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经济意义重大 新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趋势。
2016-04-07余丰慧
余丰慧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的概念并不新,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不过,出现在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是首次。当然,“新经济”一词早就在中国使用,高层也早就在讲话中谈及。
“新经济”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快速发展。美国、德国是领头羊,中国这几年新经济发展蓬勃汹涌。美国有苹果、谷歌、脸谱,中国有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也就决定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一些变化。当然,新经济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即IT革命、全球化、知识经济、智能化打造的新型制造业为一体的,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为特点的一种新经济现象。
凡是新经济发达、发展快的地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经济持续性良性发展动力就十足。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然而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经济出现了梦寐以求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最佳经济状态。
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在全球其他地区经济仍在苦苦探底低迷之时,经济却率先复苏。动力仍然来自于新经济。美国的谷歌、脸谱、苹果、微软、IBM、英特尔等公司给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动力。
中国虽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时期没有反应过来,但却抓住了本次新经济的机会。虽然新经济在制造业上尚需像德国一样加力,但是在服务业上新经济运用却领先世界,BAT在世界IT企业中也是举足轻重的。电子商务、物流供应、O2O、互联网金融等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试想,如果没有新经济业态的大发展,那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或更大。新经济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强动力,而且后劲潜力非常之大。
在这个关键时刻,新经济进入《报告》其意义非常重大,对处在“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非常重要。新经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待新经济一定要有新思维。
新经济一定程度上会对传统经济与传统经济金融监管带来一些挑战,使其深感不舒服,或者既得利益遭受损失。传统旧势力肯定会反扑或者阻挠甚至扼杀新经济发展。因此,决策层、监管者以及传统经济业态都应该以新思维对待新经济。新经济给所有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没有理由不转换思想大力支持。这就是新经济的分享共享特性。《报告》两次提到分享经济。一处说,“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另一处讲,“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比如,网路约车模式就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
无论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还是从经济发展长远之计,发展新经济都已经迫在眉捷了。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