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对药方捧上金饭碗
2016-04-07李永生张英涛
李永生+张英涛
在河北省与北京交界的“桥头”地带,坐落着以山区为主的涞水县,致力打造以野三坡百里峡景区为龙头,沿线鱼谷洞、龙门天关、白草畔及拒马河沿岸为辅助的景区群,安牢了旅游大船的龙骨,为沿线广大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造出了一条承载力强、能抗风浪的“宝船”。
距百里峡一桥之隔的苟各庄村,曾是个偏僻小村,如今已经成为景区内的不夜城。在旅游旺季,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灯带立即在黝黑的太行山间发出一片异彩,歌声、水声、欢笑声汇成一曲别具特色的兴旺之歌。走在这里的街道,你会被一种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所陶醉——主要街道宽敞平整,随处点缀着原生态的垃圾桶、果皮箱;主街区住户全部统一实施外立面装修改造,一串串中式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村内5个专用停车场整齐规范,临街百户院落房前屋后栽植四季花木,时时散发幽香……在这里,几乎家家都开设家庭旅馆,一个旅游季,每户收入少的也是五位数,多的则可以达到六七位数。曾经来这里参观的衡水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办公室负责人刘世栋,看着拒马河上五光十色的村庄倒影感慨地说:“现在的苟各庄真的体现出了北国江南的风采。”
因势谋事显大智
荀子说,大智在所不虑。
当全国各地许多著名景点,渐渐被民资所有、支配的时候,涞水县野三坡旅游风景区内的景点却走了另外一条道路,由零零散散化为整棋一盘,在大景区协调联动中实现了景区收益和群众致富双丰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下重新审视涞水旅游业,我们深刻认识到,旅游既是减贫困、促增收的富民产业,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综合性产业;既是带动涞水整体提升的主导产业,也是促进融入协同发展的先导产业;既是涞水最富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兴朝阳产业,对推动涞水跨越发展、绿色崛起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为此,县委、县政府按照协同发展赋予的功能定位,把‘京涞一体化大旅游作为重要板块,纳入率先打造环首都新的经济增长极总体布局,紧紧盯住旅游度假、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产业,培育新兴旅游业态,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带动涞水县域综合实力整体提升。”涞水县委书记王义民说。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多方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思路和“管委会+公司”模式,野三坡景区实现了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重点管住景区规划和行业执法,实现管理全覆盖。
而以水闻名的拒马河漂流项目为例。此前的拒马河涞水段内,大大小小的漂流点星罗棋布,河岸周边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市场恶性竞争不绝,游客投诉接连不断。对此涞水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整治,通过合理收购实现了对拒马河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建设,最终确定只建设、经营两个漂流河段,最大限度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从根本上保护了游客利益。从回收管理至今已有两年时间,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游客投诉更是大幅消减。
如今,以“京西南高端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为打造方向的涞水县大野三坡景区,正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发生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喜人变化。野三坡已彻底完成了从一个普普通通山村小镇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标准服务示范区的转变,旅游收入在县域经济中的比例达到了20%,而旅游业对周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更不可数计。
化危机显大为
现代人常说,挑战蕴含着机遇。
2012年,正是旅游业面临重大考验的一年。正当野三坡厉兵秣马准备冲刺自己另一个历史座标时,“7.21”——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短短几个小时,将野三坡景区的基础设施冲得千疮百孔,洪流过后,砂石淤积,房倒屋塌。
灾后不到十天,打造成“河北龙头、全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太行山龙头,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拉开了他壮美的一幕。
从那时起,涞水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用一个个不眠之夜,换来了野三坡景区整体的大改观。
在景区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拆、建、修、画”的战役打响了——拒马河沿线,“破、旧、危、陋、临”建筑全部拆除,涉及300多家经营户,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河道恢复自然、两岸回归生态:21个沿线的景观休闲带,23万平方米的亲水步游路、生态停车场、服务中心、景观平台,把流淌了几十万年的拒马河建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走廊。
如今的“百里峡景观大道”,起自与北京市交界的狼儿河,绵延35公里,成为春看油菜黄花、夏观油葵波浪、秋闻稻花飘香的景观带。沿旅游路两侧,按照新中式建筑风格,对沿线600余栋、23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改造。“青砖、灰瓦、白墙、原木”让野三坡变成一个具有鲜明明清风格的特色小镇。穿行其中,既可领略北方山水田园风光,又可感受江南水乡风情。为此,政府协调寸土寸金的山地流转2000亩。7个乡镇、90个村的1300余家农家宾馆、农家院按统一规划进行装修改造、环境美化、设施更新;经过分区规划,核心景区内的9个村,分别被向日葵种植带、油菜种植带、果林采摘园、绿色水稻种植区簇拥环绕,实现了与自然山水相亲相伴。
为最大限度保障游客安全,按照“互联网+”理念,所有的景区内都科学规划建设了安全避险平台、防火蓄水池和避雷装置。结合智慧景区建设,整个野三坡景区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监控覆盖,统一指挥调度的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雷电预警系统、空气水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多功能系统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了安全与美丽同在,经营与服务同行。
大力推动智慧景区建设。在手机APP应用大行其道的今天,你是否会想到用一部手机玩遍景区?这一设想正在野三坡走向现实。随着位于紫石口的“智慧大厅”的落成,一个集手机订票、手机导游、手机订餐、手机住宿、手机投诉的智慧型景区一条龙服务系统有望于年内服务游客。
“力争到2017年,景区日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次,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把野三坡建成北方体量最大、效益最好,业态最丰富、体验最多元,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涞水县县长朱明新的一席话,不仅是为涞水旅游业,更是为涞水山区群众增收,描绘出了一幅更为壮美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