后来居住者也没有对这些破坏进行修复,继续将其改为窗户使用。
第二次变迁发生在破四旧时期,在这时期,该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受到人们重点关注,所幸的是建筑的整体结构没有遭到明显拆除,只是建筑内部大量精美的雕刻遭到严重破坏,木门上的木雕,窗户上的窗花被人用刀进行削除,柱础及建筑门口的雕刻遭到涂抹,祭祀祖先的龛也被拆去。
相对于前两次的破坏,第三次变迁显得极其的缓慢,它一直都在进行,但人们却对它缺少关注。同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现状,对于曾经的破坏,居住者未给予重视,未曾进行修复,导致遭受破坏的地方继续遭受二次破坏,而该民居本身的木结构骨架,也因百年的沧桑,已经出现裂纹、虫蛀和腐烂等情况,建筑松动、漏水这类问题也是比比皆是。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忽视,将导致建筑第三次变迁的发生。
4.2建筑变迁及现状的应对
虽然我们着重对30号民居发生的破坏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但赣东部地区近现代民居同样存在着类似问题和情况,面对这些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对其进行维护和利用,从而遏制民居所要遭受到的进一步破坏。
1)做好对于赣东部地区近现代民居建筑的普查,划分各类型民居类型和遭受破坏的程度,从而方便进行不同方式的保护。对于如30号民居等保存较好的民居,可依照其居住者的记忆和参照当地民居的设计样式对已遭受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对整个木结构体系进行加固。更有甚者,如果建筑处于灾害多发地段,更是可以进行易地保护,整体迁移。
2)及时对建筑进行修复,同时改善建筑居住环境,保障居住者生活的连续性,防止发生民居因为无人居住而加快破坏的情况。
3)增加对居住者在建筑方面知识的讲解,让他们了解民居的社会和历史意义,防止发生二次破坏。
4)加强民居建筑对于城市街区和历史的作用及影响的宣传,在增加公众对本土建筑知识的同时,也提升关注程度。
虽然对于赣东部地区近现代民居,我们需要给予大量关注和支持来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旧需要把握底线,不能对其进行过度的开发,否则会适得其反,丢失了原先的目的。
5 结语
我们通过对具有厚重的地域风情、富有文化韵味的梵罗山巷30号民居不同环境、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观察和研究,来对赣东部近现代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文化风俗进行学习和继承。同时,也对当前赣东部近现代民居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应措施进行了探究,从而更进一步加深对赣东部近现代民居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和对其保护要点的认知,明白对于近现代民居的维修和保护情况的任重和道远。
[1]黄浩.江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刘锦珍.浅谈木结构建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62-63.
[3]王锋.江西九江地区古民居特点分析[M].城市建筑,2014(29):70-71.
[4]陈琍,程铨.“天井”与环境空间设计理念[J].安徽建筑,2000(4):86-87.
[5]李传义.近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华中建筑,2003(5):95-96.
On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ivil residence in the east of Jiangxi Province with No.30 civil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Fanluoshan Lane as an example
Ge Jiahao
(CollegeofArchitecturalEngineering,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al surve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No.30 civil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Fanluoshan Lane in Fuzhou,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building,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plane and elevated styl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the architectural changes.
civil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change, historical background
1009-6825(2016)21-0033-02
2016-05-13
葛嘉浩(1994- ),男,在读本科生
TU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