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物保护工程特征

2016-04-08

山西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工程项目

余 晓 川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论文物保护工程特征

余 晓 川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介绍了文物保护工程的概念,从最小干预、整体、固定、不确定、工程技术可逆与可辨、公益等方面,阐述了文物保护工程的特征,指出正确认识文物保护工程的特征,有利于文物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文物保护,工程特征,文物建筑

文物保护工程是以保护《文物法》规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为最根本要求的工程,它与其他工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对其特征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在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和确保不可移动文物时按文物修缮原则进行保护的重要基础。

1 文物保护工程的概念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是指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为对象的特殊工程,是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和相关环境进行治理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按照批准后的保护设计文件,结合文物保护修缮原则、法规完成的一次性施工任务。包含了“日常维护、防护加固、现象整修、重点修复四类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与我们常见的现代建筑工程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首先,工程的对象不同。文物保护工程的对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或法定的相关控制环境,具有文物的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而现建工程的对象是不具备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其次,文物保护工程更加强调文物的特性和文物古迹修缮原则。文物保护修缮更强调对文物真实性保护,维修发生偏差或维修措施不当,则会带来保护性破坏,文物一旦被破坏就不可能再生。第三,文物保护工程的目标是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建工程项目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实现最大的利润。而文物保护项目的目标不应放在追求最大利润,应是严格以《文物法》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对文物建筑进行维修保护,使之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文物建筑的修缮一般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某些材料、工艺要比现代使用的工艺材料复杂,价格高。如梁柱内部糟朽的,按照保护原则往往采用“抽心保皮”做法,工艺较之“更换”复杂的多,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我们修缮文物建筑的终极目标是文物的保护,关键是对文物建筑修缮水平以及原则的把握,而工期、利润等等较次之。

2 文物保护工程特征

文物本身特性决定了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性,它是从事文物保护工程人员必须了解与掌握的技能,对保护工程特征的认识水平决定了对文物修缮的水平。

2.1 最小干预特征

文物建筑在《文物保护法》中被称为不可移动文物,具有文物的共性——不可再生性,即一旦遭到破坏无法再生。文物保护工程的对象就是不可再生的不可移动文物,这是与现建工程最根本的区别。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就形成了文物保护工程的最小干预特征。最小干预特征指文物保护工程在达到保护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保护措施的原则为最小干预原则。虽然文物保护维修的方法多种形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只能选择最为合理的一种形式,选择的手段是对文物建筑的最小干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保存历史价值。文物建筑千差万别,都存在独特的地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必定会涉及到某些以前没有遇见过的问题。在文物建筑的实施过程中,维修方法选择错误或维修措施不当,就会给文物建筑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最小干预特征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物保护工程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研究文物建筑存在的问题,采用正确的修缮方法,按文物建筑修缮原则实施,做到万无一失。

2.2 整体特征

整体特征是指文物保护工程从立项、现场勘察、保护设计、维修加固施工、验收等全部环节的整体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对象是文物建筑,具有文物的特性,人为分裂每个环节,必定会造成文物建筑保护不利因素的产生。在当前文物保护工程中保护设计与维修施工严重脱节,设计中提出的修缮方法在施工时经常被随意改动而给文物建筑造成破坏;另一方面,由于保护设计未能全面涉及文物建筑的所有残损构件,只是应付文物主管部门的审批,在施工时易产生误差给文物建筑带来破坏。所以说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中每一个环节彼此之间紧密相关,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避免或减少对文物建筑的破坏。强调文物保护工程的整体特征,就要求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经常到文物保护工程的第一线,及时解决问题,检查文物维修和法式维修质量,确保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2.3 固定特征

固定性特征是指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固定在某个地方,受所在地资源、气候特点、地质等因素制约和当地政府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干预与影响。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既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固定特征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项目时,要了解文物建筑的历史渊源、当地建筑的法式时代特点、环境风貌和文物建筑的独特性,使文物的真实性得到正确的保护。文物保护工程受到当地社会与人文发展的影响,在保护工程前必须对当地历史建筑的发展、工艺、材料等有着充分的了解,不可盲目的施工,避免造成保护性的破坏。

2.4 不确定特征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勘察设计阶段受条件、设备限制,某些隐蔽部分不易探察清楚等。隐蔽部位只有在施工对文物建筑解体的过程中才能勘测,这样势必会给文物保护带来不确定因素。维修施工时,不确定因素就太多了,如气候的变化、人员的组成、对问题的认识等等,这都会给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带来许多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各个环节要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文物保护工程的不确定特征说明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谨慎行事,不能为赶工期,盲目草率。必须按部就班,小心谨慎。

2.5 研究特征

文物的保护工程实际上是研究的过程。对文物保护方案中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只是为最终采取的维修方法提供一个思路,是否正确必须经现场认证。现建工程设计图纸要把施工的详细情况表达清楚,按图施工。但文物保护工程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方案与现场进行校核,完善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对残损点的数量、程度、原因等逐一分析,在方案的基础上详实的做出维修方案,达到保护文物真实性的目标。所以,文物保护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按图施工,其中的研究过程是相当重要和必须的。

保护施工过程中的资料记录仍然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施工资料的记录是目前文物保护工程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对文物保护维修的专业人员或主要施工人员缺乏研究能力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文物保护工程实际上应与科研研究项目同等对待。

2.6 维修技术中的可逆与可辨特征

文物保护工程中应采取可逆与可辨的技术手段。文物保护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要遵循文物保护的法规与原则。文物维修的可逆性与可辨性是文物保护的原则之一,它的重要之处在于对文物真实性负责。维修中对新配的构件在讲究“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的同时,必须与文物原状上有所差异,不能误导后人,避免鱼龙混杂。对于附加在文物本体以保护为目的的附加物,则更强调它的可辨性,应采用的材料与原结构有明显的差异,让人很快的辨别出来。文物保护工程中可逆与可辨特征是检验保护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方法,也是保护工程人员必须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

2.7 公益特征

文物保护目的决定了文物保护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文物保护的目的不是追求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化,而是保护文物的属性,使其延年益寿,为公众服务。在保护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文物保护始终放到首位,维修技术要求是成熟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种公益特征的表现就要求从事文物保护的单位与个人,要坚持文物保护原则,以文物保护为使命,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化。目前,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一步推向市场,维修企业良莠不齐,对文物保护的公益性认识不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文物保护面临更为严重的保护性破坏。要减少市场化运作带来的危害,就应当加强监督,正确引导,突出文物保护的公益性。

3 结语

认识文物保护工程的特征是达到文物保护目标所要经历的全过程与步骤,保护工程之所以是特殊的工程,就在于它的特征。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是文物保护最为关键的过程,不容有任何闪失,对它的负责就是对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负责。

On features of protection for cultural relics

Yu Xiaochuan

(HenanCulturalRelicsArchitecturalProtectionInstitute,Zhengzhou450002,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for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project, illustrates the features for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from the minimum interference, integrated, consolidation, uncertainty, reversibility and differentiability, and public benefits, and points out the right recognition of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project, so as to implement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projects.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engineering feature, cultural relics building

1009-6825(2016)10-0254-02

2016-01-25

余晓川(1970- ),男,副研究馆员

TU-87

A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工程项目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文物掉包案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