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2016-04-07范婷婷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翻转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而从现有经验来看,翻转课堂优势的发挥,又离不开微课的支持。在微课基础上进行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课堂前教师进行准备工作、学生接受知识的传递;课堂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堂后进行知识巩固拓展和课程评价。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模式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兴起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翻转课堂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而翻转课堂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又离不开微课的支持。
1 翻转课堂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产生之后迅速引起全球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热衷,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技术方面的重大变革。对于什么是翻转课堂,教育理论界商未形成一个通行的界定。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式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式学习”,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由两部分组成: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这两部分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子过程,而且是自然衔接的两个子过程,只有将这两个子过程的关系处理好了,才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是在课堂内完成的,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再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固化和内化。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首先,对教师而言,“满堂灌”“一刀切”的授课方式无法实现分层教学,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对学生而言,受制于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学习时间,不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而且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会缺少相应的指导和引导。与之相对应的翻转课堂,则是将知识的传授放在了课堂外,由学生通过在课下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实现,而将知识的固化和内化放在了课堂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进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别进行答疑和指导,而且由于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障碍也大大减少。所以,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结构,翻转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翻转回来的课堂教学,不再侧重于记忆、理解等一般性的知识传授,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注重学生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能力的锤炼。
要将翻转课堂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需要对翻转课堂进行有效的实施,而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如何在课堂前完成知识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从我国教育界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一步骤一般是通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微课在整个翻转课堂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翻转课堂中的微课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义是:以 10-20 分钟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课件存在明显的区别,是在传统教学课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微课通常是以“微视频”(主要是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和演示)为核心,以与该教学主题有关的其他内容(如涉及该知识点的教案、课件、练习、阶段性测试等)为辅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时间较短,内容精炼
一般情况下,微课的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以内。因为根据相关研究,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通常维持在10分钟左右。合理时长的微课,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产生冗长感和疲惫感之前完成知识的传递,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微课通常是将某一个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相对于45分钟的传统课堂来说,微课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传递的知识量比较少,而且课例简单,针对性较强,教学指向明确,内容精简扼要,使学生再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成为可能。
2.技术成本低,方便易用
微课的技术门槛比较低,目前常用的微课录制方式有“录像机+白板”“屏幕录制软件+PPT”“手机+白纸”等,各门课程的一线任课教师,只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教育技术能力,都可以自己开发制作微课。微课视频由于时长较短、内容较少,因而文件体积也相应较小,通过网络发布和共享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3.有效反馈,及时评价
微课除了“微视频”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性的内容,如作業、测试等,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微练习”。学生在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之后,要进行“微练习”并在线提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把我学生的学习动态。
3 微课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微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要在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微课具有其他形式的学习资源所不具备的多种优势。笔者认为,在设计翻转课堂模式时,如果将微课作为设计的基础,应该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从现有的翻转课堂实践经验来看,以微课为基础开展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本文试图在分析微课特点和总结翻转课堂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将翻转课堂模式解构为课堂前、课堂内和课堂后三个阶段。
(一)课堂前阶段
课堂前阶段包括教师在课堂前的准备工作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传递。
1.教师在课堂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准备翻转课堂的准备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将整个教学体系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再进一步将每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最后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微课制作。
在制作微课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情况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微课脚本设计。微课脚本主要是对微视频内容的表现形式、画面和字幕的编辑和安排,以及交互控制、技术实现等内容进行设计,以期为微视频的开发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脚本设计的好坏对微课质量和学习效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是制作微课视频。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制作微课视频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画面中尽量不要出现具体教学内容以外的其他图像,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被分散,保持集中;(2)微课视频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保持在10分钟以内,防止超出学生的认知负荷,出现疲累感,影响对知识的接收;(3)视频中要配有语音解说,而且音频和视频必须同步;(4)在每一个微课视频的最后,教师都要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接受知识的传递
翻转课堂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就是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递。学生要依靠微课资源,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完成相应练习的方式,接收知识。由于微课视频自身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将接收知识的活动局限在教室和课堂上,使学生学习的方便性大大增加。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自己理解有难度的问题反复通过观看视频来加深理解,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在线求教教师的方式解决,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加强了。
(二)课堂内阶段
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内阶段主要是完成学生在课堂前所接收知识的内化,这一阶段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课堂前的知识传递阶段,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在线讨论、答疑或者学生做在线练习的方式反馈给教师。在课堂内, 教师要完成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完成对课前所接收知识的理解,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教师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设计成典型任务,再以任务的难度为依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 最后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 实现知识 (技能) 的建构和 内化。
(三)课堂后阶段
翻转课堂的课堂后阶段主要是知识的巩固拓展和课程评价。对于学生在课堂内形成的学习作品,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点评,并在课后将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放到微课平台上进行展示,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参考;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搜集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设置拓展任务,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巩固。课程评价主要是指对对学生效果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设计成“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模式。期末成绩既可以是传统期末考试方式取得的成绩,也可以采用网络平台测验的方式取得。平时成绩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练习、阶段性测试、课堂研讨表现、竞技成果展示情况来评定。
5 结语
翻轉课堂是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出现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教育格局被打破,教学活动被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符合“学习终身化”的大趋势,尤其是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的支持下,翻转课堂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3]汪岩.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0)
作者简介
范婷婷(198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司法行政学院,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