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吉备真备与阿倍仲麻吕看遣唐使对中日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6-04-07刘思源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遣唐使天皇日本

刘思源

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唐朝发展日益壮大,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是亚洲最强的国家之一,声名远扬,对亚洲各国都有着极大的引力。为了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以及优秀文化,日本政府派遣了大量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来到中国。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最初使团只有两百多人,两艘船,逐渐增加为四艘船,人数也扩大为五百多人。但只有少数成员才能进入长安。

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有关制度以及文化,精心选拔遣唐人才。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

1 吉备真备

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下道氏是吉备地区有力的地方豪族吉备氏一族。吉备真备是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政治家,曾两次出任遣唐使。

(一)人物生平

1.青年时赴唐留学

下道真备于695年出生于一个下级武官之家。他从小学习就十分勤奋,是学校中的优等生。716年被送去中国交流。第二年,与阿倍仲麻吕(晁衡)带领的遣唐使团,入大唐朝拜、交流。在长安鸿胪寺,下道真备就学于四门助教赵玄默。在大唐近19年,下道真备研究唐代的天文、历法、音乐、法律、兵法、建筑等知识,在各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2.回国与再赴大唐

再回日本时漂流到了荒岛,但下道真备仍克服艰难在735年携带了众多的典籍回到日本。受到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的宠幸。同年,升为正六位下,并被任命为大学助,指导400多名学生学习中国文化。750年,孝谦天皇即位,藤原仲麻吕开始专权,吉备真备被贬职,受到了忽视。 751年,吉备真备被选为遣唐副使。752年他以遣唐副使身份随藤原清河大使第二次朝拜大唐,与阿倍仲麻吕再会。使团来到长安城后,受到了唐玄宗的隆重接见,并赐予他称号。在日本使团离开中国时,唐玄宗还赋诗送别。753年,使团启航回日本。这次使团途中漂流到了屋久岛,但最终和鉴真大师一起平安的回到了日本。

3.政治颠峰及逝世

754年遣唐使一行人终于回到祖国,吉备真备被任命为大宰大贰。吉备真为了防卫新罗修筑了怡土城。764年,吉备真备被任命为东大寺的营造长官,于70岁时回到平城京。藤原惠美押胜掀起叛乱之际,升为从三位,作为中卫大将指挥讨伐军,因为镇压叛军有功在765年授予了二等功勋。769年,吉备真备升为从二位,转任右大臣。此时吉备真备与左大臣一起执掌朝政。地方豪族出身而被破格提拔。吉备真备凭借自己的胆识与在中国的见闻,虽然出身地方豪族,胆识却被君王破格提拔,直至今日成为国家大臣。

770年,称德天皇去世前后,吉备真备通过妹妹吉备由利(藤原仲麻吕之乱后,与兄长吉备真备一起受到称德天皇信赖,作为亲信担任典藏之职),得到独自出入称德天皇寝宫的权力,向群臣传达称德天皇的旨意。此间,奉称德天皇之命掌握军事大权的藤原永手和吉备真备得以成功扳倒法王道镜。光仁天皇即位后,吉备真备以年老为理由提出辞职的申请,天皇仍然保留了他右大臣之位。771年(宝龟2年),吉备真备再次向天皇提出了辞官的请求,最终得到许可。775年(宝龟6年)吉备真备去世。

(二)主要著作

吉备真备的著作有《养老律令》、《私教类聚》等。《养老律令》旨在加强法人们的法制观念。新律令在光仁天皇时期并未实行,直到791年3月6日才宣布实施。、吉备真备在立法上的改革,是对日本律令制的推进,加速了日本封建化的发展。

吉备真备很重视自己子孙后代的教育,精心编写了《私教类聚》,这本书充分反映了他当时的教育观念。从真备在《私教类聚》中所引述的“今余已七十有六岁”来判断,这本书共有三十八项,每一项都指出了子孙在生活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言行准则。最重要之处还在于此书是以中国盛行的《颜氏家训》为范本而写作的。这本书尊儒学重佛法,强调忠孝、修身和务实,反对奢侈和卖官鬻爵等,这本书受到了统治阶层的欣赏,受到封建主阶层的推崇。

(三)文化贡献

吉备真备回到日本后,向天皇献上了书籍《唐礼》、《大衍历经》1卷、《大衍历立成》等。尤其是《唐礼》一书大大完善了推动了日本朝廷礼仪的发展,《太衍历经》、《太衍厉立成》则促进了历法改革,日本开始推广唐代历法。吉备真备带回的乐器和乐书也掀起了了日本乐师甚至是民众对唐代音乐的学习热。中国早已失传的《乐书要录》现仍在日本保存,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有传言说,吉备真备在大唐留学时就下得一手好围棋,他曾把围棋由中国带去日本,后来颇受民间以及朝廷的喜爱,最后围棋作为日本重要的娱乐项目之一广为流传。

在任大学助时期,吉备真备在学校中还添加了音韵学。他还提出矫正中国方言的想法。吉备真备常被称道的历史功绩之一是他创制了日语注音符号的“片假名”。片假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影响,因为片假名基本上是参考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创造出来的。而后又创造了平假名 ,片假名和平假名两大系统逐渐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日本文字体系。它标志着在公元八、九世纪日本已有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

2 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全名是阿倍朝臣仲麻吕,他来到中国后改名朝晁衡。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出生于生于奈良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仲麻吕天资聪敏,自幼勤奋好学,从小就对汉文化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一)人物生平

1.来到中国

日本在大化革新后,掀起了一股学习唐朝文化的热流。他们不顾当时交通的闭塞以及一路西行的艰难险阻,不断派遣优秀学者和留学生来到中国。公元716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以多治县守为首,由557人組成的第八次遣唐船。仲麻吕当时只有十九岁仍然跟随遣唐团来到中国。翌年3月,仲麻吕随多治比县守大使一行,从难波(今大阪)起航,向中国大陆进发。同行的著名留学生还有比仲麻吕长三岁的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玄昉等。仲麻吕和吉备真备乘坐同一艘船,两人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希望能把中国先进的文化传播向祖国,两人因为志同道合立即成为好友。经过长期艰险的旅程,遣唐团最终于九月底抵达了中国文化古都——唐长安城。

到达长安后不久,仲麻吕就进入国子监太学进行学习,这是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进入的高等贵族学府。学生在这里学习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毕业后参加科举,只有少数资质聪颖学习优异的学生才能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仲麻吕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一举考中进士。进士是高等文官仕补,它要求饱读诗书,精通政治,是当时最受尊重的荣誉,因而也是学士们拼力争夺的目标。仲麻吕身为一个日本遣唐使,能够在众多中国学子中脱颖而出,也足以证明他的能力是十分优秀的。

2.与中国交流

酷爱中国文化的仲麻吕,不以自己的成就为满足。为了继续深造,他并没有跟随遣唐使回国,而是继续留在长安学习中国文化完善自我。仲麻吕的才华很快得到朝廷的赏识。不久他被任命为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九品下),职掌校理刊正经史子集四库之图书,辅佐太子李瑛研习学问。左春坊司经局校书,这是一个被人羡慕、很有前途的职务。仲麻吕不仅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而且感情丰富,性格豪爽,也是十分著名的诗人。他和唐代著名诗人名士,如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人都有往来密切。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相赠。天宝12载(753年),仲麻吕归国时,有传言说他在海上遇难,李白得知后十分难过,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的著名诗篇。这首诗深刻表达了两人的诚挚友谊,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不朽名作。仲麻吕回到长安后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诗,百感交集,当即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

仲麻吕和大诗人、尚书右丞王维也有莫逆之交。当他离开长安前一天,从王维赠给他的送行诗《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也能看出两人的友谊深厚。王维还专为此诗写了很长的序文,热情歌颂中日友好的历史以及仲麻吕的才华过人品德高尚。这是中日两国友谊史的真实写照。

3.请辞归国

733年,第八次遣唐使多治比广成等归国,当时仲麻吕在唐已有17年,奏请随同遣唐使归国,唐玄宗十分看重仲麻吕的才华,并没有准许他的请求。开元十二年(753),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归国,仲麻吕再次提出回国,最终得到唐玄宗的允许,并命为唐朝的使臣护送日本使臣回国,可见他当时在朝廷已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时他56岁。他们于十月十五日在扬州延光寺会见了鉴真,实现了第六次东渡计划。当时的技术在海上航行难免有较大的风险,为了防止重要官员一起遇难,所有的重要官员都恩开成作不同的船只。鉴真及其随从与副使宿祢胡磨同船,大使藤在清河与仲麻吕等同船,普照与吉备真备同船,当航行到阿尔奈波(冲绳岛)时,遇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其他三船后来各自回到了日本,但是阿倍仲麻吕的船却杳无音讯。大家便以为阿贝仲麻吕遇难了。其实他乘的那只船漂流到了现今越南的海岸。755年6月,阿倍仲麻吕历尽艰险,又回到了长安。不久,便患重病。770年1月,阿倍仲麻吕在长安病逝,唐代宗追赠他“璐州大都督”的称号。

(二)影响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杰出的遣唐留学生,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他以他的非凡学识和高尚品德赢得中国朝野的器重和信任。仲麻吕仕唐期间,实际上起了民间大使的作用,他为增进中日友好、提高日该国际地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辛勤献身,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仲麻吕在唐的积极影响,增进了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了解。仲麻吕作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所建立的伟大业绩,今天已结成累累硕果。为了他的不朽业绩,日中两国在奈良和西安建立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坐落在兴庆公园的兴庆湖畔,兴庆公园是唐玄宗兴庆宫的故址,也是仲麻吕仕唐期间经常出入的地方。碑上镌刻着仲麻吕的生平业绩以及他的《望乡》和李白的《哭晁卿衡》两首著名诗篇。让阿倍為增进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而辛勤献身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中日两国人民。

3 遣唐使的贡献

日本遣唐使最功不可没的贡献便是引进了中国的历律典籍,推动了日本制度的革新,遣唐使在中国积极学习,博览各种古籍,考察民间文化,回到日本后得到国家的重视,推行唐朝的制度,把先进文化引入日本。开设学校,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讲授给学生。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818年,嵯峨天皇根据遣唐使的建议,颁布圣旨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连历法、节令、习俗也效仿中国。

再者,遣唐使学习了盛唐的优秀文化,这对日本艺术文化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遣唐使为日本带回了大量的文学典籍、佛学经典。当时唐朝诗人的著作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受到统治者的上市和推崇。遣唐使还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片假名文字,这对日本文化的推进有着巨大的贡献。日本民间也根据遣唐使所带回来的有关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进行学习模仿,最终消化改造创造出日本独有的民族文化。在钱塘始终常常会出现专门入唐学习深造的画师、乐师、围棋高手等,来到中国观摩学艺。

猜你喜欢

遣唐使天皇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研究
《古事记》中的创世婚姻研究
浅论日本废止“遣唐使”原因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遣唐使废止原因刍议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