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妻睡同一张床上用微信说晚安

2016-04-0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晚安现实个体

薛先生和妻子都是“80后”,这么多年来一直感情很好,但是自从2014年换了苹果手机之后,两人便养成了睡前玩手机的习惯。据薛先生说,他和妻子每天晚上睡在同一张床上,然而“老婆习惯每晚睡前发一条朋友圈道晚安,我也习惯在下面留言祝她好梦。”他坦言:“这样做只是因为懒,发个晚安的符号方便。”元旦时,薛先生曾和妻子相约戒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可到现在都没改过来。

其实,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朋友圈里活泼开朗大受欢迎,生活中却寂寞孤僻”“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参加家里长辈寿宴,却忙着拍照发微信点赞”……2016年1月13日,有媒体报道了这些“现代交流症”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别让“现代交流症”架空了真实生活

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是看手机,手机和厕纸成了上厕所的“标配”,晚上睡觉之前要玩手机,吃饭时要晒美食,聚会时要晒亲情、友情,百无聊赖时也习惯不停地解锁和锁屏。手机就这样强势地绑架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侵蚀着我们的亲情和友情,也正在一步又一步地把真实世界架空。手机本为工具,其存在的价值是使生活更加便捷,也有利于我们获取信息。可是当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全,就会越容易形成一个悖论——到底人类是主人,还是手机是主人?

“人生而是自由的,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人和手机的关系,卢梭的这句名言非常适用。同时,更多地活在社交软件之中的我们,确确实实是已经病了。晒朋友圈必须要用修过的美图,证明了现实之中的自卑与心虚;把美食、旅游图片晒出来,表明我们更加注重物质本身;同时,我们更愿意生活在别人的点赞中……然而,真实的生活却未必如此。生活从来都是冷暖自知的,朋友圈里的幸福瞬间永远无法诠释每个个体在生活中的遭遇与心境。虚拟的终归虚拟,现实的终归现实。但更可怕的是,我们知道自己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和“现代交流症”,可有多少人能够主动挣脱手机和网络对我们的控制呢?

“现代交流症”没那么可怕

虽然不少人对如今的人们过于依赖手机有着深深的忧虑,但手机给交流方式带来的颠覆性并不一定有那么可怕。一方面,大家似乎都只乐于去描摹手机在人际交流中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却很少有人以更全面的视角去调查手机在人际交流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究竟有多大。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论证方式,看起来振振有词,但实质上却毫无说服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当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时,这既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也是现代技术更新的必然选择。这就好比我们每天办公离不开电脑,家庭生活离不开洗衣机、电冰箱一样,它虽然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但也不至于放大到社会集体焦虑的地步。

事实上,当下的我们所依赖的,其实并不是手机,而是通过手机所连接的那个无比宽广的世界。当网络与技术让我们和世界保持着无比亲密的关系时,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便必然需要从这个网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频繁更新朋友圈也好、网上交流时长大于现实交流时长也罢,它所呈现的,也不过是追求自我的人们希望通过更多方式,来保持自己和社会的即时联络罢了。试想,如果有更多的渠道来满足我们的个体需求时,我们还会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手机之上吗?由手机所引发的“现代交流症”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手机上的交流也并非一无是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替代品的出现,也必定会在新的工具制衡中产生新的平衡,如今手机不过是暂时的过渡罢了。

猜你喜欢

晚安现实个体
晚安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晚安,大猩猩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晚 安