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封建官僚政治的权力特征

2016-04-07刘芝梅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意识形态

刘芝梅

摘 要:政治的核心是权力运行。本文总结了中国封建官僚政治权力的五大特征:(1)中国封建官僚政治维护全体地主的所有权,同时凌驾个别地主的所有权,是一种公共权力;(2)皇权为家族私有,为了专制,皇权要不断得到强化;(3)皇权专制下,官僚权力不稳,层层依附,结党营私,易于腐化;(4)官僚机构日益膨胀;(5)既有超越性又有世俗性的儒教意识形态构建了封建官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这五个特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当以史为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权力特征;意识形态

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就是以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内容的政治体系。既往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体制层面。现结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历史,分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权力运行的特征。

1 官僚的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在中国流行久远的诗经记载此语是对中国的皇帝权力的生动说明。皇帝拥有全国的土地最高所有權,可以征收土地税可以没收私人土地。其实,一般情形下私人土地仍视为私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在中国封建社会认为国家的财源、兵源都是来自于小农经济,有长久的重农政策。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土地的追逐决定了所谓的土地所有权经常处在运动状态之中。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下,官僚的权力听命于皇帝,代表全体地主的整体利益,凌驾于个别的土地私人所有权之上,具有公权属性,而不像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的权力那样具有私权特点。

2 皇权为家族私有,为了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春秋战国至秦朝,逐渐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秦朝时,皇帝的独尊地位已经在制度的层面上确立下来,以至于连他们的衣食起居也都规定了特别的称号[2]。官吏不是靠宗法血统的世袭贵族而是国君随时可以任免的官僚。他们直接对国君负责。官僚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初步形成。从权力结构上说,古代官僚政治体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高居于各级官僚之上的神圣的、绝对的、世袭的皇帝;二是由皇帝领导的丞相(或中枢机构)等各级官僚;三是等待通过选官制度而走向官场的众多士子或地方名流可称为候补官僚。这样就构成一个金字塔型权力结构图谱。在这个图谱中,以宰相为长官的官僚组织相对于皇帝个人,必然产生某是独立力量,异于君主意志。强势君主必然打压相权,在此过程中,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3 官僚权力不稳,层层依附,结党营私,易于腐化

中国历史上,不乏年幼无知甚至还是一些尚未断奶的小孩娃的君主,他们无心也无力治国,从而后宫专政、外戚专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随着年幼君主的成长与宫廷斗争的需要,幼主往往会依靠与自己亲近的宦官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夺取真正的权力,从而宦官专权也就成为中国封建官僚政治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有鉴于此,君主往往会因皇位传续等政治斗争以及个人好恶等因素而提升或撤换大批官吏,以致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新皇帝登基都需要一个对他本人无限忠诚的官僚机器以便不断的巩固与强化皇帝自己的权力。君主不断更替,官僚权力时常是极不稳定的。

在官僚政治下,皇帝自上而下地任命官吏、发布行政命令“明主治吏不治民”。官吏不对国家或人民负责而只对皇帝负责,或下级只对上级层层负责,形成明显的封建官僚等级。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是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而完全变成了主奴关系,其晋升并不完全靠什么政绩而是靠上司的个人好恶。这样就形成官僚之间的层层依附性。

由于官僚权力的不稳性和职位升迁的无规律性,各级官吏都力求保全自己于是拉帮结派结成“朋党”,上下左右互相依附利用以便依靠群体力量来巩固与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从而在官场上也就明虚暗实地存在着种种纵横交错繁纷复杂的关系网。师生、同学、同族、同宗、同乡、故吏等等任何关系无一不被利用。

在封建官僚政治下,官员们俸禄相对微薄,比较清贫,加之职位变动频繁无序,官僚们往往在其任期内利用职权极力掠夺聚敛财富贪图享受为子弟谋肥缺。皇帝对官僚所要求的首先是忠诚,至于其它方面如“廉洁”、“能力”则在其次,甚至皇帝鼓励官僚生活奢侈腐化,例如赵匡胤对石守信等人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2]。这样一来中国官僚极易与贪污结下不解之缘。廉吏清官之所以被反复歌颂,说明此类人物少之又少,实属罕见。

4 官僚机构膨胀

皇帝居于统治之巅,俨然高不可攀。但皇帝要统治偌大一个中国又不可能不依靠庞大的官僚集团以作为统治工具。皇帝既要考虑政令畅通,又要考虑各职能部门互相牵制,以利于自己的统治从而不断强化皇权。所谓“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兴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3]”专制体制越强大,官僚机构就越庞大,官吏人数也就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根据有关历史人口数据[4]计算,官民比例(不计军队)在西汉元始为7610∶1,隋朝大业为3953∶1,唐朝天宝为3431∶1,宋朝元丰为2148∶1,明朝万历为2095∶1,清朝康熙为910∶1,官僚机构不断膨胀。

五、既有超越性又有世俗性的儒教意识形态阐释了封建官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夏、商、周时期的形成的从整体到部分,万物由阴阳演化的对称宇宙理念和强调礼制等级的观念,为后来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从西汉起趋归于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孔孟之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5]、“亲亲、尊尊、长长” [6]和“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7]三者之内涵在本质上并无明显不同。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背后有超越世俗的宇宙生成论依据。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历代都主要以孔孟之道为标准来选拔官吏。

中国古代人民的世俗生活崇拜祖先,有着很强的宗法观念,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8]就体现了这一点。祖先的功德可以庇荫子孙,换言之,是后嗣权力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王朝的覆灭,被归咎于败坏了祖先的盛德。传宗接代,祭祀祖先也是百姓各家的重要任务。百姓的宗族观念可以很容易地与皇权的列祖列宗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类比连接在一起。君主权力的继承又如私人所有财产权的继承一样可以为世俗所理解。和天道人倫观念结合在一起的皇权与官僚权力运行秩序,不知不觉中成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理想的现实注脚。

5 结论

这五个特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起源于中国本土政治观念。绝对化的皇权与官僚机构自发的独立性之间的张力左右着官僚政治的权力运行。封建官僚政治在当代中国社会全面已经不可能全面复活。但是,两千多年封建官僚政治制度和其意识形态影响深远。当今一些社会问题,如“团团伙伙”,“塌方式腐败”和封建时代的结党营私在本质上并无不同。现在分析封建官僚政治制度权力运行的特点,仍有警醒意义。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与市场经济下的世俗社会互相镶嵌,仍需继续探索。我们应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96

[2]脱脱等.宋史·第二十五册[A].北京:中华书局,1977:8810

[3]陈广桂.中国财政供养率问题的初步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04:11-15

[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6

[5]孔颖达.周易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6-337

[6]孔颖达.礼记正义[A].十三经注疏委员会.十三经注疏(整理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66

[7]孙奭.孟子注疏[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

[8]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55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意识形态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习札记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的刑法法条解释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