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

2016-04-07张雪儿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学异化马克思

张雪儿

摘 要: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区别于之前其他唯物主义最显著的地方,“实践”对之前的旧唯物主义,产生的变革之处,不仅在于教科书中曾经告诉我们的在思维层面,反对把从抽象思辨的过程把握主体与客体,而是应该从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中,把握主体与客体,而且重要的是,实践提供了一个情景,在情景下可以更好把握人在世界中活动的规律,体现人的价值。因此主体主动参与自然的实践变成“自然的人化”,客体因为人的实践改造变成“人化的自然”。如果有人说,马克思的哲学不注重考虑人的价值,把人放到了次要地位,那对于其“实践”观的探讨,则是很好的为马克思正名。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主义人学

首先,要想全面的理解“实践”,应先考察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背景。马克思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确立了自身非决定论的唯物哲学传统。笔者看来,非决定论一定程度上,是其实践思想的萌芽。在文中,马克思反对以外部世界物质性作为研究对象,以因果律建立实证科学思维方式的决定论,赞同伊壁鸠鲁的人的自由精神及个体存在为研究对象。乍一看,马克思还有点人文主义者的观念,特别是马克思其中对“排斥”观点的论述,更是体现其对人自由意志的关注,并且从这种否定的自由意志,导出对于哲学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总结出马克思的论证方法如下:首先,马克思同意伊壁鸠鲁关于原子偏斜运动的学说,特别是排斥是借以否定和脱离原先的存在,体现人的自由意志以及人的自由本性(“自由就是摆脱定在的渴望”);其次,因为这种自由精神的重要性,哲学本身也就是自由精神,是人自由精神的实现;要想实现这种自由精神,由于前面论述过其本身的矛盾性与排斥性,哲学必然不能在自己实现自己,需要借助于外部世界的沟通,通过实践活动反思自身,不仅通过实践活动和自由意识改造外部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改造自身;最后,把人的地位和人的作用放在首位,在这实践过程中,还进一步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积极的实践力量,因此从自我意识出发,在其内在结构中发现人的实践作用,强调了哲学的实践精神。

当然,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仅体现在如此思辨的抽象论述中,更体现在他对感性认识深入研究后,对人类生活的批判和理解。接下来重点探讨其对政治的批判,因为政治的批判,使其哲学理论,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过度到人类生活,而且其中由实践提出的强调人的相关观点,影响着后世社会发展走向。

黑格尔把意志归为实践精神,又把自由意志的最后实现分为三个环节:家庭—市民社会—国家。马克思的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批判》中,认为他颠倒了市民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反驳其“把国家规定为观念,社会,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现实,个人,根据形而上学的规定,观念决定现实,社会是人的特质,决定个人”的逻辑论述。他不是用逻辑论证国家,而是由国家论证逻辑”。家庭社会高于国家的观点,是前人未曾如此铿锵有力发声过的,这体现着重视个体人的观点渗入到实践生活中去。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使哲学不再是纸上谈兵,试想如果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研究原子如何构成,灵魂如何存在,那就与一般的学科或神学无所区别。而从哲学探讨出政治的伦理的关系,则能体现出其摆脱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局限,而上升到共性层面,而真正为社会做出有进步意义的贡献。为了使市民的自由精神得到真正现实性阐述,马克思还在实践基础上,在特定的德意志缺少对政治批判的现实下,对整个德意志的国家制度做了一定扬弃,并指明在此观点领导下民主制的本质必然性。无论是论证还是批判过程,马克思都秉持着把人的作用放在首位,如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规定民主制本质时,首先强调的就是以现实的人民为主体而不是抽象的国家理论。第二民主制是形式与内容、普遍与特殊统一,人民是内容,政治制度也是人民的特定内容。第三民主制的国家,之所以成为现代国家,正是依赖市民社会和自由的人创造出物质方面财富,才使其成为可能。由此观之,在马克思的实践政治哲学中,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除了在实践的历史渊源,实践的政治应用,最主要的是在实践和人的本质方面,马克思也对人的价值做了充分肯定。首先实践的本质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生活的對象性活动,主语明确的指向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因为人是有自由的意志的。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待。通读马克思关于实践领域中,人不仅将自身变为自己认识的对象,而且将自然界都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变成人的无机的一部分后,深刻感受到因为人意识的自由性,是如何能动的改造这个世界的。不过这一点,不光可以论证马克思如何强调人的价值,用的稍有不慎则会走向反面,如片面扩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夸大人的作用,喊出些极端的“人有多大胆,天有多大产”等,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异化。我们要把握的,应该是原本的人因拥有“类意识”,把自己同生命活动相区别,之后更好的在生产过程中获得自然界物质资源,从而合理的改造自然。

谈论实践,则不得不提实践的核心,即劳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真正伟大之处不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而在于对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异化劳动”的批判,更加证明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种否定生命的消极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知。连“劳动”如此革命的词,如果缺少将人的价值置于中心,都会使人对劳动的正确性与适当性产生怀疑。国内学者们将异化劳动造成的人生存异化总结为如下表现:第一,异化劳动诗人失去人的价值与尊严。第二,异化劳动使人失去幸福快乐。第三,异化劳动使人与人关系走向对立。这些表现都从人主体的主观感受性出发,阐述出异化了的实践过程中对人的损害。但笔者认为,使人丧失尊严与快乐固然不可忽略,但尊严快乐等作为人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被研究者们忽视,即人之认识其本身,异化劳动不仅使人的快乐、尊严、人际关系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会忽视了自身,会使本质的创造性被直接抹杀,从而丧失人的本质。马克思如此从反面论证人的本质价值,另辟蹊径,体现其人学思想。

马克思并没有仅是批判这种异化有多么大的缺陷,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伟大的工作不在于摧毁而在于重建”,如果只在于批判,会使人质疑現存事物的合理性,从而造成恐慌,所以马克思人文批判的价值目标在于肯定人的价值后消除这种自我异化,之后才有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建立新的共产主义制度,来消除人的自我异化,完成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

在对人的肯定方面,不是马克思突然发现人的价值与作用的,他也吸收吸取了前人的许多精华,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康德的理性人学人最终可以成为什么,黑格尔提出精神劳动与实践,形成自己的精神人学观点,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感性的人本主义。这些都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不过马克思之前的人,其理论思想不难看出,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过于强调精神层面,用抽象的逻辑与于现实脱离的新创造出的另一个世界(物自体与绝对精神)来解释人,必然会导致其理论陷于空洞,马克思将人文批判的这些理论和实践结合,人的解放是通过实践活动消灭抽象的人,从而使人回归现实,马克思致力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实践人学的目标,不仅在精神层面,对天国宗教与神学进行抨击,更是将它们,转化成对尘世中法的政治的批判,及对政治的重建。这是更高层次上对人的怜爱,是一种大仁慈与同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关于人的理论发展再到重建很相似的例子,一开始都是对理论的研究,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需要理论起先导作用,如果没有理论,实践将不复被证实,如马克思从伊壁鸠鲁原子观中窥见自由意识从而确立人的价值一样。然而如今社会的问题是,如果对理论探索过多,没有将新创立的理论更好为人们服务,如同马克思没有将纯哲学的理论过渡到政治领域的应用一样。当代哲学家越来越多的是创立一些新的名词,用新的概念来解释原有范畴,唯一不同的就是更难理解更难懂了,并没有给人类现实生活带来前进的力量。按照马克思的实践观,这种现象不符合关注现实的,将人和现实研究相结合的观点。更有甚者,只停留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批判,但并不寻找重建的方法与可能,如同仅仅批判却找不出为人类解放的办法,停留在德意志旧有制度而不愿向共产主义迈进步伐一样,社会中问题是存在很多,个人的力量又十分渺小,但如果因此就丧失了重建与改造的决心,只将思维停留在嘲讽与谩骂中,则是对人与社会的极端不负责。探索马克思实践观中关于人的价值理论的从无到有,从批判到重建,应不仅对其本身思想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其理论形成过程,也是可以从中探出端倪,并运用于实践生活的过程。

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观,不将实践狭隘理解为是一种与自然,社会,科学有关的客观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更应发现其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体会到其中的人文关怀,并用马克思的观点,其实践思想的形成,指导如今社会活动,用非学究的观点研究马克思,才是对其思想最好的继承。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苏联,19世纪40年代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 布鲁塞尔,1888

[3] 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 1841

猜你喜欢

人学异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